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症PPT课件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症PPT课件
血小板消耗
aPL-IgG与中性粒细 胞膜FcR Ⅱ相互作用
胎盘血管内血栓形成
.
11/12/2019
9
动静脉血栓 血小板减少 反复流产
APS的临床表现
• 累及血管的表现:
➢累及静脉占2/3,动脉占1/3,肢体、肝脏、脑、肾脏、 肾上腺、皮肤、肺等部位均可受累
• 其他症状主要表现为 ➢异常妊娠和血小板减少 ➢精神症状
• 抗心磷脂抗体 (aCL or ACA) • 狼疮抗凝物 (LAC or LA)
.
11/12/2019
8
ACL的作用机理
•
细胞 (在外界刺激因素的作用下)
阴性磷脂暴露
蛋白质(如β2-GPI 等) -磷脂 复合物
蛋白质-磷脂-Ab = aPL
内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激活
胎盘滋养层细胞
PGI2产生 E2 selectin VCAM21 ICAM21 蛋白C 通路受阻
病等
.
11/12/2019
13
APS对妊娠的影响
• 来自一医学中心的10年回顾性研究 (共11例原发 性APS孕妇纳入本研究):
➢妊娠结局:45.4%发生早产,18.1%发生FGR, 9.1%发生胎儿宫内死亡。3个新生儿发生血小板 减少病,他们母亲的血小板计数也均低。其中一 个患儿发生了颅内出血。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 症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
11/12/2019
1
• 抗磷脂综合征( antiphospholip id syndrome,APS):是指由抗磷脂 抗体(aPL)引起的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反复妊娠丢失(流产、早产、 死胎) 、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非炎症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大约70%患者为女性,育龄妇女更为常见。
.
11/12/2019
4
历史回顾
• Hughes等(1983)报道 BFP-STS、LA与APS
• 临床表现相关,建立了ELISA 方法检测aPL
1986年一度被称为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1906年发现抗心磷脂抗体 (ACL)
1952年发现梅毒血清学试验 假阳性(BFP-STS)
1955年发现狼疮抗凝物 (LA)
2) LA 阳性:狼疮抗凝物阳性≥2次,时间间隔≥6周 .
确诊条件
11/12/2019
12
病程中至少有一个临床表现及一个实验室阳性指标
aPL阳性
• 正常人(3-7 %)
• 感染:梅毒、AIDS、结核、丙肝、Lyme病等
• 药物:避孕药、氯丙嗪、苯妥英钠等
• 肿瘤:黑色素瘤、肺癌、Leabharlann 癌、淋巴瘤、白血APS的筛查
• 英国血液学会在2000 年发布的APS 诊疗指南 中,建议扩大筛查范围,不仅要对有过3次流产 史者,有过2次或2 次以上不连续流产史或孕中、 晚期的不明原因正常形态胎儿死亡或严重胎盘 功能不良患者,均应考虑APL 的检测。
• 狼疮抗凝物:是针对凝血酶原复合物(Ⅹa、Ⅴa、Ca 2+及磷脂)所形 成的抗体,在体外能延长磷脂依赖的凝血试验(APTT)时间,在体 内却有促血栓形成作用(IgG型的LAC参与凝血酶原与内皮细胞表面 磷脂结合,有利于血栓形成)
• 2-GP1中一种分子量为50ku的糖蛋白,是aPL真正的靶抗原,与血栓 形成强相关,抑制纤溶过程,有利于血栓形成
.
11/12/2019
10
APS的分类
• 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PAPS) • 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SAPS) • 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PS)
.
11/12/2019
11
APS的诊断标准(1999 Sapporo)
临床标准:
血管栓塞
1) 任何组织或器官的动、静脉和小血管血栓≥1次
2)由影像/多普勒/组织病理证实的血栓形成(浅表V血栓除外)
1987年正式命名APS
.
1990年发现2--GP1
11/12/2019
5
抗磷脂抗体
•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 是一族针对:①阴性离子 磷脂 ②磷脂结合蛋白或 ③带负电荷磷脂-蛋白复合物的异质性抗体
• 心磷脂:是由Pangborn在1941年在牛心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抗原 性的磷脂
.
11/12/2019
2
.
11/12/2019
3
• Wassermann等于1906年在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进行的一 项研究中首次对aPL 作了描述
• aPL 是以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为主,包含 20多种以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具有异质性的一组自身 免疫性抗体簇,通过干扰依赖磷脂的各种凝血与抗凝血因 子的功能而导致血栓形成。
.
11/12/2019
6
其他抗体
• 抗凝血酶抗体:1984年Edson证实SLE患者有抗凝血酶抗体(凝血时间 延长)。
• 抗Annexin V(磷脂结合蛋白)抗体:与血栓形成有关—— Annexin V是 一种具有很强抗凝活性的磷脂结合蛋白。可以在细胞膜暴露的磷脂表 面聚集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细胞膜磷脂表面的凝固反应。在体循环中 和胎盘循环中具有抗血栓作用
3)组织病理证实血栓形成的血管无明显的炎症改变
异常妊娠
1) ≥1次无法解释的形态学正常的胎儿在妊娠≥10周以后死亡,
2)≤34周由于严重的先兆子痫/胎盘功能不全而发生≥1次的早产
3) ≥3次不能解释的连续的自发流产,而非母亲的解剖结构或激素异常以及父母 的染色体的原因
实验室检查
1) IgG-aCL/IgM-aCL(中、高水平)≥2次,时间间隔≥6周;2-GP1依赖的aCL 阳性
• 抗蛋白C抗体、抗蛋白S抗体:蛋白C和蛋白S是凝血调节蛋白,具有抗 凝作用
• 抗磷脂抗体作用的靶: 2-GP1、凝血酶原、凝血酶、纤溶酶原、
纤溶酶等等
.
11/12/2019
7
抗磷脂综合征(APS ):
• 反复动脉、静脉血栓 • 习惯性流产 • 血小板减少 • 抗磷脂抗体 (aPL or APL)
.Chou AK, Hsieh SC, Su YN,el at Neonatal and pregnancy11o/1u2/t2c01o9 me i1n4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 10-year experience in one medical center Pediatr Neonatol. 2009 Aug;50(4):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