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学案
高一语文组梁秀娟
教学目标
1、感悟《雨霖铃》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2、理解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一、情景导入
一首《望海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才飞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柳永,然而,考场接连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连于勾栏瓦舍,为歌女填词作曲,并与她们结下不解的情缘;但同时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以期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又不得不与佳人分离,浪迹江湖,致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接下来我们看他中年仕途失意时期的一首词《雨霖铃》。
二、介绍背景
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
《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这种风格的杰作。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之作。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三.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2、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诵词作,边读边思考:《雨霖铃》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离愁别绪,情人间的伤离别。
3、翻译句子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何与人说。
不难看出,词的上阕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对离人离别的过程,下阕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展示了“今宵酒醒处”和“此去经年”后的场景。
全词通过时空的延伸来展示他的离愁别绪:两人离别之时——(联想)今宵酒醒处——(想象)此去经年后。
四、赏析词
1、名句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明确:
2、提问:《雨霖铃》词自上片“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写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述自己今后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
明确;
3、名句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确: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
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
”(《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
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4、思考:《雨霖铃》描写了那些离别情景?
明确:
4、思考: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明确:
5、课堂小结:
(1)、一曲《雨霖铃》道破了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和那一腔离恨。
阵阵寒蝉,沉沉暮霭,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残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
(2)、柳永的一生是充满抑郁和失意的,一首《雨霖铃》道尽了仕途失意,落拓江湖,辞别情人,把酒浇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
此词不单写一对恋人的分离,而是柳永借助分离这个话题来深刻表达他人生的况味。
五、赏析柳词的风格特点
阅读讨论:东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学士院内)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俞文豹《吹剑录》问题:你认为从以上形象的评论中(选择的不同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可以看出柳永的词有何特点?
明确:1、具有轻柔凄恻的婉约美。
具体表现:
(1)、景物具有轻、柔、纤的特点。
(2)、情感具有阴柔美:悲恸的离别情怀,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婉缠绵。
(3)、意境具有婉约之美。
景为冷落的秋景,情为伤感的离别,状清秋之萧瑟,写别离之凄恻,情景交融。
2、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1)、“别”生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别赋》
(2)、“秋”伤情:“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
(3)、“酒”乱情:
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我们通过学习《望海潮》读出了青年柳永的情怀,在《雨霖铃》中我们体味了中年柳永复杂的人生滋味。
请你写一段《读你》,表达你对柳永情感或形象的认知,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