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概述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治理的依据从标准化进展时期看技术标准的重要性第一时期1949~1979年要紧搞技术标准第二时期~1981年技术标准+治理标准~1986年技术标准+治理标准+工作标准第三时期~2004.2. 体系从企业标准化实践看,最重要的是技术标准。

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治理体系的关系没有矛盾相辅相成GB/T15497前言考虑了GB/T19001、GB/T24001、GB/T28001的要求(P 226第7行)GB/T15497第5章5.1纳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是企业质量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体系实施中都应严格执行的技术性文件,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5.4有关质量的技术标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T19001对技术文件内容的要求。

5.5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治理的技术标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 T28001和GB/T24001对技术性文件内容的要求。

2.建立质量治理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企业适用Array 3.治理标准有质量方面的要求,还有能源、健康、职业安全、环境治理方面的要求。

因此,质量治理体系中的治理标准仅仅是企业治理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

4.质量程序文件——质量治理标准作业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手册——企业方针目标、企业标准化法规、企业适用的国家法规表格、报告、记录、单据——工作标准的一部分三、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治理体系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两项工作1.建立质量治理体系没有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性文件)做支撑,质量治理体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建立体系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同质量体系是以ISO9000系列标准的思想和要求建立质量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以标准化原理和系统原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3.工作重点不同质量治理体系工作重点是建立质量体系,如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程、表格、报告等。

企业标准化工作重点是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治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4.范畴不同企业治理标准除了质量治理外,还包括能源、安全、健康、环保治理标准。

5.目标不完全一致质量目标:质量治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标准体系目标:质量治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企业效益和整个技术水平技术标准一、技术标准定义1.含义包括对象:物——技术标准事——治理标准人——工作标准条件:需要和谐统一的、重复性事物。

2、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定义(1)含义形成体系的标准必须是企业技术范畴内需要实施的标准,包括上级标准和自己制订的企业标准,而不是标准档案名目。

各项标准必须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列。

即技术标准体系内的各项标准必须按其内在联系(系统联系、结构联系、功能联系)放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提出基础标准放在上层,系统标准放在下层。

必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必须贯彻的标准;制订标准时使系统达到最佳、最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制定。

二、技术标准分类按其覆盖范畴分为技术基础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

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技术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分为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采购、半成品、工艺、检验、包装……P228下表选多少自己定,顺序建议按表列的顺序。

按标准性质分:强制性与举荐性标准,应纳入体系中差不多上强制性。

按标准级不分:国家、行业、地点、企业四级。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前言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构——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治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判与改进》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是系列标准之主体,代替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治理的技术依据。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与其他系列标准的关系:考虑了:GB/T19001-2000《质量治理体系要求》GB/T24001-1996《环境治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规范》有关要求,以便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与它们有机结合。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质量、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技术标准,以质量技术标准为主。

企业技术标准的差不多要素能够剪裁。

GB/T15497 2003年版与95版区不(要紧变化):标准名称修改: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改为技术标准体系。

适用范畴扩大:适用于工业企业改为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

体系表内容修改:公用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技术标准工艺装备技术标准设备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的工艺装备技术标准包装技术标准搬运、储存、标识技术标准应满足GB/T28001和GB/T14001对技术性文件内容的要求。

增加对软件和服务行业标准的制定要求。

标准正文 第4章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所采纳和贯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 本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 企业方针目标;标准化法律法规、各种有关法规; 企业标准化治理规定。

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以产品为中心的序列结构。

它是以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为排列顺序的技术标准,加上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所组成。

按技术标准的覆盖范畴分为层次结构:上层基础和下层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

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制、修订差不多要求:纳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企业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国家、行业有关技术基础标准的要求。

企业技术标准应满足GB/T19001、GB/T28001、GB/T24001的要求。

企业技术标准的各项要求应系统、和谐、统一、切实可行。

企业技术标准的介质表现形式:纸张、磁盘、光盘、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企业技术标准的存在形式: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应编制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

