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12) 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13)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4) 公园设计规范》1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6)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17)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第1条 编制目的为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促 进民权县绿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达到国家 园林城市标准,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 要(试行)的通知 >》,规范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城市 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尤其突出景观、文化功 能,特编制《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16-2030)》,以下简称规 划。
第2条 规划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及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绿化条例》10)《关于印发 <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方法 >、<国家园林城 市标准 >的通知》 关于印发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第一章 总则5) 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6)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7)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8)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11)18)《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2、地方法规与行政规章河南省城市规划指引: 《区域绿地规划指引》 河南省城市规划指引: 《环城绿带规划指引》 商丘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3、相关城市规划文件商丘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005- 2030)》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5)》 商丘市民权县分区规划( 2002-2030)》商丘市主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民权志》10)民权县政府相关构想第3条 规划范围第4条 规划期限近期: 2016-2030 年 中期: 2021-20251) 河南省城市绿化条例》5) 商丘市公园管理办法》 6) 商丘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7) 商丘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8) 商丘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4) 5) 商丘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6-2030)》 6) 商丘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7) 民权县“十一五”规划》9) 民权县已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民权县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民权县行政区划范围,包括个社区,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为 平方公里, 2030 年规划建成区为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 2016-2030年远期:2026-2030 年。
第5条城市规模依据各层次规划及结合实际情况,控制2030 年民权县规划建成区为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万人左右。
第二章规划原则与目标第6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环境保护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坚持生态保育、恢复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注重城市生态廊道与结构性生态绿地的保护。
2、风貌保护与特色营造原则结合民权县地方特色资源,发挥自然资源与风貌优势,通过划定绿地控制范围和公园绿地等方式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
加大东莞本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本土植物和适宜本地环境的外来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注重结合本土地域丰富的文化特色,创造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景观。
3、以人为本原则从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出发,满足人类共性与个性的环境心理需求,充分考虑到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绿地的实用性,营造市民需求的生活和游憩空间,使绿地走近生活。
特别是力求使市民就近享受公园绿地空间,增强绿地与土地经济及交通系统的关系。
4、可操作性原则针对城市整体发展需求以及近期发展的实际要求,编制绿地系统规划以及近期生态整治项目库,提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措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保障,强调可操作性与实施性。
5、渐进发展依次推进原则从民权实际出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各类绿地建设。
第7条规划目标充分利用区内特有的水网、平原、湿地生态特征,建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实现城市良性发展,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将民权县建成现代文明的工贸民权、水岸新城。
园林绿化水平:2016年争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2025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3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8条规划指标表1 民权县规划绿地建设指标表第三章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布局第9条规划理念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在现状约束以及相关规划指引的作用下,实施“三结合原则”,即水-城结合、水-绿结合、水-文结合,树立民权县城市新形象,打造城市新城区。
