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B)。

A 公安机关B 检察机关C 人民法院2、预防职务犯罪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 。

A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B 打防并举,重在打击C 打防并举,重在预防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主要是(B) 。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 国家工作人员C 一般人员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A)。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 国家工作人员C 一般人员5、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最大优势(A) 。

A 查办案件的职能优势B 思想道德教育优势C 机构设置优势6、非由于举报人主观故意而造成的举报失实,对于举报人(B)。

A应追究法律责任B不追究法律责任C 给予行政处分7、监察、审计、质监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A) 。

A 人民检察院B 人民法院C 公安机关8、除特殊情形外,行贿数额在(A)以上的,应当立案。

A 1万元B 3千元C 5千元9、(A) 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A 职务犯罪B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C危害公共安全犯罪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B) 。

A 滥用职权罪B 玩忽职守罪C 徇私舞弊罪11、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A) 。

A 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B 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C 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行政处分12、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c)追究刑事责任。

A 侵占罪B 受贿罪C 贪污罪13、2005年1月,中央发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A) 。

A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B、依法治国,注重预防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D、一靠教育,二靠法制14、2005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A)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A、权力运行B、法律和制度C、行政监察D、严厉惩治腐败1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B) 罪。

A、挪用公款B、贪污C、职务侵占D、私分国有资产16、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B) 论处。

A、贪污B、受贿C、私分国有资产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1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C) 论处。

A、介绍贿赂B、行贿C、受贿D、贪污18、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

其中,对涉嫌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D) 以上的,应予立案。

A、2000元B、5000元C、10000元D、20000元1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对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D)的,应予立案。

A、5万元以上B、10万元以上C、20万元以上D、30万元以上2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D)以上的,应予立案。

A 5人B 6人C 8人D 10人21、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是(B)。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司法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22、刑讯逼供罪是指(c)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国家工作人员23、某国有保险公司分公司经理王某与该保险公司委派到另一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李某相勾结,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50万元,予以私分。

王某与李某共同构成(c) 。

A 私分国有资产罪B 诈骗罪C 贪污罪D 职务侵占罪24、某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某,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最终查明,王某利用职权,为张某调动工作并收取张某感谢费3000元;同时,有50万元的钱款王某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

王某的行为(A) 。

A 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B 构成受贿罪C 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受贿罪D 不构成犯罪25、许某在任某市市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支持和纵容某信托投资公司违规经营,造成国家资产损失及经营亏损总额达人民币11.97亿元;并强令金融机构给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致使1800万元人民币和540万美元的贷款不能收回。

许某的行为构成_(B)____。

A、玩忽职守罪B、滥用职权罪C、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D、属工作失误,不构成犯罪26、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利用职权索贿2万元,应对其以(C) 从重处罚。

A 贪污罪B 滥用职权罪C 受贿罪D 不构成犯罪27、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构筑(B)和(C) 相结合的防范体系。

A 内部预防B 专门预防C 社会预防D 网络预防2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以(A) 追究刑事责任。

A受贿罪B贪污罪C行贿罪D索贿罪29、单位受贿数额在(B) 以上的,应当立案。

A 5万元B 10万元C 20万元D 30万元30、私分国有资产在(B) 上的,应当立案。

A 5万元B 10万元C 20万元D 30万元二、简答:1、职务犯罪包括哪几种犯罪?答: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2、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答: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3、渎职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答: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4、什么是贪污罪?答:刑法第382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5、贪污罪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答:侵吞、窃取、骗取。

6、什么是受贿罪?答:刑法第385条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7、什么是单位受贿罪?答:刑法第387条规定,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8、什么是行贿罪?答:刑法第389条规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9、什么是挪用公款罪?答: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10、什么是滥用职权罪?答:刑法第397条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1、什么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答:刑法第396条第1款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把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12、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答:(1)对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2)对犯罪分子的思想蜕变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3)对有关单位的机制、管理制度的漏洞有比较深切的感受。

13、当前我国职务犯罪呈现出的特点是什么?答:涉案人员多、数额大;犯罪主体职务越来越高;涉案领域十分广泛;犯罪的手段和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14、当前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行业系统包括哪些?答:金融证券业、国企、建筑行业、海关、税务、司法、工商、医药等八个行业系统。

15、什么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答:刑法第396条第2款规定,私分罚没财物罪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的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

16、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答:行政执法人员,主要包括公安、工商、税务、海关等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哪些?答: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报复陷害罪、破坏选举罪等共七种。

18、什么是渎职犯罪?答: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职务上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有哪些?答: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渎职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20、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以什么为重点?答: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三、判断1、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十分复杂,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

(x)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犯罪数额较大的起点是1万元至3万元,数额巨大的起点是15万元至20万元。

(√)3、职务犯罪的危害性较一般的刑事犯罪,危害性更严重。

(√)4、党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

(√)5、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6、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7、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但不需要面向全社会。

(x)8、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x)9、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10、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

(√)11、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个人。

(√)12、一般公民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13、有些单位采用给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的手段,使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这是为了工作,不是犯罪。

(×)14、为了谋取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不是行贿,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财物的行为也不是受贿。

(×)15、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不属于贪污贿赂犯罪。

(×)16、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