6.技术标准的结构和形式6.1企业产品标准文本的结构和格式可参考GB/T1.1的规定。

6.2规程、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和格式也可按照有关行业指导性标准规定。

6.3单项技术标准在汇编文件里只编写首页和续页,不搞封面、导言、引言。

7技术基础标准7.1定义:企业技术基础标准是在企业范畴内,作为企业制定技术标准、治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基础。

7.2技术基础标准内容7.2.1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GB/T1.1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GB/T1.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当GB/T1.1满足不了时)7.2.2通用技术语言标准(为了使技术语言达到统一、简化、准确,以便于互相交流和正确明白得,提升工作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术语标准符号、代号、代码、标志标准技术制图标准7.2.3量和单位标准7.2.4数值与数据标准7.2.5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7.2.6环境爱护、安全通用标准7.2.7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7.3技术基础标准的编制方法7.3.1收集全国通用行业通用专业通用7.3.2转化直截了当引用选择全国、行业、专业通用标准中部分内容转成企业标准,如国家规定:自由公差IT12~18,企业选用:IT16。

7.3.3编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方法将国家行业的基础标准的编号和名称编入一个企业标准内,然后再将标准文本编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内。

将国家、行业基础标准编号和名称,通过双编号放入企业标准体系表上。

7.3.4企业技术基础标准编号用双编号实例表明该基础标准在体系表中的位置。

××厂企业标准技术基础标准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应实施的有关技术制图的技术基础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有关技术制图的技术基础标准。

2企业应实施的标准2.1制图标准2.1.1按GB/T4457~4460《机械制图》标准执行。

2.1.2按GB/T131《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执行》2.2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2.2.1 JB/T5054.1-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此种方法便于查找和使用,但国家标准修改时应附修改单,如晋江雅客食品酥糖(雅士达食品有限公司)Q/JJYK001-20042102101此种方法便于一一对应,标准一旦修改仅修改一个号,但数量较多,篇幅较大。

8设计技术标准8.1定义:设计技术标准是为保证与提升产品设计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8.2设计标准内容——设计符号、代号、术语标准;——产品安全、环境和其他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设计准则及规范、施工及验收、产品与工序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设计参数与数据、运算方法标准;——运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图样与文件的格式与编号、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

8.3设计标准制定要求8.3.1设计标准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8.3.2产品设计标准应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8.3.3产品重要特性(安全、正常使用)作出明确规定、接收和拒收准则。

8.3.4应保证产品生产、验证和操纵。

9产品标准9.1定义:产品标准系指对产品结构性能、规格、质量特性和检验方法、判定规则所做的技术规定。

9.2产品标准分类:产品交付标准;产品内控标准。

9.2.1产品交付标准产品交付标准是产品质量责任承诺;强制性国家、行业、地点标准。

企业声明执行的国家、行业、地点标准。

企业产品标准。

9.2.2企业内控标准一样情形下,企业内控标准只作为企业内部质量操纵使用,不作为交货依据,在企业交货或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判定质量是否合格时,仍以企业产品交付标准为依据。

内控标准的技术指标严于产品出厂标准,在内控标准“范畴”中写明该标准是作为产品出厂检验依据或产品质量内控依据。

若为前者内控标准即为产品交付标准,若为后者则为内控标准。

9.3编写企业产品标准的差不多原则9.3.1应满足法律法规、强制标准、顾客明示要求和隐含的要求。

9.3.2要紧规定产品性能要求,不规定产品设计要求及制造工艺要求。

9.3.3按照产品用途不同,可对质量进行分等分级,以满足不同需要。

按照不同品种规格,合理分档,形成系列。

9.3.4产品标准编写的差不多原则、要求与方法,可参考GB/T1.1和GB/ T1.2。

在体系中编号采纳双编号。

如Q/JJYK001-2004《塑料桶》。

9.3.5考虑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意配套和修理要求,合理利2102101用资源。

9.4编写企业产品标准的差不多要求9.4.1政策法规性: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9.4.2先进性:指技术内容相对先进尽可能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