第10条规划结构以民权县自然人文资源和城市绿化条件为基础,以建立大型湿地、市级公园绿地为重点,通过绿环建设、滨河岸线绿化、交通干线绿化,并将多个大型绿地斑块相连,形成“一心、三带、四轴、多节点”的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心:建构城市绿色核心位于汾溪河、民权县中部,以民权新中心区、市民广场、民权体育公园等为中心形成绿色核心,与市民休闲娱乐生活以及赛龙舟等传统节目紧密相连,建成民权的多功能的绿色核心区。
三带:建构穿越中心区的滨水绿化带运用水系廊道理念,形成贯穿民权县东西的三条滨水绿化带,即沿东江南支流、汾溪河以及东莞水道绿化带。
确定每条河道的特征,为每条河道走廊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即形成现代化的滨水文化带、自然滨水生态带,并结合其周边的滨水绿地、大型公园绿地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有机高效的绿色系统,为市民创造绿色环境。
四轴:建构穿越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绿化轴线是以城内道路绿化为基本骨架,即环城路绿化轴、莞穗大道绿化轴、四环路绿化轴、民权大道绿化轴,形成“井”字型道路景观结构关系。
多节点:建构民权县大型绿地湿地斑块在民权县外围,利用河流湿地、大片耕地、绿地等形成大型绿地斑块,形成三大湿地公园、两大田野风光区、一大花卉园艺中心,丰富了民权自然生态资源类型,对于净化民权空气、美化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心、三带、四轴、多节点”的绿地系统结局,使民权县整个城市融入自然绿色之中,形成“江一河一城一园一田”的绿地形态空间体系。
第11条规划布局根据“一心、三带、四轴、多节点”的城市绿地规划结构,构建各类绿地布局,在规划期中,采取渐进推进与可操作性原则,逐步改善民权县的生态绿地环境与人居环境,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表2各类规划绿地指标一览表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第12条公园绿地(G1规划1、规划原则(1)根据城市结构形态,合理分布各类公园绿地,形成以环绕水系的带状公园为主骨架,纵横贯通综合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街旁绿地及专类公园的科学完善的公园绿地体系网。
(2)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骨干,规划中均衡布局,满足市民出行的半径需求,体现公园绿化环境的均好性。
(3)利用民权零星用地,见缝插针,灵活布局街坊公园,提升整体公园绿地水平;(4)绿地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各层次居民的需要,且各具特色。
2、规划要点(1)充分体现水岸新城的特色,做足“滨江”、“沿河”的文章, 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格局。
(2)结合城市建设与空间拓展方向,实施“在新城区以建设大中型公园为主,在老城区以建中小型公园绿地为主”发展战略。
(3)公园建设与人文历史风貌相结合,突出文化特色,保护历史风貌;(4)尽量丰富公园的类型,增加自身特色;(5)公园布局与景观通廊营造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视线;(6)力求做到大、中、小均匀分布,尽可能方便居民使用。
3、规划指标4、规划内容表4 民权综合公园规划一览表表5 民权主要居住区公园规划一览表表6 民权主要小区游园规划一览表表7 民权专类公园规划一览表表8 民权主要带状公园规划一览表第13条生产绿地(G2规划1、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分布合理,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苗木。
(2)结合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布置,以发挥土地资源最大的效用。
2、规划要点(1)苗圃建设应侧重于培育、引种和驯化更多的植物品种,尤其是乡土树种,丰富园林绿化植物材料,促进园林植物建设。
(2)规划结合近郊生态带及各类交通防护带、工厂防护带布置。
3、规划内容规划结合民权县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现状的若干生产绿地,集中形成小享苗圃场、滘联苗圃场、流涌尾苗圃场3处苗圃场地, 共规划生产绿地100公顷,达到建成区用地29平方公里的%。
1、规划原则(1)隔离、净化空气污染与噪音,改善城市的自然与卫生条件,为城市居民创造优良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2)以高压线防护用地、高速公路防护用地为主体,结合水系防护绿地、卫生隔离带形成多形式带网状结构的防护绿地体系。
2、规划要点(1)沿主要交通要道规划防护林带,净化空气污染与隔离噪音;(2)沿各水系规划带状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3、规划内容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规划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
规划至2030 年, 民权县规划防护绿地达公顷。
第15条附属绿地(G4规划1、规划原则(1)改善及美化环境,为人们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
(2)充分利用原有湖河水面等自然环境。
(3)注重绿化的功能,如遮荫、防晒、隔噪声等。
2、规划要点(1)居住区绿化以宅旁绿化为基础,以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网络。
(2)利用“借景”手法,将居住区外的优美环境引入进来,以利于整个居住区环境的改善。
(3)采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绿化形式,提高绿地率及环境质量。
(4)规划各单位附属绿地均按国家园林城市相关标准建设,全区“园林小区”、“园林单位”占60%以上。
3、居住附属绿地规划依据河南省《居住小区技术规范》,结合《商丘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将居住区分为三类,绿化控制指标分别为:一类居住区: 以低层住宅为主,环境优美的别墅居住区,绿地率》40%。
二类居住区: 以多层住宅或中高层为主的居住区,绿地率》30%。
三类居住区: 以多、高层为主,市政公共设施比较齐全,环境一般,绿地率》30%。
(旧城改造的居住区,绿地率为25%) 4、单位附属绿地规划根据《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河南省城市绿化条例》、《商丘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并结合民权实际情况,规划民权单位附属绿地控制指标如下:按道路控制红线宽度确定绿地率指标,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划》的规定: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5%;红线宽度少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0%;园林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40%。
按城市道路的性质确定绿地率指标:城市快速路:绿地率不得少于35%;城市主干道:绿地率不得少于30%;城市次干道:绿地率不得少于25%;城市支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0%;第16条其他绿地(G5规划1、规划原则(1)保护自然、(2)生态优先、和谐发展2、规划要点规划重点建设以民权片区为中心的水网湿地生态区,恢复生态关系和河岸湿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 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形成具有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特有形态的湿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