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基础知识
东方苍龙之象: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
南方朱雀之象: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
西方白虎之象: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
北方玄武之象: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
• 天体测量仪器: 浑仪、简仪、仰仪、象限仪、地平经纬仪、赤道
– 其次是观天仪器的研制和管理。 – 三是修订历法,编算历书历谱并印制颁发。
主要成就
1. 赤道坐标系的使用
– 唯一性:坐标值不随时间、观测点位置变化。 – 古希腊使用黄道坐标系。
2. 太阳黑子和日食的记录
– 公元前140年就有对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比欧洲早了近千 年。对太阳黑子出现的时间、大小和位置有详细描述。
• 古代中国:
– 每年开始耕种时,“大火”(心宿二)在傍晚出现于东方。 在三千年前设置了“火正”职位,专门观测“大火”来确定 季节与时令。
– 二千多年前,用土圭定出了冬至与夏至,且最早测出了一年 365.25天。春秋、秦汉时期,又定出了春分、秋分以及其他 二十个节气。
天文学及其发展史
天文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它的 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
• 《宋史·天文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 年)“四月 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
主要成就
3.彗星、流星和陨星 –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前613年《春秋》,之 后多达31次。 – 战国时代已有彗星形态记载。 – 精彩的流星雨记载。
哈雷彗星
•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 《史记·六国表》载:“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 • 《汉书·五行志》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元
星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在我国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分,据《史记·天官书》 记载: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 天市垣。四象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每象各分 七段,称为“宿”,共计二十八宿。
• 东方苍龙之象: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 • 南方朱雀之象: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 • 西方白虎之象: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 • 北方玄武之象: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轴和天极 天球赤道(面) 天顶和天底 天球地平面(圈) 天球子午面(圈) 子午线和四方点 垂直圈和卯酉圈
P N
Q´
Z
E
M
q
q´Biblioteka WZ´Q S
P´
黄道和黄极 黄赤交角 二分(至)点
Q´
二分(至)圈 时圈
P
ε
π
s Υ
P´
ε
Q
π´
主要内容
• 天文学的产生 •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成就 • 西方天文学发展历史 • 地月系及其运动 • 太阳系及银河系简介
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戌北, 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 见西方,……锋炎再贯紫宫中。……南逝度犯大角、摄提。 至天市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 龙俱伏。”
古代天文学 近代天文学 现代天文学
主要内容
• 天文学的产生 •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成就 • 西方天文学发展历史 • 地月系及其运动 • 太阳系及银河系简介
古代天文学
• 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
– 宇宙说 – 星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 古代天文仪器及天文官史 – 主要成就
• 赤道坐标系 • 太阳黑子和日食 • 彗星、流星和陨星 • 新星和超新星
– 4000年前夏代仲康元年首次日食记录,至元朝末年已有650 次之多。
• 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 年)《汉书·五行志》: “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 居日中央。”
• 《后汉书·五行志》(公元188 年):“中平⋯⋯五年正月, 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 《宋史·天文志》(公元1131 年):“绍兴元年二月己卯, 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六年十月壬戍,日中有 黑子,如李大,至十一月丙寅始消。七年二月庚子,日中 有黑子,如李大,旬日始消。四月戊申,日中有黑子,至 五月乃消。”
天文学的产生
• 天文学: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探索 宇宙及其所包含的所有天体的本质,主要指天体 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分布、物理状态、化学组成、 运动和演化过程的自然科学。
• 天文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它是随 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
天文学的产生
• 对原始农牧民族来说,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昼 夜的交替成了天然的时间计量单位。
元 司天监 太史院;提点 司天 监 太史院史。259人
隋
太史曹 太史监;太史令
明
钦天监;太史令 监正。
41-23人
唐 太史局 浑天监 浑仪监 太史监 清 司天台;太史局令 浑天监 太 史监 司天台监。824人
钦天监;监正。 154人
天学机构的主要工作如下:
– 首先是天象的观测记录,内容有:
• 恒星位置的测定,并编制成星表或绘制为星图; • 日月食和掩星观测; • 行星在恒星背景下的视运动状况; • 异常天象的观测记录,包括彗星新星流星太阳黑子等。
• 农牧业生产活动还随寒来暑往,四季循环而变化。 •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出现不同的天象。 • 观察天象 确定季节、位置、方向
• 古埃及:天狼星与太阳一起升起后不久,尼罗河水就开始 泛滥。
• 古希腊:每年日影最短的一天之后五十天是最适合航海的 时候;昴星团在早晨掉进海里以后,暴风季节就要开始。
宇宙学说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 盖天说:
– 第一个阶段:天圆地方,假想天是个半球形的盖子盖住地面,人 住在地上,星星在天上;
– 第二个阶段:基本假定是天地平行,其间相距八万里。
• 浑天说:天地具有蛋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 • 宣夜说:东汉时提出,认为天是空而无质,无穷无极,日、
月、星辰浮于其中,或静或动,积气而成。
经纬仪、黄道经纬仪
• 时间测量仪器: 日晷、圭表、漏刻、沙漏
浑仪
简仪
纪限仪
地平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
象限仪
中国古代天文官史
朝代
部门、官员
朝代
部门、官员
秦 西汉
太史令 太史公、太史令
宋 司天监 太史局 天文院;司 天监 太史局令
辽
司天监;太史令
东汉
太史令
金
司天台;提点 司天监
魏晋南 北朝
太史局;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