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分析

对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分析

对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分析摘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己不再是获得廉价的原材料、产品的生产技术、销售市场的简单竞争往往是企业面对市场和客户建立的快速响应系统与供应链优劣的竞争。

以至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帮助企业认识第三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带给他们的益处分析中国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国内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思路 Abstract: In the modern economy, 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s no longer low-cost access to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 simple market petition, often in the face of the market and enterprise customers to establish rapid response system with superior supply chain Inferior petition. Logistic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corporate strategy has increasingly bee an integral strategic ponent. This article from third-party logistics start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helping enterprises to bee awar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as well as third-party logistics to bring them the benefits of China’s enterprises to develop third-party logistics, as well asthe status of e_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on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logistics建议. Key words: China; logistics; third-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二种利润源泉。

与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EDI 信息交换,也包括订货与自动补货、选择输工具,包装与贴标签、产品组配、进出口代理等。

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还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 1.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意义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门物流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与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及管理模式,也称为“合同物流”或“外协物流”。

由于这种物流活动的提供者是一个专门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它并不在供应链中占一席之地,反以第三方的身份服务于供应链,因此将其称为第三方物流。

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它利用专用物流设施和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为客户制定物流需求计划,为客户服务。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进程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是当今世界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是适应物流一体化趋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

根据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43 %的生产企业的销售需要第三方物流的支持。

而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为自己完成物流配送业务,不但能够打破传统的“厂家—批发—零售—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利用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降低经营成本,而且还能逐步建立起“厂家—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使消费者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可以说第三方物流能够与制造商实行有效的合作,为其提供适时的物流方案,仓储战略、库存战略、市场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实现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准确了解客户的订货周期、订货量、订货前置时间等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制造商、客户和专业物流企业的“三赢”。

2.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征(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的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因此, 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应、公司资源计划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应用。

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我国物流的面貌。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 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 自动化的效果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 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2000year.物流作业流程中, 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 发展水平低, 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 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 物流服务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 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 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 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同时, 网络内部的所有成员要有统一的服务标准, 只有网络成员的服务水平共同提高了, 才有网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 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 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自动跟踪控制、自动分拣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 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

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 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 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 即真正地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 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

20 世纪90 年代 , 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资源系统、公司资源计划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 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 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 安排物流活动。

因此, 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特色, 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第三章国外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验1、国外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于企业业务的外包(out-souring)。

企业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将一些业务承包给第三方企业去完成这就是企业的业务外包。

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接各个企业的外包物流业务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既承包供方物流、又承包需方物流的专业化物流一般以合同方式规定这种承包形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物流(Contractlogistics)。

在欧洲:“第三方物流”作为一项外包行业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物流领域许多著名的企业在中世纪都有踪迹其祖先提供组配、仓储、运输以及在几百个公国和侯爵领地之间的通关服务。

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欧洲的比重远远大于美国。

欧洲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服务范围广泛的大型物流企业。

二、从事传统物流的物流公司。

三、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四、大型国有机构加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欧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汽车制造厂家和家电生产厂家为主要顾客以制造业为中心而进行物流服务。

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以两位数速度持续发展。

冷战过后世界经济重心更加倾斜美国就成为绝对的霸主。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走在前列物流业在其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

很多企业更是瞄准了“第三方物流”利用其在信息通信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其物流行业以此占领更大的市场提供更优的服务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同时也促进其它行业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发展。

据美国咨询企业卡斯信息公司统计1992年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营业额为350亿美元。

占物流市场总营业额的2%-3%1996年已达到500亿美元增长到物流市场总额的5%~6%。

同时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

在日本;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如大荣、西友、伊藤洋华堂等都有自己的配送中心。

此外还有约160万个中小企业则靠社会化配送中心维持正常的运营如三菱商社的物流配送中心等。

“第三方物流”就是为中小企业配送服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几乎一切都是从头再来。

而物流业的发展对其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现在日本的物流业利用其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第三方物流”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

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

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