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16.5.61.植物体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其体内产生的激素来完成的。

下列植物激素中,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是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2.正常情况下,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A.T细胞 B.吞噬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B(浆)细胞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正在改变着地球环境。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哪种做法是环境保护工作所不允许的?A.退田还湖 B.尽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C.治理污染 D.大量捕杀野生肉食动物4.水和无机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激素调节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5.在一条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C.兴奋可以由树突向相邻神经元的轴突传递D.兴奋部位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6.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B.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和寄生生物的数量C.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D.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稳定7.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

其中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于①无机环境②同种生物③异种生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8.生态学家高斯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 5只大草履虫,经过反复实验发现,5天以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徘徊在375个左右。

该实验证明A.此条件下该种群的K值是375只 B.食物逐渐减少,导致K值不断下降C.大草履虫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一定时间后,该种群数量不再变化9.当蛾幼虫咬食某种植物时,其物理伤害会导致该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

引诱剂引诱胡蜂将卵产在蛾幼虫体内。

在生态学上,这种蛾幼虫对植物、植物对胡蜂传递的分别是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B.化学信息、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物理信息、行为信息10.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幼嫩的芽、发育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B .大豆与水稻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C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D .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11.对于在事故中造成深度外伤和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往往采取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的办法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A .清除侵入体细胞中的病原体B .刺激T 细胞分化成效应T 细胞C .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D .刺激B 细胞分化成效应B 细胞12.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A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B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均减少C .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减少D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均增多13.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欲将图2一甲所示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变成图2一乙的形态,那么,需要对图甲胚芽鞘进行的实验处理是14.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 .种群密度B .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出生率15.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上采取战略和保护措施?A .基因、染色体和细胞B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C .细胞、物种和生物圈D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6.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D .树突17.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

这种现象称为A .物种进化B .外来物种入侵C .群落演替D .群落垂直结构 18.以下免疫过程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 .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 .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19.“植物→鼠→鼬”是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下列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B .植物位于能量金字塔的第一级C .第二、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与第一营养级能量相等D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基础20.图2表示酵母种群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增长曲 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0 6 12 18 酵母数量 200400600 K =665A.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D.将种群移入更大空间,K值不变21.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列各项应用合理的是A.使用萘乙酸促进果实成熟 B.使用乙烯利对果实进行催熟C.使用赤霉素防止植物茎秆生长过快 D.使用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22.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用生物学知识来分析,文中的“气”是指A.乙烯B.赤霉素C.生长素D.脱落酸23.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对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24.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叫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的一般趋势是A.种群的数量减少B.物种多样性减少C.群落稳定性降低D.物种多样性增加25.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萌发的化合物,若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该实例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B.行为信息C.化学信息D.营养信息26.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

下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息转换方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B.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28.下列免疫反应中,哪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细菌B.靶细胞裂解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29.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30.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唾液淀粉酶C.糖元D.葡萄糖31.(8分)图5是人体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请结合图解回答:(1)激素I 、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Ⅲ的分泌量________,从而促进________,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3)下丘脑通过垂体对甲状腺进行的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当血液中的激素Ⅲ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

(4)下丘脑还能调节人体的水盐平衡。

如果饮水过少,则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会________,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___的重吸收。

32.( 6分)图4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两种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

请据图回答:(1)当人体内环境中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分泌[b ]___________________增多,进而促进[⑤]_______________等过程的进行。

(2)当人进行体育运动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 细胞分泌[a ]_____________增多,促进[①]_______________等过程的进行。

(3)由图可见,人体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血糖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 调节。

图4 下丘脑 胰岛 A 细胞 B 细胞 a b 肝糖元 非糖物质 CO 2+H 2O 血糖(浓度) 高低 ① ⑤ ③ ④ ②图533.(7分)图6是某反射弧的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和⑤分别表示反射弧的和,③中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叫。

(2)兴奋在③处是以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兴奋在神经纤维④上是以的形式进行传导的。

(3)试在图7中画出刺激②处时,神经纤维兴奋区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3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

图6中的A、B、C和生产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图7中的A、B、C则与图6中的相对应。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6建立的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模型。

(2)该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按营养功能划分,C属于_____________成分。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7中用箭头完成碳循环模型。

35.图8表示与生长素有关的两组实验,其中A、B、C、D表示琼脂块,云母片具有不透水的特点。

请分析回答:(1)甲实验中测得A、B两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大体相等,预期乙实验中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关系是:C__________D(选填“>”、“=”、“<”),这说明单侧光照能够影响____________。

(2)一周后,甲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乙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该结果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

(3)若图9中曲线表示某种植物的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则曲线I、II表示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9分)为建设现代新农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图6所示的生态农业模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农作物属于________,食用菌属于________;食用菌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全部小麦构成了一个________,农作物、家禽、菌类等所有生命个体构成了一个________。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图6________和________。

(4)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农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