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14
(3)观察视野 间范围。
保持身体在固定位置,头部与眼睛转
动注视目标时,能依次注视到的水平面与铅垂面内的空
在铅垂面内,水平线下的视野大于水平面上的视野。
(4)正常视线
头部和两眼放松状态,水平视线下
25°~35°的视线。
15
图4-4 正常视线
16
图4-5 最佳的直接视 野
17
图4-6 最佳的眼动视野
a)仪表板的尺寸(mm)与分区: Ⅰ—最佳认读区,Ⅱ—一般认读区
b)不同区域的正确认读时间: 1—认读右半部,2—认读左半部
图4-26 显示装置布置区域及认读效果的示例
60
显示装置较多时,仪表板改为弧围或折弯形。
a)弧围形
b)折弯形
图4-27 弧围形、折弯形仪表板
61
③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顺时针方向布置。 ④按“功能分区”的原则布置。
32
四、人的听觉特性
(一)人耳的听觉范围
影响听觉的因素有声波的频率和强度。常用声压级(dB,分 贝)度量声波强度。听觉能感受的最弱、最强限值为听阈、痛阈。 成年人能感受的频率为20~20 000Hz;最敏感的是1000~ 3000Hz, 人们讲话的频率基本在此范围内。听觉能感受的频率和声压级范围见图4-15。 除个体差异外,影响听觉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年龄增大,对高频 声波的感受衰减。 图4-15 听觉的频率和声压级范围
67
2.听觉信号
①铃、蜂鸣器、哨笛、语言等听觉信号的即时性、警示性强; 尤其语言能传达复杂信息。 主要应用于报警、提示。 ②听觉信号侵扰无关人群,不宜持续提供。 ③听觉信号多需要人员守护管理。
68
声压级范围/dB (距装置2.5m处) 50~60 低音蜂鸣 器 60~70 高音蜂鸣 器 1~3in的 60~65 铃 4~10in的 铃 哨笛、汽 笛 65~90 90~110
→传出神经
→运动器官。
图4-1 人的感知响应过程与人机系统
7
二、视觉器官与视觉机制 1.视觉器官——眼睛的构造
图4-2 眼球的构造
前后依次为:①角膜;②前房;③虹膜;④晶状体;⑤玻璃体;⑥视网膜。 眼球壁从外向里依次为:①外膜;②中膜;③内膜,即视网膜。 眼球周围还有6块肌肉可使眼球转动。
8
2.视觉机制
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
工学院机械系
1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论 第二章 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 第三章 桌椅设计 第四章 显示装置 第五章 操纵装置 第六章 产品设计人机学的若干专题 第七章 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机学 第八章 室内设计与人机学 第九章 工作空间与工作岗位设计 第十章 人机工程CAD软件及应用简介 第十一章 人机学的其他专题及未来展望
① 易受冲击和振动的影响 占用面积小,常不需另设照明 ② 占用面积较大,要求照明条件
39
40
二、显示仪表设计的人机学因素
对比数字式仪表,刻度指针式仪表的人机学因素更加丰富。
(一)仪表刻度盘
1.仪表刻度盘的形

41
图4-17 刻度指针式仪表的形式 a)开窗式 b)半圆形 c)圆形 d)水平直线形 e)铅垂直线形 f)、g)、h)非整圆形
装置类型
主频率/Hz ≈200 400~1000 1200~800
50
图4-21 三级刻度线的宽度长度
51
表4-6 刻度线 长度与视距的关系
52
(四)有关仪表结构因素的举例
1.指针与盘面
指针形状应有鲜明的指向性。为避免读数误差,指针旋转 平面与刻度线盘面在同一平面上。
图4-22
指针造型的指向性示例
53
图4-23
指针旋转与刻度线在同一平面上的方案示例
54
56
视敏度=1/临界视角
规定照度下,视距L=5000mm,用白底黑环的“缺口圆环 视标”测试,所得视敏度称为视力。
23
图4-10
缺口圆环视标
图中 D=1.5mm,代入上式, 1.5=(α /3438)×5000,∴ α =1′。 其视敏度即人的 视力=1/α =1 。
25
(三)明暗适应
人眼从看亮物体到能看清暗物体的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为明适
21
(二)视角及视敏度
1.视角与视距
D为物体的尺寸, L为视距,α为视角,三者关系是:
D=(α /3438)L 。
上式中,视角α的单位是“分”: 1′=(1/60)°。
图4-9
视距与视角
22
2 .视敏度
临界视角
视敏度
眼睛对目标细节刚能区分状态下的视角。
临界视角(以分为单位)的倒数,即 (临界视角单位:分)
D == (L/350)~(L/110)
影响因素还有:光照强弱、字符与背景的明度色彩对比、认 读快慢要求等。
46
中等光照及通常条件下,D ≈L/250。
表4-5 仪表盘上 字符的高度与视距
47
(三)刻度及刻度线
1.刻度标值 只在长刻度线上标注整数,按左到右、从到下,顺时针方向递增。
a)适宜
b)不适宜
图4-19 适宜与不适宜的刻度标值示例
48
2.刻度间距
刻度太小,分辨困难;过大,则认读速度降低。 一般照明下,刻度对应的视角取 α =5′~11′。 刻度间距D与视距L应有关系:
D≈(L/700)~(L/300) 。
49
3.刻度线
短、中、长三级刻度线的宽度、长度示例见图4-22 、图4-23。
图4-20 三级长度的刻度线
18
图4-7 最佳的观察视野
19
(5)色觉视野(色视野): 白色最大,黄色、蓝色,红色依次递减,绿色视野最小。
图4-8 色视野
20
2.视区
按辨认清晰度和速度,分4个。
表4-2 不同视区的空间范围及辨认效果
中心视区很小,在水平和铅垂两个方向上都只有1.5°~3°。
要看清更大的范围靠目光的 “巡视”。
2. 盘面结构与字符数码的立位
字符与数码的上下朝向称为立位。 立位的选择与指针盘面的相对运动有关。
两种情况, 左图、右图, 哪个合理?
