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亚当_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论亚当_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摘要:生于18世纪的英国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古典经济学家,在其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关键词: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自由贸易国际分工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诞生的年代,正是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完成前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的积累,并开始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重商主义占据了主要地位。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在这部著作中,亚当·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是第一部系统的阐述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的著作,由此亚当·斯密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猛烈的抨击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他还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影响
(1)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是“双赢”的而不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一致认为,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绝对优势理论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2)打击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以“贸易互利性原理”揭露了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的错误。

宣扬了自由贸易,反对限制性贸易。

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

(3)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资源禀赋理论的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就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政策主张
反对重商主义,提倡自由贸易
英国自18 世纪中后叶开始产业革命,“世界工厂”地位已经确定,并以得到巩固,不怕外国商品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便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以货币衡量财富的观念是错误的,贸易应该是双赢的。

所以,亚当·斯密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他认为,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通过有效地安排资本和劳动,使各国都生产与其位置、气候和其他自然或人为地便利条件相适应地商品,在绝对优势的指引下,使各个国家的商品自由交换,因而使所有人的享受得到增进。

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但是“政府不干涉”对亚当斯密而言,不过是个普通的原则,而不是一条绝对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2] 韩玉军《国际贸易学》2010年6月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