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公开课教学设计_0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一)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增强学生的改革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对改革开放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亲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事件;认识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师讲授法、列举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你知道吗: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指的是什么?
导入今天的课题,坚持改革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主学习:
1、改革开放的原因?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哪些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什么成就?
3、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
5、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
目标导学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
封建统治的腐败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结合课本和历史所学绘制我国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图,教师小结: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人民一直带着初心,肩负使命在路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到进行改革开放再到全面深
化改革,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识记党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目标导学三:改革开放的历程: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北京隆重开幕。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改革开放的内容、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改革开对经济的影响
(1)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成为社会共识。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

最后,对改革开放的历程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梳理。

四、知识拓展:
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无形的手”理论:
经济运行中,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自动调节,即使每个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结果也会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现代经济学家又提出“有形的手”理论:主张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

五、课堂练习知识巩固:
六、实践作业:
请你了解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成就,以书面报告、摄影作品等形式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
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促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

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虽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教材和学生自己及身边的鲜活事例也能够当
堂掌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意义,应选取新颖、学生较为熟悉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自觉地去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