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
两极格局的结束
A.原因:
①根本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②直接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西欧联合自强、日本崛起、 ③具体原因: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 美苏实力相对下降;
B.标志: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影响:
①标志雅尔塔体制的崩溃和“冷战”局面的结束 ②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⑴内因: ①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 ②重视科技与教育 ③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 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⑤实施“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⑵外因: ①美国大力扶植 (削减免除赔偿,返还工业设备;提
供资金物质;朝鲜战争向日本订货)
②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战争的军需刺激)
Hale Waihona Puke 1.未来世界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出现多 个力量中心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预言说,随 着美国世界霸权的丧失,未来 20 年或 30 年世界 将出现 5 至 8 个权力中心,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 争。 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维克托· 托马斯 认为,2020 年可能形成以美国、中国、欧盟、 俄罗斯和印度为重要角色的多极世界。在这个多 极世界中,中美两支力量最为突出。 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 伟认为,中美欧日益形成新战略三角。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 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两极格局的影响(“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⑴消极影响: A.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B.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军事上: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核战威胁下, 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德国分裂(欧洲) 朝鲜战争(亚洲) 冷战 古巴导弹危机(美洲) 热战 越南战争(亚洲) ⑵积极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掩盖了一些地区冲突、矛盾等;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D.两强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 护自己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倡导者:铁托、纳赛尔、尼赫鲁等) 3、奉行的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任务: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本专题一大特点是历史概念难,理论性 强。要加强对教材的整合,化繁为简,化 难为易,大胆对教材取舍。 尽量运用本节 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扩展学 生视野。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向学生展示世界政治地图,然后从不同国 际政治力量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角度援 引史料,通过史料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 极化趋势,形成世界多极化的空间概念。
3.多边世界与多边主义政策
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提出了多边世界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国组成的世 界里,因此两个国家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双边 事务,它还牵涉到其他国家。因此当今世界是一 个多边世界。史丹泽认为,面对一个多边世界, 必须采取多边主义。他进一步指出了多变政策的 三大支柱:联合国仍然是制定国际规则的最重要 机构;加强地区合作和国家间的合作;加强国际 法的力度、贯彻和健全国际法。
知识思维导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末
两极格局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雅尔 塔体 系
冷战 的形 成
冷战 的加 剧
欧共 体建 立
日本 的崛 起
中国 的振 兴
不结 盟运 动
东 欧 剧 变
苏 联 解 体
两极格局瓦解
一 超 多 强
两极格局形成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意义:
中国的振兴
新中国建立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经济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科技成就突出;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 势地位; (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③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④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⑤关键因素:法德宿敌的和解;
学科前沿
一、如何分析单极格局和美国霸权
当今世界,无论主张多极化还是反对多极化的 观点,都离不开对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在世界格 局中地位的看法,并且凡是主张多极化的观点, 都是以否认美国单极格局为前提的。近年来, 国外除一些研究者仍然继续坚持美国单极时代 的看法外,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单极格 局提出了质疑,指出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
必修一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历史五班 丁翠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 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 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多极世界正在成为现实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德蒙布里亚尔认为, 上世纪 90 年代是美国统治着世界。随着新 世纪的到来,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世界正 在变成一个多极世界。
2.美国地缘战略接连受挫,世界呈多极化 趋势
这一观点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地区权力中心在国际协 定和制度内争夺对各自势力范围内的主导权, 涉及到这些大国的利益得失。美国在占领伊拉 克方面所碰到的困难和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 贬值启动了世界向多极化转变。 美国在北美获得主导权力,但其全球触角遭到 其他区地区崛起的大国的挑战和考验。
2.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2年欧洲煤 钢共同体
1967年 欧 洲 1958年欧洲经 合一 共 发展 济共同体 同 1958年欧洲原 体 子能共同体
发 展
统一关税与外贸 共同的农业政策 趋向货币一体化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1993年欧盟成立
1973年,成员国开始 “用一个声音说话”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 可以选择有关的史实为基点,将世界背景 具体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用讨论和板报的形 式来把握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情况,达 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开阔、思维发散、认识丰 富、感悟历史的借鉴价值等教学效果。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可以援引当前的事实,以“世界周刊” 形 式引导学生畅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 影响。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 一步加强;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出现五个中心力量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欧洲一体化进 程加快; ③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 国际地位的改善;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 益提高 3、根本原因: 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两极格局遭到 冲击
主要线索
二战以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 成,使得国际关系中的重大矛盾和冲 突都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之下:在 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 逐渐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瓦 解后,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总的来说就是谁在主导这这个世界: 冷战前期美苏两国处于主导地位,随后一 些新兴国家兴起,但美苏仍占主导位置,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美国称霸,但是 欧盟,中国等多个国家地区强大起来,形 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对未来多极世界格局的不同看法
一是唯有多极世界才能维持稳定。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指出,冷战结束后, 世界开始朝着多极方向发展。多极体制绝不意 味着力量中心之间注定要进行无休止的争斗。 相反,单极世界不能保证停止这种争斗,因为 一个中心占优势,其他中心就无法立足。
二是世界正在进入多极混乱时代。
5.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苏联解体只是世界多极化加强的背景知识; 世界多极化也只是一个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领域 政治 经济 政策措施 美国
杜鲁门主义
(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苏联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2.美国大战略的缺失和错误使其单极时 代的终结不可避免。
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查尔 斯· 库普乾提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 就缺少维持美国时代长治久安的一个 关键要素,即大战略,也正是因为大 战略的缺失,美国时代的终结才变得 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