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主题生成活动:可爱的小动物

小班主题生成活动:可爱的小动物

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

小班主题生成活动:可爱的小动物 主题的产生: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为了让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小动物产生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我们依据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开展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以“可爱的小动物”为切入的核心经验,从幼儿熟悉并喜爱的动物开始,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我们还经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介绍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并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动物进行介绍,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来发展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愿望,进而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物的更多的信息,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增强学习感受力,使他们逐渐积累了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主题目标: 1、 观察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并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 2、 了解小动物与人们的关系,有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感受。 4、喜欢小动物,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积极参与小动物的探索活动。 5、安静倾听同伴讲述有关小动物的趣闻,及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6、初步了解接近小动物的基本常识和简单方法,喜欢玩有关小动物的体育游戏。

活动一、 数学活动:鸡妈妈和鸡宝宝

健康活动:橡皮膏小熊

音乐活动:五只小鸭 语言活动:逗蚂蚁 综合活动:可爱的小乌龟 听说游戏:动物列车 数学活动:饼干送给小动物 美术活动:卷卷的羊毛

可爱的小动物 活动一、语言活动:逗蚂蚁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 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 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头饰,小蚂蚁胸贴,不同饭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事先让幼儿带蚂蚁胸贴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师:小蚂蚁们,东西搬累了吧,让我们坐下来休息吧! 师戴蚂蚁妈妈头饰:我是蚂蚁妈妈!我为蚂蚁宝宝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呢,现在我要喊我的宝宝来吃饭了。对幼儿“蚂蚁宝宝们,来吃饭拉!” 来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学儿歌 1、教师范念儿歌。 2、提问:蚂蚁妈妈叫小蚂蚁干什么呀? 吃的什么饭?什么菜?用的什么筷?什么碗? 蚂蚁妈妈做的饭好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是怎么吃的? 3、 师:现在你们都是蚂蚁宝宝,我是谁呀?我也要来喊宝宝吃饭喽!你们可要回答妈妈吃的什么饭菜哦! ⑴引导幼儿念儿歌2遍 ⑵请一幼儿饰蚂蚁妈妈1遍 ⑶请一幼儿饰蚂蚁爸爸1遍 三、创编儿歌 师:小蚂蚁们,你们平时除了吃过白米饭,还吃过什么饭啊? 除了吃过炒青菜,还吃过什么菜呢? 请你想一想,然后跟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那接下来把我们爱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好吗? 现在蚂蚁妈妈又要来问了“小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 四、游戏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一问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 五、结尾 小蚂蚁吃饱了,要出去散步了,让我们一个跟好一个慢慢去散步吧!

活动二、数学活动:鸡妈妈和鸡宝宝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三、健康活动:橡皮膏小熊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知道小熊受伤的原因。 2.懂得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 2.玩具圆圈。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受伤的小熊,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从背后拿出小熊)它是谁呀?原来是一只小熊! 师:哎呀!这只小熊怎么啦? 师:这只小熊受伤了! 师:看看小熊哪些地方受伤了? 2.联系自己受伤的情景,说说自己受伤后的感觉。 师:你有没有受过伤,受伤后,会有什么感觉?(很疼,会哭等) 3.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讲述,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小熊是怎么受伤的?(幼儿发言) 二、欣赏故事,知道小熊受伤的原因。 1.结合挂图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师:小熊到底是怎么受伤的,让我们听一听它的故事吧! 教师讲述故事。 2. 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模仿“接、扶、抓”等动作。 师:故事结束啦!小熊的鼻子是怎么受伤的? 师:当有皮球抛过来时,要用手去接,“接”怎么做呀?老师抛球过来了,你们要接住哦!(幼儿模仿接的动作) 师:小朋友玩滚皮球游戏的时候还要注意小脚不要踩到球上,会很容易摔倒受伤的! 师:小熊的屁股是怎么受伤的? 师:玩滑滑梯的时候,小手要怎么样?要扶着扶手,“扶”怎么做呀?我们也来做一做!(幼儿模仿扶的动作) 师:小熊的膝盖是怎么受伤的? 师:爬攀登架的时候,要抓紧攀登架,“抓”怎么做呀?(幼儿模仿抓的动作) 三、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1.教师出示玩具圆圈,讨论游戏玩法。 师:小熊玩的玩具我们小朋友都玩过!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朋友们没玩过的玩具呢! 出示玩具圆圈! 师:玩具圆圈可以怎么玩?(幼儿发言) 师:跳圈游戏的时候注意不要跳在圆圈上,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能推,不能撞!。 2.小结。 师:我们玩任何玩具都要注意安全,这样才不会受伤,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一个能干的好宝宝! 师:小熊受了伤!我们让它好好的休息,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四、延伸活动。 户外大型玩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四、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学会由头至尾地观察金鱼。 3、 懂得观赏金鱼,了解爱护和饲养金鱼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玻璃缸,鱼缸中至少有一条金鱼、鱼食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金鱼,初步认识金鱼。提问: (1) 鱼缸里有什么?金鱼是什么样的? (2) 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小朋友怎样去看金鱼呢? 教师提醒幼儿不用手触碰鱼缸中的金鱼。 2、知道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提问: (1)金鱼的头在哪里?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 金鱼的所以身体上有什么?它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3) 金鱼身体后面是什么?它的尾巴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3、请幼儿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了解其甚或习性。提问: (1) 金鱼爱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事物的? (2) 金鱼喜欢住在哪里?它是怎样游的? 教师告诉又有而在喂金鱼吃事物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不能给鲸鱼喂许多事物,否则,金鱼吃得太多,会撑死的。接着,让幼儿模仿金鱼嘴一张一合地吃东西以及在水中摆动尾巴游来游去的样子。 4、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 让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样子的金鱼? (2) 教师念儿歌《金鱼》,并带领幼儿看图念一念儿歌。 5、欣赏歌曲《小金鱼》,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里游来游去。

活动五、音乐活动:五只小鸭 活动目标: 1、体验叙事性歌曲的演唱风格,掌握演唱规律。 2、能结合手指动作加强对歌词的记忆,并能积极地进行模唱和歌表演。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内容绘制的示意图。 2、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鸭图片,和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今天小鸭子到我们教室里来做客了,它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想和小鸭做朋友的小朋友要把眼睛看好小鸭。(玩找好朋友游戏) 小鸭子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开心!听小鸭在唱歌呢? 二、练声。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 小鸭过来了? 我是小鸭我? 三、讲述故事《五只小鸭》并出示示意图。 教师:五只小鸭不听话,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耍,母鸭叫着呷呷呷,只有四只小鸭回了家。四只小鸭不听话……只有三只小鸭回了家。三只小鸭不听话……两只小鸭……一只小鸭……没有一只小鸭回了家。母鸭出去找小鸭,一边找一边呷呷呷,小鸭听见妈妈叫,很快跟着妈妈回了家。 四、提问:鸭妈妈有几只小鸭?几只小鸭不听话?它们怎样不听话? 这个故事啊可以用唱歌的方法来表演,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唱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