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目的:
有效执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规,合理利用及处理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危险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办公室及施工现场使用。

3.内容:
3.1管理职责
3.1.1办公室负责办公废弃物的管理和合理处置,并负责保管场所的管理工作。

工程部负责施工场所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合理处置。

3.1.2办公室须按月按职责分工统计固体废物处理量,并填写《废弃物处理情况登记表》,每月10日前报环境管理者代表。

3.1.3管理者代表应经常检查有关部门是否按制度处理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情况,如有不符合应及时监督纠正。

3.2一般废弃物的处理
3.2.1对于可以利用类废弃物:如纸箱、气泡袋、胶袋、塑料箱、桶、铁桶、通用工具等,及可回收类废弃物如:纸类、塑料类、木板、木屑、金属、轮胎、废弃不良品、玻璃等,应在保管场所分类存放,专人管理。

3.2.2对于前述可利用或可回收类废弃物,由工程部负责与供应商或废物回收商回收。

3.2.3对于不能利用,但又不属于“危险废弃物”的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由项目经理指定地点临时存放,定期清运至城市垃圾堆存指定地点。

3.3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3.3.1施工现场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应识别危险废弃物。

本公司特殊废弃物包括:天那水、粘合剂、涂料、油漆、有机溶剂等化学危险品类物质。

柴油、汽油、润滑油、油脂等油类物质。

蓄电池、灭火器,医疗废弃物(棉球、纱布、废弃药品等),还包括这些物质的盛装容器及抹布等沾污物。

3.3.2对危险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并在相应的装置或容器表面等显眼的地方标识名称,以便防止不同化学性质的物品发生化学反应。

3.3.3危险废弃物不可随处倾倒,填埋或焚烧。

3.3.4危险废弃的应交符合法规要求、有资格的回收公司处理。

3.4保管场所的管理
3.4.1项目经理应指定专人负责废弃物保管场所的管理、整理、整顿和卫生工作。

3.4.2保管场所应设置避雨设施,避免废弃物的流失及污染下水管道。

3.5办公及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
3.5.1办公及生活垃圾应在指定的堆放场所临时堆放,不得乱丢。

3.5.2剩饭菜应合理处置,不应倒入下水管网。

3.5.3施工现场如无城市设置的垃圾箱时,应及时清运,由项目部负责联系,清运至城市指定的生活垃圾堆存地点。

3.6废弃物的削减
3.6.1各部门应对员工开展教育,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3.6.2工程部应从设计和工艺考虑,减少生产废弃物。

3.6.3采购部应对供应商施加影响,要求尽量提高物品的再利用率,回收包装。

3.6.4各部门对还有利用价值的物品要再利用,如复印纸,两面使用。

文具更换等。

(三)在装修中严禁使用淘汰产品的管理
1.目的:
淘汰产品:指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禁止使用的产品、物质及列入淘汰产品目录的与本公司业务有关的产品、物质。

在装修工程中不使用淘汰产品,以保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适用范围:
本公司承接的装饰装修工程项目原材料选用。

4.职责:
4.1工程部、办公室负责收集、识别国家有关法规及规定,并负责培训项目经理,使其了解哪些是禁止使用淘汰的落后产品。

4.2项目部负责制定作业流程,保证施工中不再使用禁止使用及淘汰的落后
产品作施工原材料。

4.3项目经理指导采购人员,识别禁止使用及淘汰的落后产品,对工程环境质量达标负责。

5.控制要求:
5.1工程部、办公室负责每年一次收集并识别国家有关法规,并根据本公司业务范围,列出相关的禁止使用及淘汰产品目录,并收集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及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相关产品及供应商资料,评价出合格供应商,提供给项目部,并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要求。

5.2项目部对原有作业指示中采用落后淘汰产品及禁止使用产品做为原材料的进行甄别,制定或修订作业流程,并对采购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施工中使用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3采购人员应掌握国家禁止使用及淘汰产品目录,采购时按有关要求索取有关材料检验报告及技术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认证证书等,保证采购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5.4项目经理对施工中原材料是否合格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并保证工程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5.5工程部不定期监督检查原材料购置及达标情况。

(四)机械加工作业环境保护管理
1.目的:
为在机械加工、维护、保养工作中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而制定。

2.范围:
本公司所有机械设备加工、维修、保养作业和作业场所。

3.职责与内容:
3.1机械加工中环境保护要求
3.1.1机械应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3.1.2产生粉尘量较多的作业(如打磨、切割、粉碎、混料等)应在指定场所或生产工厂进行,并应进行集气后排放,排放口粉尘浓度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如有超标需采取措施后实现达标排放。

装修现场少量产生粉尘的作业,应不与其它工序同时进行,作业者应佩带防护口罩。

3.1.3使用冷却液、润滑油、机油等化学品不应泄漏到地面,应尽可能采取措施回收再利用,特别注意不能使其在地面漫流。

擦拭机械设备产生的沾有化学品的棉布、纱、手套等应收集在指定的容器内(箱)按危险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

3.1.4可回收利用的如废铁屑、木屑、边角料、塑料、纸箱等包装物应分类存放,统一处理,以便回收再利用。

3.2机械维修、保养作业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3.2.1机械维修、保养作业中使用、添加或更换电解液、机油、润滑油、防锈水等化学品应防止泄漏到地面,产生的沾有化学品的固体废弃物应按危险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

废弃的零配件如无再利用价值,可分类存放按一般废弃物交回收商处理。

3.2.2设备维修中如产生废弃的蓄电池、水隔、油隔应先分类妥善存放,再按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回收公司或供应商回收。

如属一般废弃物可交垃圾回收商处理。

3.3噪声控制
3.3.1对于噪声超过85分贝的设备应予以登记;
3.3.2每月定期检查高噪声排放设备,并进行保养。

3.3.3对有问题的设备马上进行维修,对问题严重的设备上报工程部,请维修或更换。

(五)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管理
1.目的:
控制噪声排放,保证施工现场噪声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及地方相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工程施工现场
2.1凡使用本公司空压机、电钻、电锯、冲击钻、电锤、砂轮机、电刨、射钉枪、气钉枪、磨地板、切割机等电动工具的施工作业场所。

2.2使用锤子、斧子、凿子、铲子、刨子、锯子等非电动工具操作时产生噪声的场所。

2.3清拆工程、喷涂工程产生噪声的场所。

3.职责:
3.1现场安全员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3.2直接施工操作者,按作业指示进行操作。

3.3公司相关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工程部(施工方案编制人员)、人事部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监督作业指示落实。

4.控制要求:
4.1工程部、采购部杜绝采购国家规定已淘汰的高噪声机具设备,优先选用噪声排放量小的先进设备机具和先进技术。

4.2工程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专人专用专保管。

4.3严禁无上岗证人员借用、滥用,不适当使用上述排放噪声的机具设备。

5.作业要求:
5.1操作人员必须知晓所采用机具排放噪声的强度、声级及其适应使用的环境范围,使声级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2在噪声敏感区,如居民文教,以及集中区域操作时,采用隔声措施。

5.3在敏感区操作时,按当地政府要求操作时间,在居住区操作的,不在居民休息时间使用高噪声设备(如夜间、午休时),并尽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缩短噪声排放时间。

必要时,并闭门窗,减少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5.4在噪音排放量较大(允许范围内)、排放时间较长(相对)时,须按有关规定向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公告市民,然后实施。

5.5施工现场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5.6维修人员负责定期维修保养设备,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6.监测:
每年一次请有资质单位在建筑施工场界设点测量噪声排放状况,以使公司了解自身状况,加强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