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呼吸道感染知识宣教1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知识宣教1指南

[心理指导] 因本病起病急,症状明显,患儿因发热、咳嗽等不适和害怕打针吃药而导致烦燥不安,哭闹不止,因而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安慰家长,告知此病虽然急重,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儿很快会痊愈。 [饮食指导] 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高热期多饮水,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教会家长正确喂养的方法,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呛咳;吐奶致息。咳嗽时停止喂养;有呼吸困难的婴儿用小孔奶头;无力吸吮者可用小匙或滴管喂,或暂禁食,营养和水分可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 [休息活动指导]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取舒适的体位、 勿使气管受压。喘时半坐卧位,以减轻呼 吸困难;恢复期逐渐恢复活动,保证适当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用药指导] 按不同的病原体选择药物 1、抗生素:常用药物有复方新诺明、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 红霉素等,其中青霉素为首选。 2、用药时间一般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天。支原体肺炎至少用2-3周,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疗程宜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2周,总疗程6周。 3、抗病毒药物:常见的有病毒唑、干扰素聚肌胞等。 [护理方法指导] 1、保持病儿安静,取头肩抬高位或半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痰多时采用拍背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痰液粘稠时,给予祛痰剂和雾化吸入,年长儿可鼓励主动咳嗽将痰咳出。 2、高热时采取降温措施,松解衣服盖被,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期出汗较多及时补充水份, 防止虚脱,及时更换干燥舒适的衣服,防 止受凉感冒。 3、腹胀严重伴呕吐时,应禁食,行肛门 排气减轻腹胀,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及注射新 期的明。 4、教会家长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神志 变化,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 [出院指导] 1、保持居室环境安静,通风良好,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体能的锻炼,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少去公共场处,避免再感染。 3、指导家长按时让患儿进行预防接种, 注意防治佝偻病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心理指导] 此病为常见多发病,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症状,患儿及家长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应使患儿及家长了解本病的特点,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 高热期应给予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多饮水,婴儿应适当减少退量、奶间增加喂水次数,促进毒素排泄。 [休息、活动指导]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恢复正常,以减少机体的消耗,应经常更换卧位,以防发生肺炎。 [用药指导] 病毒感染者大都自然痊愈,不一定用药,也可用病毒唑, 但只对发病初期有效,细菌感染者首 选青霉素,红霉素可用于青霉素过敏 者,磺胺药不可用于婴儿及新生 儿。 [护理方法指导] 1、高热时采取降温措施,松解衣 服盖被,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多饮水,及时更换汗液浸湿的衣服。 2、鼓励年长儿有痰尽量咳出,鼻塞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25%麻黄素滴鼻,滴药时头低位,以药液经鼻咽部下引起呛咳,婴儿宜于哺乳前5-15min滴,以免因鼻塞影响奶。 [出院指导] 1、保持居室清洁,通风良好,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2、多做户外活动,加强体格锻炼,保证合理营养,增加抵抗力。 3、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去患病家庭及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心理指导] 因频繁腹泻,严重扰乱患儿及家属的正常生活,故对年长患儿及家属,应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消除疑虑、焦虑和恐惧心理。 [饮食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轻型腹泻停止喂养不易消化的脂肪类食物。 2、呕吐、腹泻严重时暂禁食,禁食时间一般不超过6-8小时。 3、停止禁食后,人工喂养者可选给米汤或稀牛奶等,母乳喂养者可暂停辅食,病情好转后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腹泻易感因素知识指导]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 小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 消化道负担较重,易致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机能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汤 道SigA均较低,或由于抗菌素的使用致肠道 菌群失调。

3、人工喂养,缺乏SigA和乳铁道白或食物、食具的污染。 [用药指导] 1、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根据病原体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素。 2、液体疗法:对轻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可指导家属用口服补液方法;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患儿,根据失水程度选定输液总量,溶液种类及输液速度。 [护理方法指导] 对感染性腹泻应注意消毒隔离,食具衣物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足,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臂部擦干并涂链霉素鱼肝油或敷锌油膏注意尿布清洁,防止上行性感染及臂部感染。 [出院指导] 1、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 逐渐过度的方式,合理喂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做 好尿布、玩具的清洁消毒工作,以防感染。 3、避免长期使用抗菌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而 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霉菌性肠炎。

