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
二.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距变化
对主体连续动作的分解、组合,目的在选 择、突出和强调主体的不同方面。镜头转换一个方面, 给人以新的感受,唤起观众新的注意,另外,增强镜 头组接流畅感。 但景别太大、太小都不好,要有逐渐过渡的 规律。
三 .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角变化,又要保证画面 有明确的方向感,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空间关系。 视角的变化可以弥补视距变化的不足。一方面,角度 的变化增强了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人 们对主体动作也从心理上有多方位、多层面进行了解和认 识的心理渴求,从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和了解事物的视觉 规律和心理规律,这在客观上,也就保证了镜头组接的连 贯性。 视角的变化要受到画面的方向性和空间关系的制约。
镜头
推、拉、摇、移、跟、升降
B、时空 空间
时间:顺、逆、交错、变形 实在、假定 画内、画外
C、造型
人物:化妆、服饰 环境:自然、生活 声音:自然、非自然 光色:自然、非自然
第四节 对列构成中的镜头组 接 利用多个不同主体的镜头组合,造成并列、对比的作用,表 达某种概念或思想。最简单的是连续构成中插入反应镜头。也 就是有 “动作”就会有动作的“反应”和动作的结果出现。 它不只是为了叙事,更重要是为了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 一、常见的原则 (1) 不同主体的镜头相组接时,不一定要有视距的变化,也就是 说同景别或不同景别的镜头都可以相接。 (2) 不同主体镜头的组接一般要遵守“动接动”“静接静”原则, 镜头转换才能流畅。 “动接动”是指两个不同主体的镜头在视觉上有明显动感而 相切换的组接方法。在组接中要注意人物、景物、镜头等各 镜头动态的造型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的大小的因素。 “静接静”是指两个不同主体的镜头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而 相切换的组接方法。包括运动镜头在落幅和起幅处的组接与 场景段落转换处的组接。这种组接主要是依靠不同主体及镜 头本身内在的或外在的静态造型因素来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
五、镜头的转换还要遵从同一性规律
人物的视线、情绪一致; 人物的服装和所出现的道具一致;
主体活动的背景、自然环境一致;
道具,背景物,自然景物的摆放位置,地理位置,方向 等一致。
运动镜头的运动速度;画面的明暗、色调,影调等方面 的和谐统一。
六、连续构成的基本形式
(1)连续式 即一条线索或一个连贯动作的连续出 现。其特点是从头到尾,脉络清晰,交待清楚,容易理解和 接受。它是影视中最基本的,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 但连续式蒙太奇缺乏时空及场面突然变换,有时易造成平铺 直叙的感觉。 (2)平行式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 交错叙述,他们彼此紧密联系、互相衬托补充,它可以是镜 头与镜头的并列,也可以是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的并列, 把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交错表现出来。经典例子:普多夫金 导演的《母亲》中,一方面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汇聚成奔 涌的河流,另一面游行示威的队伍逐渐壮大形成不可阻挡的 潮流。
视角的变化与画面的方向性的关系 从透视学原理看,画面上一条垂直线,区别主体是向左 还是向右,一条水平线,区别主体是向前还是向后了。 视角的水平变化必然带来相连镜头在画面方向上的三种关系, 即相同方向,相异方向和相反方向。
表现同一主体动作连续,方向一致,并不意味着构图 上的重复,角度的不变,而恰恰相反是要求角度多变,画面构 图多样的统一。应依据动作轴线规律来处理画面方向和视角的 变化。
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的主要分歧:
爱森斯坦
蒙太奇的 理解上
普多夫金
冲突功能,破坏叙事法则 叙事功能和法则
对观众
影片风格 对于阶级 斗争内容 电影语言
电影拳头“痛打观众”
呐喊 革命的、颠覆的
感染观众,情感交流
歌曲 温和的、柔情的
3、广义蒙太奇:已不单单是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而是将其 作为整个影片的思维方法、结构方法和全部艺术手段的总称。 广义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含: (1)作为电影、电视反映现实生活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 (2)作为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 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3)做为电影镜头组接的具体技法和技巧。 《电影艺术词典》是这样表述蒙太奇的:“蒙太奇的完整概 念,包括三层意思: 1.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 ——独 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原理;2.作为电 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 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3.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 巧和方法。”
第三章
蒙太奇艺术
主要内容: 1、蒙太奇的概念; 2、蒙太奇的句型; 3、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和组接方法。
第一节 蒙太奇概念
一 、含义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语建筑学中的一个名词,指装配、 组合、构成。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指按照生活的逻辑和美学原 则,把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
