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作业
绪论
1.给出IEA关于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定义。
2.简述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发展特点。
3.结合自己的专业认识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人体测量
1. 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是什么?
2. 人体尺寸测量分为哪两类?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3.什么叫百分位数?为什么在国家标准的人体主要尺寸(表2-3)中要标出百分位数?这样有什么实际意义?
4. 已知某地区17岁高中男生身高统计指标为:均值为166.05㎝,标准差SD=4.90㎝,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确定:
⑴某男生身高测量值为178㎝,该生身材在群体中所属位置指标(即百分位数)如何?该生为“高大”、“中等”或“矮小”身材?
⑵请按单限值设计法则、以90%的满意度给出适宜此学生群体使用的课桌、座椅的设计高度(注意修正值)。
人体运动与输出
1.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最高层,用方框图方式画出人体分级结构关系图。
2.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处理能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感觉特征包括哪些?试解释视觉的颜色对比和颜色常性两种现象。
4.视力、视敏度和视角三者是什么关系?
5.知觉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处理哪两类几种关系?知觉的特征表现有哪些?
6.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7.人们常说的气质和性格有何特征?人的气质类型有主要哪些?试解释其职业适应性。
8.解释注意在人的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9.在对车间工人进行疲劳程度调查时,应如何进行分组和设置问题?
显示器
(一)
1.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2.指针式仪表设计有哪些细部设计?归纳起来,在整个设计中所要考虑的人机学参数主要有哪些?
3.仪表盘总体布置原则是什么?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4.如何确定仪表盘的最佳认读区域?若视距L为1000mm,计算最佳视区(Ⅰ区)尺寸
5.某圆形仪表的刻度数为100,在观察距离为50cm时,试问其直径最小应为多少?若刻度数增加为300,观察距离仍为50cm,其直径又为多少?若刻度数不变(100),改变观察距离,其直径又如何变化?
6.试根据下面四种表盘与指针的不同情况,正确设计其标度数字(要求作图,标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自己定):
(1.)指针运动,表盘固定的圆形度盘
(2.)指针固定,表盘运动的圆形度盘
(3.)开窗式圆形度盘
(4.)指针运动的水平直线形度盘
(二)
1.试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特征以及两者间的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物理特性表现形式分别有哪些?
3.视野的定义如何?一般,人的视野为多少?
4.反应时间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简单反应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间?
5.试画出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并分析各环节的作用。
6.人体运动系统包括哪三部分? 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7.手和脚的运动各有什么特点?对操纵控制器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操纵控制装置
1. 巴恩斯的动作经济原则是什么?怎样把这些原则运
用于手工操作中?
2. 在设计操纵杆时,怎样运用表6所列数据?
3. 操纵控制器有几种编码形式?各有什么特点?试分
析图9所示控制器编码的特点。
4. 按键设计的人机学参数有哪些?具体设计中应如何
取舍?
5. 操纵控制与显示的运动相合性设计有哪些规律性?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1.人体在作业中的能耗量指标是什么,如何定义的?人体内如何实现供能?
2.试解释采用RMR的大小去表示人所承受的活动强度的合理性。
3.影响作业能耗量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4.对劳动强度进行分级有什么意义?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是依据何种指标进行分级的,请解释。
5.在对车间工人进行疲劳程度调查时,应如何进行分组和设置问题?
作业环境及其改进
1. 作业环境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对人体适宜的气温、湿度一般是什么范围?
答:作业环境根据它对人的影响,可分为最舒适的作业环境;舒适的作业环境;不舒适的作业环境;不能忍受的作业环境。
舒适温度应在21±3℃范围内。
当室温为21℃,相对湿度为40%时为最舒适状态。
室内的空气湿度ω(%)
和温度t(℃)的关系为:ω= 188 –7.2t
2.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控制噪声的危害?
答: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
1.)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爆发性耳聋。
2.)噪声对人生理的影响噪声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视觉器官均产生不良影响。
3.)噪声对人心理的影响噪声对人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起人的烦恼,如焦急、讨厌、生气等各种不愉快的情绪。
4.)噪声对语言通讯的影响
5.)噪声对作业能力的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在噪声的环境里,人们心情烦恼,工作容易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都直接影响作业能力与工作效率
噪声的控制措施有: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个人防护;音乐调节。
3. 某机械加工车间发出频率为400Hz,声压级为80dB的噪声,当人用200Hz的谈话声交谈时,其谈话效果会怎样?若说话人的频率降低至100Hz或升高至400Hz时,谈话效果会有何变化?
4. 良好的光环境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技术要素?
5. 色彩是如何形成的?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有哪些表色体系(或称色立体)用来表示色彩,以方便人们识别和挑选各种颜色?
6. 在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和象征作用?试举例说明。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与评价
1.人机系统总体设计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答:人机系统总体设计的一般程序为:
人机系统的目标建立与功能分析
人机功能分配
人员开发
界面设计
系统的评价和发展
2. 简述链图分析法。
连接分析(链图分析法)是指综合运用感知类型(视、听、触觉等)、使用频率、作用负荷和适应性,分析评价信息传递的方法。
连接分析涉及到人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对位置、排列方法和交往次数。
按连接的性质,人机系统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对应连接和逐次连接两种。
4.在人机系统设计中,如何考虑人、机的功能分配?在人机系统的设计错误中,哪些是功能分配错误?哪些是人的设计错误?
5.某轮机舱有A、B、C、D、E五种操纵器,从重要程度看,依次为A、B最重要,C次之,而D、E较不重要。
在航行操作过程中,操作频率的情况是:A=5,B=3,C=4,D=1,E=2,试按链值计算法分析操纵器如何布置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