图4-24 刻度盘结构与字符数码的立位
58
三、显示仪表的布置
一般原则如下:
①所在平面与人的正常视线接近垂直。
59
图4-25 显示装置平面与视线尽量垂直
②布置应紧凑,按重要性和观视频度分别布置在合适的视区内。
图4-28 美国SAEJ209号标准推荐的仪表功能分区布置
62
⑤检查类、警戒类仪表的“零位”和辅助线。
图4-29 检查类仪表的零位选择和辅助线的应用
63
⑥显示与被显示对象有容易理解的一一对应关系。
图4-30
显示与被显示对象对应关系正确与否的示例
64
65
第三节 信号显示设计
一、信号显示的类型与特点
应。在反复且较大强度的明、暗适应中,易发生观察错误,使眼睛 疲劳甚至伤害。
图4-11 暗适应和明适应
26
(四)目光巡视特性(视觉运动特性)
27
①习惯方向 水平:左→右; 铅垂:上→下; 旋转:顺时针。 运动为跳跃如袋鼠、而非如蛇行。
②水平运动快于铅垂方向,且不易疲劳;
水平方向上尺寸与比例的估测较准确。 ③两眼同时注视一处,设计应依据双眼视野。 ④对不同区域的视觉感知快慢不同。
返回
37
视觉显示的优点:能传示数字、文字、图形图表、公式等复杂 信息,便于延时保留和储存,受环境干扰小。 听觉显示的优点:即时性警示性强,能向所有方向传示且不易 受到阻隔,但与环境间的相互干扰较大。 显示装置按形式可分为:仪表显示、信号显示(信号灯、听觉 信号、触觉信号)、荧光屏显示等。 显示仪表的常见类型有:刻度指针式仪表和数字式显示仪表。
可见光在电磁波频谱中只占很小的范围。
图4-3 电磁波频谱中的可见光
11
视网膜内壁上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功能互相不同。 人眼能“即时”看清的区域很小。 眼球转动依次看清较大范围叫目光的巡视。
3.视觉系统
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组成了视觉系统。
两眼视神经交叉交迭,分左、右两支到达大脑而使人获立体感。
信号显示有视觉、听觉、触觉信号3种类型。 各类型都可以是有源、或无源信号。
返回
表4-7 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有源和无源信号的示例
66
1.视觉信号
由稳光、或闪光的信号灯构成。 ①远距离信息显示常用,主要优点刺激持久、明确、醒 目;闪光信号灯刺激强度更高。 ②易于管理维护,便于自动控制。 ③缺点是不适于传达复杂信息。
2
第四章
显示装置
第1节 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
第2节 显示装置的类型、设计与布置
第3节 信号显示
第一节
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
一、感觉器官与感觉类型
1.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与感觉类型 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物理量在心理学中称为刺激。 视觉信息在外界刺激中比例最大,听觉次之,皮肤觉(温
度、触压、干湿)再次之。显示装置也有这几种刺激类型。
36
第二节 显示装置的类型、设计与布置
一、显示装置的类型与性能特点
显示是有目的的信息传递。 显示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将信息分配给合适的信息通道,使之顺利通过人机界面。 兼顾传递信息能产生情感或审美上的愉悦。 显示装置有:视觉、听觉、触觉显示装置。 视觉显示应用最广,听觉显示次之,触觉显示只用于辅 助显示。
33
(二)方向敏感性
图4-16 听觉方向敏感性(右耳)与频率的关系
34
(二)方向敏感性
两耳听觉的微小差异,使人辨别声音方向,称为“双耳效
应”。
频率越高,声波波长越短,辨别声音方向越容易。 右耳的方向敏感性与频率的关系见图4-16。
35
(三)遮蔽效应 一个声音(主体声)被另一个声音(遮蔽声)掩盖的现象, 称为遮蔽。 遮蔽的效应,与遮蔽声、主体声的相对频率和相对强度有关, 对听觉传达和语言通讯的设计关系甚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