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
使学生能读 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 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 妙。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搜集整理一
些关于春的古诗句;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 【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 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 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 中得到
熏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或给学生的 朗诵配上音乐,还
可提供春的画面。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发现之美
1、(导语)春天,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春的景物充盈着跃动 的活力与
生命的灵气。 我们曾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 也为春那盎然的 生机所激动。春天
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 心旷神怡。古往今来, 有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
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你通过搜集,发现 了哪些关于春的古诗句,让我们一
起来分享吧。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朗诵佳句。 课件展示,图文结合,欣赏感受诗的意
境、春的神韵,为课文教 学做情感铺垫。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绝句》,韩愈的《初春小雨》 ,白居易 的
《钱塘湖春行》 、《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 ,志南的《绝句》 , 王安
石的《泊船瓜州》等等
2、(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 ,了解感知 作者是
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朱自清 ──生平经历、渊博知识、走遍世 界、作品
成就等等。意在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
重点内容课件作恰当展示。
二、诵读之美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 更要在诵读 中体会
其美感。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 前提;细
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 是朗读好的基础;以
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
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2、四人小组朗读交流:指正读音,互相间合作讨论朗读情感的 处理。
3、学生代表朗诵展示,配以音乐《秋日私语》 。
三、结构之美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 作者总写春天, 继而又分几个方面描绘, 最后
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 们上前去终,起
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颇巨匠心。
问:美文都有一个精美的结构,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你能发 现文章结
构的精美之处吗?
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讨论内容写在白纸上。 典型的观点
进行投影展示,转入全班讨论。
四、品味之美
五四文学巨匠之一、 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郁达 夫在《中
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 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一个诗 人,可是他的散文仍
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
要算他。 《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 永,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
醇厚的情致。
合作探究:
1、问题设计:
⑴ 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 或文中哪个
句子、哪个词语运用最妙?说说理由。
或这幅春景图中,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远有近,
有高有低,你能说说这样描绘景物的妙处吗?
(结合学生实情,可选择其一赏析。)
⑵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这方面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必要时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 生领
会。)
⑶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惜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爱春:热爱自然,赞美春天
2
、交流分享:
(读一读,读出情,品一品,品出味。)
五、 想象之美
想象是人类智慧的花朵。
美好的想象又需要借助生动精美的语言为它插上漂亮的羽翼, 在
读者头脑中腾飞,以便激起读者同样的想象,受到生命的启迪、人生 的感悟、美
的陶冶。
1
、 齐读一遍最后三节,有气势的,有感情的。
2
、 在《秋日私语》的音乐声中,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分钟: 你觉得春
天还象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3
、 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感受。
六、 积累之美
1
、把你认为精美的语句认真地摘录在积累本上。
2、继续搜集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 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进行
有感情地朗诵,准备《春之声》诗文朗诵会。 (也可准备朱自清先生 的其它散
文)
3、讲义:林斤澜的《春风》 。
第二课时
一、表演之美
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激发兴趣, 培养审美
情趣。
二、活动安排
1、选定一名活动主持人,活动过程由其筹备,教师适当指导。
2、小组推荐:每小组推荐准备充分、朗诵优秀者三名,参加比 赛。
3、评委确定:每小组推荐两名学生做评委,要求朗读基础好, 工作认
真,能做到客观公正。
4、评比标准:
仪态端庄大方(2分)
声音响亮、口齿清楚(2分)
普通话规范(2分)
抑扬顿挫、声请并茂(4分)
5、补充说明: 可自配音乐或辅以动作; 以小组累计得分高低取第一名、
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个人以得分高低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6
、 活动进行。
7
、 评议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