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
34.如图2.5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乙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0 ;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L
CC
R
V
2
2
;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0.2倍。
35.差分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电压分别为U i1=2.00V,U i2=1.98V,则该电路的差模输入电压U id为0.02V,共模输入电压U ic为1.99V。
36.直流通路是指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直流电流流经的通路,交流通路是指在信号源作用下交流电流流经的通路。
画直流通路时电容可视为开路,电感可视为短路;画交流通路时容量大的电容和无阻的直流电压源可视为短路。
37.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较大,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是输入电阻较大。
三、问答题
1.什么是非线性失真?说明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
分别说明静态工作点偏高和偏低时会产生什么失真。
答:(1)非线性失真是指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所引起的失真。
(2)产生的原因: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3)静态工作点设置偏高时会产生饱和失真。
(4)偏低时会产生截止失真。
2.什么是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什么是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说明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方法。
答:(1)直流通路:直流电流流过的通路。
(2)交流通路:交流电流流过的通路。
(3)画直流通路的方法:电容开路。
(若有电感,则电感短路)
(4)画交流通路的方法:电容短路,令直流电源电压=0。
3.负反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哪些性能?
答: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放大倍数;改善非线性失真;抑制环干扰和噪声;改变输入电阻;改变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稳定被取样对象。
4. 判断图3.1所示电路级间反馈的反馈极性、反馈组态。
答:RF1——电压串联负反馈;RF2——电流并联负反馈
V
12
+
i
U
+
-
F2
R
Ω
7k
4
c1
R
e1
R
Ω
.5k
1
+
c2
R
e2
R
Ω
k2
L
R
-
o
U
1
VT
2
VT
+
+
F1
R
Ω
0k
3
1
C
2
C
图3.1
9.对于NPN 型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若产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底部失真。
(√) 10.射极输出器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
(√)
11.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其发射极电流是多子扩散运动形成的(√),其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12.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集电极电位最高,发射极电位最低。
(×) 1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
14.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信号源的阻无关(√),输出电阻与负载无关(√)。
15.多级放大电路中,阻容耦合方式缺点是各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
(×) 16.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 √ ) 17.集成运放在开环情况下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 √ )
18.双端输入的差分放大电路与单端输入的差分放大电路的差别在于,后者的输入信号中既有差模信号又有共模信号。
(×)
19.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越大,功放管的功耗越大。
(×)
20.虚短是指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短路,虚断是指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开路。
(×) 21.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为零。
(×)
22.理想运放在线性与非线性工作区均有虚断、虚短两个重要特性。
(×)
23.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 × )
24.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减小,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 25.任何原因引起的噪声都能用交流负反馈来减小。
(×)
26.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月容易产生低频自激振荡。
(√) 27.放大电路级数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高频自激振荡。
(√) 28.只要引入了负反馈,电路就一定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29.正弦波振荡电路需要非线性环节的原因是要稳定振荡幅值。
(√)
30.欲实现电压放大倍数100-=u A 的放大电路,应选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 31.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是靠两个晶体管参数的对称性来抑制零漂的。
(√) 3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是晶体管的不对称。
(×)
33.零点漂移就是静态工作点的漂移。
( √ ) 34.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
( √ ) 35.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 √ )
36.使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 × ) 37.只要引入正反馈,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 ) 38.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是低通滤波电路。
( √ ) 39.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 )
40.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 √ ) 41.负反馈越深,电路的性能越稳定。
( × ) 42.凡是引入正反馈的集成运放,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 × )
43.实现运算电路不一定非引入负反馈。
( × ) 44.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稳压管动态电阻越大,稳定性能越好。
(×) 四、分析计算题
1.分析图4.1所示电路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并求出输出电压U O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U O
()
()
()
7
7
3
101
73
2
5
5
100
1
.
.
.
//
R
r
R
//
R
A
F
be
L
c
u
-
≈
⨯
+
⨯
-
=
β
+
+
β
-
=
()
[]Ω
≈
=
β
+
+
=k.
.
//
//
R
r
//
R
//
R
R
F
be
b
b
i
7
3
73
2
25
5
1
2
1
Ω
=
=k
R
R
c
o
5(1分)
(3)
u
A 下降,i R增大
3.设图
4.3所示电路中三极管的β=100,Ω
=100
'
bb
r,V
7
BE
.
U=。
(1)画出直流通路,求静态工作点;(2)画出交流等
效电路,求输入电阻
i
R、输出电阻
o
R和电压放大倍数
i
o
u U
U
A
=;(3)当Ω
=k
R1
s
时,求
s
o
us U
U
A
=。
解:(1)直流通路如图所示
A
.
R
U
V
I
b
BEQ
CC
BQ
μ
40
282
7
12
=
-
=
-
=
mA
I
I
BQ
CQ
4
=
=β
V
R
I
V
U
c
CQ
CC
CEQ
4
2
4
12=
⨯
-
=
-
=
(2)交流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
()Ω
=
+
+
=
'
750
26
1
mA
I
mV
r
r
EQ
b b
be
β
()
3
133.
r
R
//
R
U
U
A
be
L
c
i
O
u
-
=
-
=
=
β
Ω
≈
=750
be
b
i
r
//
R
R
图4.3
直流通路
+12V
R b R c
s
U
+
-
s
R
L
R
+
-o
U
+
-
i
U c
R
be
r
b
I
b
I
β
b
R
交流等效电路
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