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楼桩间土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山西一建集团十五分公司临汾新十中项目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工期要求
四、施工准备
五、操作工艺
六、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七、注意事项
八、安全措施
九、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106-2003)
9)《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临汾十中南侧,滨河东路东侧,结构形式为二十八层剪力墙结构。
地下室为两层,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砼浇板基础。
地基拟采用CFG桩复合基础进行处理。
本工程场地内无湿陷性黄土,不属于湿陷性黄土场地,根据勘察单位的勘察报告。
本工程建设场地地下水位深度~米,标高~米,属于潜水。
现阶段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基础底设计标高为绝对高程,根据桩位平面图开挖尺寸每边外扩1米。
基坑开挖面积平方米,开挖深度米, CFG桩根数为1260根。
需挖桩间土及破桩头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桩间土开挖和桩头破除,清运。
三、工期要求
进度计划安排,6号楼计划开挖时间2月17日—2月24日;7号楼2月27日—3月6日。
即6、7号楼桩基础CFG桩已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完成,工期进度安排:桩间土开挖,破桩头,坑底清理,每栋楼施工工期为8天。
四、施工准备
1 主要机具:
测量工具:经纬仪、水准仪、塔尺、50m卷尺、墨斗、
挖土机械: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载机、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线绳、白灰等放线材料。
2.人员配备:技术负责:蔡家军;
控制质量人:张建国;
安全负责人:刘东生;
资料员:穆永娜;
测量放线:杨超、王振、呼兴兴
依据实际情况配备普工10人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桩间土。
3 作业条件: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桩基施工完毕并检验合格。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验手续。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五、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找准桩位人工配合挖桩间土、破桩头
找准桩位:首先将基槽内的现有土方清运出基槽,将槽底整平,根据桩的位置图在基槽内用白灰撒出每根桩的位置,。
机械开挖:考虑实际情况,桩间净距为米,桩间土的开挖采用一台挖掘机(要求翻斗宽度不大于500mm)自东向西,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开挖,挖出的土方、桩头用汽车运输到建设单位现场指定的弃土地点,运土距离约1000米。
开挖时沿两排桩的中心线开挖,桩边及基底面留250mm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原土及机械碰撞桩身。
土方开挖完毕,用人工将多余的土方清出,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随时抄平,清理至设计标高,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相关人员验槽。
六、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基槽允许偏差质量标准:
(1)表面标高 +0,-50mm 用水准仪检查。
(2)长度宽度允许偏差+200mm -50mm用钢卷尺检查。
(3)表面平整度20mm用水准仪检查。
2、质量保证措施:
(1)在施工中严格执行ISO9002(GBT9002)系列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用全员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2)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组织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向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
(3)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序质量检查,坚持在班组操作工程中的质量跟踪检查,对班组操作工程中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4)测量人员负责对测量仪器的使用,管理,是施工测量仪器的量程、偏移、误差、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
(5)正式开挖前,应对基坑放线,确定开挖轴线尺寸。
用白灰线区分标高不同的区域,施工中若破坏白灰线应及时补上。
机械施工时,设专人指挥,应有专人用水准仪跟随抄平,由此控制区域标高。
(6)经常检查复核坑底标高,固定桩、点,并循环测量各桩点标高,是否达到闭合。
无有被碰撞有误,应及时复核准确。
(7)容易出现偏移,错挖或超挖的部位,跟踪指导,随时检查开挖位置及标高。
(8)切实做好本次桩间土开挖分项施工,确保开挖技术指标达到图纸设计要求。
七、注意事项
1. 机械开挖时注意不得碰撞CFG桩,不得超挖。
2. 清理时,不得碰撞定位桩、标准水准点、轴线引桩,应经常测量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3. 清理时,同时注意观测基坑周围护壁和其他设施。
4. 出现断桩及桩破坏,应立即进行与桩体材料、配合比相同的混合料进行修复。
5. 基槽开挖完毕,应在基坑四角及中间预留积水坑,并预备足够的水泵,防止雨水浸泡基槽。
6.对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钢卷尺必须进行使用前的检校。
八、安全措施
1. 土方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向工人进行详细交底,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做有针对性的质量和安全教育。
2. 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且履行签字手续。
3. 每日施工前,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教育。
4. 所有施工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的主要方针。
严格按照安全交底及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5. 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持证上岗,并每天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事故发生。
6. 现场照明电源及水源配备齐全,夜间照明用的碘钨灯采取加罩措施。
7. 沿基坑周围设立围挡,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围观。
8.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在高处向下投仍物料。
9. 严禁酒后操作机械,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10.禁止随意拆除、挪动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消防器材及电器设备等。
九、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1)健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资料及教育培训工作制度;
2)施工现场应备排水设施,避免场地积水,影响施工工期。
3)做好防火、防盗、文明施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4)树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5)施工现场临时水、电要有专人管理,不得长流水,长明灯。
6)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
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奖罚制度。
2、环境保护措施
1)按时开工,按时停工,减少夜间施工的噪音污染;
2)施工中小心操作,避免机械不必要的碰撞,造成额外的噪音污染。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防止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4)施工现场危险化学品(化学品、油品等)要妥善使用与保存,以免遗漏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