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兴港国际企业中心一标段
土方开挖截桩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2016年3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 工程概况.................................................................................................. - 1 -
2.2 工程地质.................................................................................................. - 1 -
三、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3)
1 主要机具:.................................................................................................. - 3 -
2 作业条件..................................................................................................... -
3 -
四、施工工艺 (4)
1 工艺流程:.................................................................................................. - 4 -
五、质量标准 (5)
六、注意事项 (5)
七、安全措施 (5)
八、环境保护措施 (6)
一、编制依据
1、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兴港国际企业中心施工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兴港国际企业中心一标段工程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程西路和郑港一路交叉口东南侧,框剪结构,包括1#-5#楼,其中1#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7246.32平方米,CFG桩总计763根,桩顶设计标高为-11.37m,2#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8109.28平方米,CFG桩总计407根,桩顶设计标高为-11.27m,3#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8232.36平方米,CFG桩总计392根,桩顶设计标高为-11.27m,4#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0469.98平方米。
CFG桩总计502根,桩顶设计标高为-11.47m,5#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8036.79平方米. CFG桩总计392根,桩顶设计标高为-11.27m。
2.2 工程地质
第1层:杂填土Q4ml
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石块及砖块,混有一定量粉砂,性质不均。
场地西侧分布较多。
第2层:粉土Q4al
黄褐色,稍湿,中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少量白色菌丝、植物根系及姜石,粒径约1~2cm。
偶见蜗牛壳碎片。
该层分布比较稳定。
第3层粉土Q4al
黄褐色,稍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含少量蜗牛壳碎片及钙质结核,黏粒含量较高。
局部夹有薄层粉砂,褐黄色,稍湿,稍密,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砂质不均匀。
该层分布比较稳定。
第4层:粉土夹粉质黏土Q4al
粉土:黄褐色,稍湿、密实,摇振反应中等,含少量蜗牛壳碎片及钙质结核。
局部夹有薄层粉质黏土。
粉质黏土:褐红色,硬塑,发育有黑色铁锰质斑点,含少量钙质结核。
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地内该层普遍分布。
第5层:粉质黏土Q4al
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钙质结核(粒径0.5~2.0cm,含量约5%)及黑色铁锰质斑点。
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地内该层分布比较稳定。
第6层:粉质黏土Q4al
褐黄色,硬塑。
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成份为石英和长石,见少量云母碎片,颗粒级配一般。
场地内该层分布比较稳定。
第7-1层细砂Q4al
褐黄色,密实,饱和,颗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暗色矿物。
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
第7-2层粉质黏土Q4al
褐黄色,硬塑,含较多钙质结核(粒径2.0~4.0cm,含量约10~20%,局部胶结成层)及黑丝铁锰质氧化物锈斑,局部夹有薄层粉砂。
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地内该层分布比较稳定。
第8层粉质黏土Q3al
褐黄色,硬塑,含较多钙质结核(粒径2.0~4.0cm,含量20%~30%,局部富集)及黑色铁锰质侵染,局部夹有薄层粉砂。
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第9层黏土Q3al
褐红色,硬塑,含钙质结核(粒径1.0~3.0cm,含量15%~25%,局部富集)及黑色铁锰质侵染,局部夹有薄层粉砂。
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该层分布比较稳定。
该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透,最大揭露厚度为10.8m。
三、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 主要机具:
1.1 挖土机械有:小型挖掘机、自卸汽车等。
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等。
2 作业条件
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
处理完毕。
2.2 桩基施工完毕并检验合格。
2.3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
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验手续。
2.4 夜间施工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
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
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6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运行起伏
等情况加以确定。
2.7 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四、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确定桩位挖掘机开挖人工开挖、清理截桩头人工清理、整平
1.1确定桩位:首先将基槽内的现有土方清运出基槽,将槽底整平,根据桩的位置在基槽内用白灰撒出每根桩的位置,确定不同开挖高度的桩位置。
1.2机械开挖:考虑实际情况,桩间净距为1.1米,桩间土的开挖采用一台小型挖掘自东向西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合运出施工现场。
开挖时沿两排桩的中心线开挖,每边留250mm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1.3人工配合:在挖掘机开挖的同时,用人工进行配合,将离桩较近的土方用人工清理,将槽底预留的100mm机械无法开挖的土方人工挖出,并随时运走。
1.4开挖时应避免机械调整方向时压桩头,人工配合随时挖除桩间剩余的约100 mm 厚土层及桩周边黏结的土层。
抄平确认土面标高修至桩顶设计标高。
积水坑和电梯井坑范围内桩土面标高修至相应坑底设计标高。
1.5确认人工截桩高度位置,采用手动切割机交圈切缝后再用3根钢钎间隔120°,沿径向契入桩体,直至上部桩体断开,桩顶采用小钎修平。
在电梯井部位的桩顶标高低于其
他的桩标高。
破除的桩头应随时运出。
1.6 人工清理、整平:土方开挖完毕,用人工将多余的土方清出,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随时抄平,清理至设计标高,等相关单位验槽。
五、质量标准
基槽允许偏差项目:
(1)表面标高-50mm 用水准仪检查
(2)长度宽度允许偏差+200,-50mm 用钢卷尺检查
六、注意事项
1. 机械开挖时注意不得碰撞CFG桩,不得超挖。
2. 清理时,不得碰撞定位桩、标准水准点、轴线引桩,应经常测量校核其平面位置,
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3. 因剔桩造成桩顶开裂、断裂,按桩基砼接茬规定,断面凿毛,刷素水泥浆后用高一级别的砼填补并振捣密实。
七、安全措施
1. 土方开挖前应有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安全教育,向工人进行详细交底,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作有针对性的质量和安全教育。
2. 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且履行签认手续。
3. 每日施工前,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教育。
4. 所有施工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的主要方针。
严格按照安全交底及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5. 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对机手要坚持持证上岗,并每天对机械的关
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事故发生。
6. 现场照明电源及水源配备齐全,夜间照明用的碘钨灯采取加罩措施。
7. 沿基坑周围设立围挡,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围观。
8.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酒后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八、环境保护措施
1、所有外运杂土车辆均需覆盖,不得沿路抛撒。
2、运土路线及施工场地大门口设专人清扫。
3、夜间施工尽量减少噪音,严禁车辆、机械不间断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