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中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
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附送:
中学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资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为落实沙教委发﹝201X﹞19号文件精神,根据重庆市32中学的实际,创建特色学校,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重庆市三十二中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张连英副组长:李强、池鸿滨成员:程其莲、何开容、张彬、曾维明、牟松、陈学宏、韩雯娟、彭长胜、郑富明、粱泽华、罗广林、陈燕
一、指导思想方案的制定以党的17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立足点,并体现三十二中“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二、总体目标:建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的校园群体文化。
三、建设方案:
(一)精神文化建设
1、校园建筑物的命名:a区综合楼、食堂、b区综合楼、教学楼;雕塑;(办公室)
2、校园相关场所及道路的命名:运动场、花园、各功能室及道路;(办公室)
3、文化橱窗建设:对校园文化橱窗的内容、更换时间、责任单位等作制度化的要求;(办公室)
4、校园“植物牌”的制作:对校园内的木本及草本植物制作“植物牌”,对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等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做成牌,挂在树上。
(教务处)
5、有关校园节日及庆祝活动:继续搞好具有我校特色的科研节(教科室、教务处)、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师生元旦文艺汇演(德育处)、教师春游、教职工篝火晚会,教职工演讲比赛(工会)、师生绘画书法展览及等现有的文化活动,努力开发新的文化活动,如教师普通话比赛(教务处)、教师体育项目比赛、师生摄影展(工会、德育处)、学生科技制作展(教科室、教务处)等;
6、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提高素质的各种文化社团;(团委)
7、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充实相关内容。
(德育处)
8、建立校史荣誉室(办公室、总务处)
(二)、物质文化建设:
1、 a、b区的大门及区域:绿化、文字、雕塑、浮雕、灯饰、水景等;(办公室)
2、建筑物及百米起点和启智楼外墙体:口号、标语、绘画、浮雕、绿化等(办公室)
3、楼道门厅:学生绘画、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相关制度、塑像及有意义的宣传画(德育处)
4、校园雕塑: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雕塑、名人雕塑、景观雕塑(办公室)
5、校园绿化:有特色的绿化如桂花树绿化带、黄果兰绿化带、玉兰树绿化带等(总务处)
6、办公室文化建设(办公室)
(三)、行为文化建设
1、礼仪:师生的着装、发型、见面用语等要求(德育处)
2、集会:师生集会时的行为要求(办公室、德育处)
3、自习:自习时的行为要求(教务处)
4、就餐:就餐时的行为要求(德育处)
5、寝室:寝室生活的行为要求(德育处)
6、上课:师生上课时的行为要求(教务处)
(四)、制度文化建设(办公室及相关处室)加强建设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
1、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和规定
2、检查、补充、修改和清理原有的规章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3、建立建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4、努力营造科学的制度文化环境,学校的重大决策和实施,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四、方案实施3到5年根据学校综合楼和塑胶操场修建完成的情况逐步完成。
五、方案实施阶段:1阶段: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
2阶段:向全校教职工宣传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改。
(10年3月—4月)3阶段:行政会、教代会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审议通过。
(10年4月)4阶段:向全校教职工宣传审议通过的方案,并征求方案中各项细则的内容或设计方案。
(10年4月)5阶段:对敲定的方案落实责任人,进行实施。
(201X年---201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