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综合指标.ppt
2、以相对数形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当计划任务以相对数的形式下达时,检查计划完成程度
就用相对数的形式检查。
实际完成程度(%)
公式:计划完成程度(%) = ————————————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其中:
实际完成程度(%)=
本期实际完成数 ————————
上期实际完成数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 —上本—期期—实计—际划—完任—成务—数数—
例如:某城市每万人拥有的零售商业网点数为10个/万人(正);
2020-6-7 或每个零售商业网点谢服谢阅务读于1000人/个(逆)。
13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五)动态相对指标
概念: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
计算方法:
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某指标值 基期同类指标值
指标特点: 是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计算结果用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作用: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比较同类 现象在不同单位的发展水平,用来说明生产水平、经济 效益或工作质量的差距;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种类: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众数
位置平均数
中位数
2020-6-7
谢谢阅读
25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算 术 平 均 数
(四)强度相对指标 (五)动态相对指标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020-6-7
谢谢阅读
9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特征或类型的统计指标。
计算方法
结构相对指标
各组或部分总量 总体总量
指标特点
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 总量的比重。所以,又称比重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 68.06 95.56
148.06 103.89
1、检查各月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计算结果见上表)
2、检查累计至二月份的产量计划完成程情况。
累计至二月份的计划完成程度 1225 1720 100% 54.54%
2020-6-7
谢谢阅读
5400
17
检查长期计 划完成程度
累计法:按各年完成任务的总和下达计划任务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全期累计实际完成 计划全期累计计划数
数
水平法:按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下达计划任务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末期实际达到的水 平 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 水平
2020-6-7
谢谢阅读
18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题2:假定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末一年产量应达到 50万吨,实际产量如下表,检查长期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 下 一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产量 44
45 22 24 11 12 12.5 13 13.5 12.5 12.5 13
解:计划末期实际产量: 13.5+12.5+12.5+13 = 51.5(万吨) 51.5
长期计划完成程度: ×100% = 103 % 50
解:
提高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
100 % 4% 104 % 100 .97% 100 % 3% 103 %
即:超额0.97%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任务。
2020-6-7
谢谢阅读
21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题4:假定某企业按计划规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一 年的水平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 3%,问降低产品成本的 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多少?
工作总量的综合指标。
2、作用
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 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020-6-7
谢谢阅读
4
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 量 指 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2、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
时期指标
计算公式:
x
=
∑xf ∑f
—— ①
公式中:“X” 代表各组变量值 “f ” 代表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或频数 “∑”为合计符号
2020-6-7
谢谢阅读
28
第四章 综合指标
(2)加权算术平均数: 适用于分组资料。
因为各组变量值出现次数的多少对平均数 的形成产生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将“f”称 为权数。权数即可以表现为“次数”的形式 ,也可以表现为“比重”的形式。
各组或各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之和,必须为1或100%
例如:对市场上销售的冷饮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查,抽查 2020-6-7 结果为,合格品的数谢量谢阅占读 全部抽查产品数量的85%。10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二)比例相对指标
概念: 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
间,数量的比例关系的统计指标。
计算方法:
检查计划执行的进度:计划期内某一段时间的 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全期的计划数进行对比。
2020-6-7
谢谢阅读
16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 题 1: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如下:单位(吨)
月份 一 二 三
合计
计划产量 1800 1800 1800 5400
实际产量 1225 1720 2665 5610
劳动量单位
四、总量指标统计的要求
1、计算总量指标必须对指标的含义、范围做严格的确定。
2、计算实物总量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020-6-73、计算总量指标要有统谢一谢的阅读计量单位
7
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二节 相 对 指 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表现形式 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用以 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
2020-6-7
谢谢阅读
2
第四章 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的含义、作用和种类 •相对指标的含义、种类和计算 •平均指标的含义、种类和计算 •变异指标的含义、作用和计算
2020-6-7
谢谢阅读
3
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 量 指 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或
比例相对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量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量
指标特点:
是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结果。一般用 百分比表示,也可用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例如:将全部工业按其生产产品的用途不同,分为轻工业
和重工业,某地区轻、重工业的产值之比为:1.2:1。
2020-6-7
谢谢阅读
11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三)比较相对指标
x xi 600 780 1050 1100 900 886(元)
n
5
2020-6-7
谢谢阅读
27
第四章 综合指标
(2)加权算术平均数: 适用于分组资料。
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平均数的大小不仅 受到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而且受到各个变量值出现 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需用下式计算其平均数:
本期实际完成数 ÷本期计划任务数
上期实际完成数 上期实际完成数
=
本期实际完成数 上期实际完成数
×
上期实际完成数 本期计划任务数
2020-6-7
谢谢阅=读 本期实际完成数
20
本期计划任务数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题3:假定某企业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应在基期的水平 上提高 3%,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 4%,问提高劳动生产 率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多少?
第四章 综合指标
(四)强度相对指标
概念:
是用来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
普遍程度的相对指标。
计算方法:
强度相对指标
某种现象总量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 现象总量指标
指标特点: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指 标数值的计量单位可以是无名数,如百分数、千分数,也可 以是有名数,如:吨公里、人/平方公里等。有正、逆指标之 分。
用“比重”权数计算算术平均数的公式为:
f 计算公式: x = ∑x
∑f
—— ②
2020-6-7
谢谢阅读
29
第四章 综合指标
A、根据单项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
例: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工人人数(人)
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
总体标志总量 算术平均数 = 总体单位总量
如:平均工资
工资总额 职工人数
用此公式计算算术平均数,必须注意分子与分母
之间存在的内在经济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
志值。
强度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区别:
某企业工人平均工资1200元/月;
2020-6-7 某城市每万人拥有的零售谢谢商阅业读 网点数为10个/万人
可以连续统计指标数值大小受时期长短制约
时点指标
不可以连续统计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2020-6-7
谢谢阅读
5
第四章 综合指标
通过下表:1、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2、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单位 名称 纺织局 化工局 机械局
合计
企业数 职工人数 固定资产增 工业增加值 (个) (人) 加额(万元) (万元)
√ 结构相对指标 √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2020-6-7
√ 强度相对指标谢谢阅读 √ 动态相对指标
15
第四章 综合指标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 基本公式: 计划完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