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4章01敦煌壁画

第04章01敦煌壁画


第251窟 说画的形式, 把故事的内容从头到尾,一环套一环地表 现出来。如第257窟的《九色鹿王本生》。 (4)屏风画式,模仿条幅屏风画的形式, 把情节绘在屏风画上,一屏一个或两个情 节,屏风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或几个完 整的故事,如第98窟的《贤愚经》。 • 莫高窟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延续时间长,为敦煌艺术精品之一。
组合画式01 组合画式 舍身饲虎 254
• 2.佛传故事画 • 佛传,顾名思义,就是佛陀释迦牟尼的 传记。佛传故事画就是绘制释迦牟尼从 乘象入胎、右胁降生、出游四门、逾城 出家、雪山苦修、树下成道、初转法轮、 到双林入灭,一生事迹的传记性连环画。
入梦受胎
九 〇 窟 入 梦 受 胎

• 3.因缘故事画 • 因缘故事画是表现释迦牟尼成佛后进行说 法教化种种事迹的壁画。莫高窟的因缘故 事画在形式上主要有主体式单幅画和顺序 式连环画两种,所画题材有须摩提女因缘、 弊狗因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品、度化跋提 长者及姊缘、度恶牛缘、五百强盗成佛 (得眼林故事)、微妙比丘尼现身说法、 梵志夫妇摘花坠死、难陀出家缘等。
• (3)瑞像图,表现天竺、中原、河西等 地传说的“圣迹”、“灵异”;数量很多, 多绘于中晚唐、五代、宋初窟内,位置在 佛龛盝顶或窟甬道顶,形式多为单幅、单 身的小型图像。(4)高僧事迹画,以某 些事迹和“灵异”、“神变”,附会于某 些高僧以宣扬佛法。(5)佛教图经,以 佛教传播的地志为题材,绘制佛教圣地。
• 7.尊像画 • 凡宗教徒依其教义 供奉的单体像或群 体像,不论是塑是 画是雕是刻,均可 称为尊像。石窟中 供奉的各种尊像, 大致又可分为佛、 菩萨、罗汉弟子、 诸天神祗等四类。
二 五 四 窟 尊 像 画

• 8.说法图 • 说法图是一个概称,指那些绘制以佛说 法的内容为主,佛左右有胁侍菩萨、弟子 等部众围绕佛听法,背景一般只有宝盖和 树木的简单图画。从画面来看,无法确定 何佛于何时何地、为谁说什么法,只能统 称为说法图。莫高窟各时期的壁画都有这 种题材。
三 二 九 窟 阿 弥 陀 经 变 唐
• 6.汉族神话题材图画 • 莫高窟早期洞窟中有不少汉族神话题材 的图画,主要是一些道教神偶,如东王 公、西王母、伏羲、女娲、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开明、飞廉、雷神、电神、 方士、羽人、虺龙九首等,莫高窟第249 窟四披绘画最为典型。
二 九 六 窟 东 王 公
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
敦煌文化
主讲: 主讲:张新朋
第四章
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
第三节 敦煌的壁画艺术
敦煌壁画指在石窟甬道、四壁及窟顶上的绘画。工 匠在凿窟之后,在壁顶及墙面抹泥灰涂白粉,令其平整, 然后施画于上。因壁画易于描绘细节,所以表现佛经内 容及时代社会风貌,都较石刻广泛、丰富、详尽。莫高 窟现存壁画约45000多平方米,最大画幅40余平方米。从 时代上讲,自十六国晚期的北凉到蒙元时代,代代相继, 凿窟彩绘,千年不衰。因此法国人称其为“墙壁上的图 书馆”。
三 二 三 窟 张 骞 出 使 西 域 图
• 5.经变画 • 经变画,又称经变、变或变相。广义上说,凡依据佛 经绘制的画,均可称为“变”,也就是把佛经的文字内 容“变”为图画的形式;但现在所说的经变,有别于本 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和单身尊像画,通 常专指将一部或几部有关佛经的主要内容组织成有始有 终、主次分明的大幅画。莫高窟现存经变画33种,有报 恩经变、福田经变、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 寿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贤愚经变、梵网经变、 宝雨经变、涅槃经变、华严经变、劳度叉斗圣变、西方 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经变等。这些经变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的内容
• 1.本生故事画 • 本生故事画是表现释迦牟尼“前生累世”忍辱 牺牲、救世救人、各种善行的故事。表现形式有 四:(1)单幅式,不表现故事的全部内容,只 以故事中的一两个重要情节化成一幅画,如第 275窟《月光王施头》《毗楞王求法千钉身》(2) 组合画式,以故事中的核心情节为主体,画在画 面中央,其他情节画在四周,把一个故事从头到 尾,组合在一副画里。如第254窟的《萨埵太子 舍身饲虎》。
第257窟 沙弥守戒自杀姻缘1
• 4.佛教史迹画 • 佛教史迹画是表现佛教传说与传播历史的壁 画,其取材多依据《大唐西域记》、《西域 传》、《法显传》及有关各个高僧和圣迹的 记载。按内容性质大体上可分为五类:(1) 佛教历史画,表现佛教传播历史的画面。 (2)感通故事画,以神异、灵变、感应的 事迹宣传佛教,令信徒相信它的存在和真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