新生儿颅内出血知识宣教

[心理指导] 因本病病情发快,愈合差,病死率极高,存活者易留有后遗症,如瘫痪、低智发育障碍等情况,应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同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减轻他们的不安、焦虑、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饮食指导] 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因本病患儿反应较差、喂奶、喂时应缓慢、细心、防呛奶、喂奶时勿抱起,卧在床上吸吮,以防加重出血,吸吮困难者用滴管喂或鼻饲。 [休息、活动指导] 绝对卧床休息,直到病情稳定,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尽量少搬 动,避免引起小儿烦燥而加重是缺氧和出血。 [用药指导] 1、控制出血:应用VitK1,止血敏等,输新鲜血 或血浆。 2、镇静:应用苯巴比妥、安定等。 3、降颅压:可用激素及甘露醇、地松、利尿剂。 4、防治感染:抗生素的应用。

[护理方法指导] 1、保持患儿安静,抬高头肩部15-30度,防止出血加 重和减轻脑水肿。 2、对有呕吐、溢奶患儿及时清除呕吐物,将取右侧卧位。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 肤皱折处及臂部等,护理操作 应集中进行恢复期定时翻身, 以防褥疮发生。 4、肢体保持功能位,使两肘稍弯曲,双手轻握拳,防 止足下垂及高度外旋引起关节变形和挛缩。 [出院指导] 1、保持居室安静,通风良好,保证患儿充足睡眠和休息。 2、有后遗症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及配合理疗,体疗等恢复功能的冶疗措施。 3、注意补钙,防佝偻病。 4、按时接种各疫苗。

[心理指导] 因发病年龄多见于学龄儿童,患儿及家长产生顾虑, 怕耽误学习,同时担心疾病的预后,应作好宣教和解释 工作,告之急性肾炎,只要住院系统治疗,配合休 息、合理的饮食,预后一般良好,痊愈率为 90-95%,使患儿及家长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休息、活动指导] 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1-2周,以达到降 低新陈代谢,差轻肾脏负担和改善肾血流量的目的。若循环充血较重,头,血压>21.3/14.7Kpa,应绝对卧床休息预防急性心衰和高血压脑病,待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后,可在室内适当活动,待血沉接近正常,可恢复上学,保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指导] 在浮肿、少尿、高血压期间,适当限制水、盐、钾的摄入,给予易消化的高糖、低盐(1-2g/日)饮食,有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入量,待尿量增加,氮质血症消除后及早恢复蛋白质供应,保证小儿发育的需要。 [用药指导] 1、疾病初期给予青霉素治疗7-10天,以减轻抗原抗体反应。

2、利尿药:通过利尿达到消肿、降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目的。 3、降压药:常用心痛定、利血平、硝普钠等。 [并发症防护措施指导] 1、严重循环充血,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量, 尽快降压,利尿、安静体息,减少哭闹,以减 轻对心脏的负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两腿 下垂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吸氧,改善气 体交换功能。 2、高血压脑病,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避免哭闹,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惊劂和昏迷者,应注意患儿安全,防止舌咬伤、坠床等。 [预防保健指导] 预防感染,一旦发生呼吸道和皮肤感染,应及早应用青霉素彻底治疗,家庭成员或同学的咽试子培养,如果获得与患儿同型链球菌者,宜给予青霉素预防治治疗。 [出院指导] 患儿痊愈出院后1-2月适当限制活动,每月复查尿常规1次,尿常规恢复正常后,仍应每月复查尿Addis计数1次,直至正常。

[心理指导] 因本病病程长,经冶疗缓解易复发,家长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有较重负担,患儿也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失去信心,护士应给予关怀和鼓励,使家属和患儿树立信心,坚持系统而正规的治疗。 [饮食指导] 饮食以进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每日2g/kg),高热量为原则,紧功能损害者根据肾功能情况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明显水肿及高血压者限制食年轻3g/日以下,水肿消退尿量正常后则不应长期限盐: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调整饭量,勿暴饮暴食。 [休息、活动指导] 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腹水严重时取半卧位轻者每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