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图书馆面临丰富的有多重选择的网络资源的严峻挑战,图书馆的前途将何去何从,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我们必须承认百度等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已经代替图书馆成为用户检索的首选。
随着信息环境形势的变化,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增加都要求图书馆随之变化并与之相适应,图书馆的功能只有重新定位,才能确保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以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一、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遇资金瓶颈,制约图书馆发展。
信息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是图书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建管历史悠久,馆舍陈旧不说,服务功能也比较滞后。
技术设备的欠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很难满足当前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和以网络为依托开展信息服务的要求,很难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也只是个口号。
二是遇人才瓶颈,制约图书馆发展。
图书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图书馆虽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高校为图书馆输送了大批人才,人才往往是许多单位争夺的目标,但由于图书馆经费相对短缺,待遇偏低,人才观念落后,激励机制不健全,很难留住人才,尤其是图书馆对高层次人才几乎没有吸引力。
人才的缺失与面临的新形势挑战极不匹配,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是遇管理体制瓶颈,制约图书馆发展。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运行模式,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
在人才资源与文献资源的管理上,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没有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仍实行阵地服务。
在业务运行机制上,内部业务仍停留在流程采编、流通和行政后勤为主体的三部门结构,改革步子较缓慢。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方面,那些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领先的应用软件还有待于开发。
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可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要想求得一席之地,决不能被动地适应,而要主动地探索,突破瓶颈,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践行新的服务意识,把图书馆真正建设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第一,推进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
自动化与信息网络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集散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为社会进步提供优良的知识产品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光荣使命。
一是要提高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高效性和通用性。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图书管理系统是信息时代创新图书馆建设的最起码的要
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人才入手,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力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
开发软件工程提高检索速度,解决人们利用难的问题。
实践告诉我们:科学的手段,可以实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自动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形成有秩序、有规律的信息流,便于交流与传递,便于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从而优化图书馆的社会效能。
二是要提高搜索效率和搜索准确度。
为提高图书馆系统处理的层次性、不同数据库之间的衔接性,必须优化数据库结构及数据算法,特别应该重视网状型数据库的搜索算法的研发。
为实现在一次搜索中囊括更加多的信息,必须加强搜索相似关键词的功能,定义合适的模糊搜索标准。
三是要优化资源分类方法。
对图书馆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能为使用者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
资源分类要根据科目不同进行整体分类,对交叉科目可进行备份分类,尽可能让同一个类别的资源包含更多信息量。
同时按不同的类别建立信息库,形成电子目录,通过网络在图书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方面,解决了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实现了平等服务;另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实现了用户自由选择。
第二,实现图书馆管理人性化。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要本着“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的原则。
图书馆在馆舍选择上,要选在交通便利,
距离利用者较近的地方,在建筑设计上,要关注弱势群体,设计轮椅通道,卫生间、电梯等处,配备专供残障人士使用的设备及其标识;在资源或设备配置上,尤其收藏盲文资料,提供眼镜、放大镜等辅助阅读工具;配备与儿童身高相宜的书架、桌椅;室内注意采光、通风,为读者打造高雅清新,亲切自然,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充分保障社会公民公平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二是要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满足公民的自我教育是图书馆的职能之一。
图书馆要牢固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
由于读者的受教育层次不同,阅读的目的不同,他们对信息的选择方向也不同,用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要增加读者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为了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图书馆要定期进行社会调研,明确图书馆资源的发展方向,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更好地完成图书馆社会职能。
通过拓展知识服务业务,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和社会化;通过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
三是要出台图书馆免费服务。
图书馆是提供资源的地方,应该在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丰富的免费资源。
这需要国家强大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这需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多方支持。
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会通过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积极推进图书馆免费服务,让更多读者享受到免费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四是要对读者的管理体现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关爱。
管理就是服务,图书馆对读者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只有对读者融入人文关怀的管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
对读者人文关怀要从理解、尊重开始,从建筑、服务及阅读等角度出发,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个人所需信息,从而保证图书馆健康、长久、稳定发展。
结束语: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综合信息优势,顺应潮流,用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以新技术、新经营管理方式从容面对新市场、新资源、新合作伙伴。
如想有所作为,大展宏图,就应不断开拓和探索新的服务领域,努力寻求图书馆信息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东莞市企石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