1、狭义蒙太奇:就是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研究镜头与 镜头之间怎样进行组接,来完成电影的画面造型,从而正确地 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创作时空
3、声画结合
4、视听导向和心里意识发展的推动 5、满足观者美感和审美心里需要
第二节 蒙太奇的构成形式
一、分类 太奇) 连续构成(叙述性蒙太奇)和对列构成(表现型蒙
二、连续构成: 概念: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系列镜头,一般表现的 是同一主体的动作(景别大小的连续变化 ) 。 特点:每一个镜头都分担着它所表现的主体动作的一部分, 而且,镜头与镜头之间在形体、动作、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 连续性和承接性。一般情况下,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任意抽 去一个镜头。时空关系上指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统一,事物之 间在某种逻辑上的联系。 作用:运用正常的时空法则和逻辑关系,用镜头对拍摄对 象进行解析,并利用视角、视距的变化,对内容进行选择、突 出和强调。 方法:叙事法
通常是两种构成形式互相融合、渗透,各自发挥优长,共 同完成整个影视作品的画面造型,从而更加鲜明、准确地表达 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三节
连续构成中的镜头组接
同一主体的连续动作,遵照正常的时空法 则,对拍摄对象进行分解、选择和强调。在重新 组合时,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 如何使一组连续镜头中的行动和动作保持精确的 连贯性,让观众感觉不到中间的转换,思路也是 连续的。
四、轴线规律 轴线是虚幻的、看不见的人为设想的一条线(曲直)。 它具有动态性。 轴线规律:影视制作中保证空间统一感,要求在轴线 的同一侧拍摄。 分类: A、动作轴线(运动轴线):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路 线、轨迹。 B、关系轴线: 是指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连 接线。 若屏幕上出现三个以上主体,那么每两者之间都可以形 成一根轴线,主体越多,轴线也越多(如三个主体有三根轴线, 四个主体有六根轴线),拍摄总方向仅能确定在每两根轴线的 夹角之内。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蒙太奇意 味着将一部电影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的延续时间的条件中组 织起来。
2、流派简介
(1)【苏】理论家和导演库里肖夫和维尔托夫——剪刀论 基本观点:剪刀出蒙太奇。认为电影的创造性是从剪辑台 上开始的,造成电影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 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 (2) 【苏】导演爱森斯坦——冲突论 基本观点: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并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 二数之积;一切艺术的基础永远是冲突。 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高度,将蒙太 奇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 (3) 【英】理论家林格论和【苏】导演普多夫金——结构论 基本观点:镜头只有经过艺术处理即结构之后,蒙太奇才 有意义。
解读方式:经验性想象
感受方式:理解
直觉性体验
感受
二、蒙太奇的依据 人们的生活逻辑和思维逻辑,事物运动的本来面貌和人 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观众视觉平滑、流畅的规律,思路 连贯的规律。
三、蒙太奇的作用 1、构成作用
蒙太奇镜头组接不但产生新的意义,而且使每个镜头意义 更准确。镜头的作用是相互的。2+2 ≠ 4,而是2+2≧2*2。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 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蒙太奇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它产生在影片编 剧的艺术构思之时,体现在导演的分镜头剧本里,最后完成在剪 辑台上。 广义理解的蒙太奇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从横向上看,包括画面与画面、声音与声音以及声画之间的 全部组合关系。
(3)交叉式 即两个以上具有同时性的动作或场景 交替出现又叫“动作同时发生的蒙太奇”,把两个同时进 行的场面,分成许多片断,交替地出现在屏幕上。利用观 众情绪,制造紧张气氛的艺术手法。它是由平行蒙太奇发 展而来的,但更强调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及迅速频繁 的交替表现,因而能使动作和场景产生互相影响、互相加 强的作用,形成激烈紧张的气氛或惊心动魄。
从纵向上看,包括对镜头的运用和处理,镜头的分切与组合, 场面、段落的组接及转换技巧和方法等 。 从总体上看,它包括编导对整个影片在叙述方式、叙述角度、 时空结构、场景、段落的布局和把握。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文字思维与图像思维的 差异(纯粹意义上的): 文字 构成方式:抽象的符号系统 表现方式:间接描述 表意方式:靠叙述功能 时空方式:抽象的时空意义 图像 直观视听形象系统 直接视像运动 靠造型功能 具体的行为时空
注意事项: • 要选择合适的转换时机。如一主体的连续动作有多个 变化或转折,应选择最大、最明显、最急速的地方进行切换。 因为变化或转折越大,越不易被察觉,转换也就越流杨。 • 找准剪接点。即在动作进行转换时,既不重复,也不 脱节。
• 为保证画面的视觉连贯性,必须注意分解拍摄的主体动作 在大小、姿态、速度等方面的协调一致。
C、方位轴线:是由静止的单一主体到它对面支点间的 垂直线。以人来讲,则是他(她)直视时的视线。各 分切镜头的机位和拍摄方向也须保持在这根轴线的同 一侧。 越轴的方法 1、利用运动镜头来越轴。即展现越轴过程。 2、借助主体本身动作路线的改变来越轴。 3、中间间隔一个骑轴镜头(中性)来越轴。 4、中间间隔一个特/主观/空镜头(没有明显方向性)来越轴。 5、当被拍摄主体出现两种轴线时,镜头可以越过其中 一轴线后再从另一轴线来获得新的角度。如二人边走 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