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

《空气》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空气》,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分析
《空气》是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教学内容。

在这个单元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水和空气的特征,探究把食盐、白砂糖、沙子等几种物质放入水中发生的现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落实《课程标准》3.1低段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观察空气”,主要分为下列4个环节进行,因时间关系,不展开讲。

二、说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实验,喜欢观察科学事物,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课堂上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这些特点使学生对空气特征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是:知道空气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
有味道,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是: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者借助实验的方法观察并能够描述空气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是:知道空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空气无处不在,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比较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说教学和学法
教法主要是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实验法、对比实验法、演示法等。

学法主要采用“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球、环保塑料袋、烧杯、水槽、纸巾、水等实验器材。

七、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活动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2个步骤。

第一步是教师播放《小狐狸卖空气》的动画,并提出问题:是什么治好了狐狸和老奶奶的病?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回答出是新鲜的空气治好了老奶奶的病。

第二步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教室有空气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导入课题,提出今天研究的问题——空气。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小狐狸卖空气》的动画,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验探究“空气”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探究空气特征的活动中去。

第二个环节是实验观察,探究空气特征。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5个步骤。

第一步是做游戏:教师与学生一起用透明的环保塑料袋抓空气。

第二步是学生讨论:是什么东西让扁扁的塑料袋一下子鼓起来了呢?
第三步是学生发现是空气让塑料袋鼓起来的秘密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塑料袋中的空气是什么样的?能用哪些方法来观察空气?
第四步是学生分组观察空气,并记录观察结果。

第五步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放视频)利用我们的身体器官来感知空气,通过用鼻子“闻”发现空气没有气味,用舌头“尝”发现空气没有味道,用眼睛“看”发现空气没有颜色、看不见,用手“摸”摸不着等。

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发现记录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空气是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物质,但是它看不
见,摸不到,学生平时是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用做游戏的方式来研究空气,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的特征,在“做中学”学科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个环节是深入探究,认识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是组织学生开展吹气球的比赛。

(放视频)
第二步是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是用嘴吹出的空气使气球鼓起来的,发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第三步是教师演示:把气球捏成不同的形状,塑造出各种动物造型。

引导学生发现气球中的空气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吹气球的比赛,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又集中了,通过比赛学生很容易发现空气能够流动特点。

教师演示捏气球实验,生动的动物造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把课堂气氛推入到高潮。

第四个环节是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分组观察:一杯水、一杯空气。

观察比较后,总结出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是思考动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小狐狸的空气到了后来就卖不出去了?对学生开展保护空气的教育。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

展示红旗飘
飘、袅袅炊烟、轮胎打气,鱼儿水中游、飞翔的小鸟等生活现象,让学生感知到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步是老师表演小魔术。

教师表演:(1)把一小块干燥的卫生纸捏成一小团,塞进透明的烧杯底部,再将烧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水的水槽里,让学生猜一猜纸巾会不会被水打湿?实验后发现大多数学生猜错了。

(2)学生发现纸巾没有被打湿后,再将烧杯斜放在水槽里,让学生再次猜一猜纸巾会不会被水打湿?实验后又发现一些学生猜错了。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出纸巾打湿和没有打湿的原因。

第四步是布置家庭作业:学生课后做小实验。

把毛巾、海绵、砖头、浮石放在水里面,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设计一个家庭作业,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

八、说教学板书,如图所示。

九、说教学反思:
空气是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的物质。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联系生活实际,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用“小狐狸卖空气”动画进行教学导入,利用“环保塑料袋”做“捉空气”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塑料袋中的空气,很快地发现了空气的基本特征。

接着让学生们进行吹气球比赛,让他们体验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也很容易发现空气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形状。

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我还特意表演了一个小魔术,让他们感受到空气的神奇,课堂气氛此时已经达到了高潮,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

最后利
用PPT课件展示了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让学生知道了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课堂结束时,让他们再次观看动画,知道花草树木可以让空气更清新,从而增强他们的保护空气的环保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