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19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满分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上。

答案写在答题卡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稽.首/无稽.之谈模.具/模.棱两可摒.弃/敛声屏.息B.干.练/天干.地支差.遣/差.强人意剽.悍/虚无缥.缈C.测量./量.入为出当.权/独当.一面契.约/锲.而不舍D.称.赞/称.心如意请帖./俯首帖.耳罢黜./相形见绌.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今年年初,中国股市首次实施熔断机制,引起了社会,中央政府要求证监会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2)自郎平执教以来,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水平突飞猛进,令关注女排的人们无不。

(3)虽然早已知晓杨绛的声名,我从未读过她的作品,没有关注过她的生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A.振荡刮目相看却/也 B.震荡侧目而视竟/更C.震荡刮目相看却/也 D.振荡侧目而视竟/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我国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不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总数也首次名列第一。

B.瑞士就给全体国民普发奖励工资的提案进行全民公投,76.9%的国民投了反对票,这一结果引起了各国人民的思考。

C.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4.下面文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

②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④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

⑤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现。

⑥这个发现或将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的时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5.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3分)(▲)A.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一)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

”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

”乃诏齐捕蒯通。

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

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

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

”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

”乃释通之罪。

(节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二)陈豨以.宾客盛,为周昌所疑。

高祖使案.其客,始反耳。

未必素有逆谋。

韩信处嫌疑之地,轻与一陈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情。

信以淮阴侯家居,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

上自出,关中虽虚,未能全无备,亦不可信也,论者却未及此……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

(节选自[清]冯班《〈史记〉会注考证》)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部署已定,待豨报.报:报告B.相国绐.信曰绐:欺骗C.秦之纲绝而维弛.弛:松懈D.高祖使案.其客案:追究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子可与.言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B.人言公之.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且.喜且怜之彼且.奚适也D.陈豨以.宾客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分)译文:▲(2)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3分)译文:▲(3)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

(3分)译文:▲9.冯班认为“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请说明选文(一)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韩信的“冤”。

(3分)答:▲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答郭监簿咏雪黄庭坚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

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

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1)简要分析首联是怎样“咏雪”的。

(4分)答:▲(2)结合诗句说说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3分)答:▲(3)有人认为诗中“疑”字用得佳妙,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

(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

(《庄子·逍遥游》)(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3)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5)▲,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7)细雨梦回鸡塞远,▲。

(李璟《浣溪沙》)(8)离愁渐远渐无穷,▲。

(欧阳修《踏莎行》)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采春乔忠延①冬季日短夜长。

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

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

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

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

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

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

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

伸出手,手冻得疼。

走几步路,脚冻得疼。

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

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

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

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

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

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

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

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④忽一日,地皮软了。

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

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

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

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

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

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

二月二,龙抬头。

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

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

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

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

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

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

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

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

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

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

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

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

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6期,有改动)12.“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人们为什么又觉得它“漫长”?写冬日“漫长”有什么作用?(6分)答:▲13.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下列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分)(1)好啊,春来了!答:▲(2)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答:▲14.散文的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第④节的语言特色。

(4分)答:▲15.“采春”一词极具形象性,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内涵。

(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