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2.(3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以上说法都对3.(3分)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A.轻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重敲音调高D.重敲响度大4.(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3分)我国有的地区夏天气温高达40℃,有的地区冬天气温低于﹣50℃以下。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6.(3分)物体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见有白气冒出来,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7.(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90℃的水也可以沸腾B.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C.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D.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8.(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规律现象的是()A.筷子变弯折B.山峦在水中的倒影C.在墙上投出的手影D.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9.(3分)下列关于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大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11.(3分)如图所示,图中成虚像的是()A.a,c B.b,c C.a,d D.a,b12.(3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 s~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 s~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 s后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二.填空、作图题(每个空1分,作图9分,共28分)13.(3分)(1)如图1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cm。
(2)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是s。
(3)如图3所示,该体温计的读数是℃。
14.(3分)如表记录了声波在五种气体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播速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空气氢气氦气氮气二氧化碳03311261891337269103371284908343273203431306924349279303491328939355283①当温度为20℃时,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
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
(选填“较高”或“较低”)15.(2分)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
如图所示,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当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16.(2分)小旭在一家商场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m,他又发现如果地面铺着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到地毯时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17.(4分)如图中,乐乐用鱼叉叉水中的鱼,这种光现象中,光由到(填介质名称)中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乐乐看到的鱼是(填“真实的鱼”或“鱼的实像”或“鱼的虚像”)。
18.(2分)电热水器下面连接有冷、热水管,小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洗热水澡时,左边水管的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仔细观察这些水珠并不是溅上去的,这些水珠的形成是属于现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选填“冷”或“热”)水管。
19.(1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在活动课中,如图所示,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的像。
(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0.(1分)物体位于凸透镜前20cm 处,此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21.(2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22.(3分)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3.(2分)在图中填合适的透镜。
24.(2分)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三.计算题25.(12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800s,紧接着又以15m/s 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3000m.求:(1)该汽车在前800s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该汽车以15m/s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5分)26.(9分)如图中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min,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012345678910时间/min温度/℃4042444647484848485053(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44℃时,物质处于态。
第7 分钟时,物质处于态(均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填字母)。
27.(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1)把纸板ENF地立在平面镜上。
(2)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 点,用量角器测出和的大小。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4)把纸板NOF 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NOF 上是否能看见反射光线,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
28.(7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实验放在(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
(3)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该实验选择两个外形(“相同”或“不同”)的蜡烛A和B 做实验。
(4)将蜡烛A 点燃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将(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
(5)如果将蜡烛A 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为了研究实验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29.(5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
(2)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D;2.C;3.D;4.C;5.A;6.D;7.B;8.A;9.A;10.B;11.C;12.D;二.填空、作图题(每个空1分,作图9分,共28分)13.1.83;338;37.8;14.1306;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升高变快;较低;15.50°;下降;16.6;漫;17.水;空气;大于;鱼的虚像;18.液化;冷;19.缩小;20.10cm<f<20cm;21.;22.;23.;24.;三.计算题25.;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5分)26.秒表;容器壁;46;48;3;晶体;固;固液共存;a;27.竖直;入射角;反射角;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8.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较暗;相同;不点燃;完全重合;不变;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看看屏幕上是不是有蜡烛A的像;29.下;10;右;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