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知识梳理
《五人墓碑记》文言文知识梳理
独五人之 皦皦
(“皦皦”通“皎皎”,明亮的样 子。 亦曷 故哉? 这里指声名显赫。) (“曷”通“何”,为什么,疑问代词。)
3、古今异义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
用。 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也
(判断句)
• 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 (“安……哉?” 古汉语中表示反问的常用句
郡式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状语后置)
激昂大义
(被动句)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定语后置)
• 不能容于远近
(被动句)
• 斯固百世之遇也
(判断句)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状语后置)
7、句子翻译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明,表明;形作动。大,重大意义,形容词作 名词)
5、一词多义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动,发难)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慨叹)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发送)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 ⑦ ) • ①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⑦)判处,判罪 • 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 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阻挡,抵挡) • ④北邀当国者相见 。请于当道(执掌,主持) • 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 ⑥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适合,合宜) • ⑦犯法当死(应当) • ⑧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 ⑨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此) • 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定、一定)
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敛赀财以送其行 其辱人贱行
之: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四海之大 佯狂不知所之者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品行,德行) (上路,行程)
(行为)
(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代五人)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代周顺昌) (定语后置的标志) (到)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目的连词,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凭借……的身份)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相当于而,表修饰)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焉:
(因为)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
去今之墓而葬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代词,他们) (语气词,无实义)
• 6、文言句式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
• ⑦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 ⑧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具备)
• ⑨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得意)
①稍微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 ① ) • 65、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量) •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年少) • ③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小) • ④吾常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视)
《五人墓碑记》
文言知识梳理
1、注音
蓼(liǎ )洲 湮(oyān)没 抶(chì) 詈(lì)之 暴(pù)与
逆阉(yān) 皦(jiǎo) 溷(hùn)藩 逡(qūn)巡 户牖( yǒu)
旌(jīng ) 缇骑( tíjì) 傫(lěi )然 投缳(huán) 冏(jiǒ一月尔 (“止”通“只”,仅,不过,副词 “有”通“又”。)
4、词类活用
以旌其所为
(表扬,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修墓,名词作动词)
其疾病而死
(患病,名作动。)
缇骑按剑而前
(走上前,名作动。)
抶而仆之
(使……倒下,动词作使动词)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木匣子装,用棺材收敛, 名词作动词)
今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老:老死,形容词作动词)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使……屈身,使……折服。使动用法)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即远近的百姓,形容词作名词)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奴隶那样,当做奴仆。) 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古义:,党羽,亲信,名词; 今义:指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
非公共的 (3)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4)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名词; 今义:色彩
(5)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非常,两词连用,不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极。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古义:头颅。 今义:多指一个团体的领导
8、写作手法的运用
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五人的高尚的品行和五人之死的
重大意义。共有四组: A、激于义而死――死后曒曒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 (光明磊落,不同寻常) B、生于编伍之间――激昂大义 大阉之乱,缙绅易志 (为义而死,高风亮节) C、周公荣于身后 五人姓名列于大堤 高官显爵 辱人贱行 (五人之死意义重大,高官显爵,为人不耻) D、令五人保其首领老于户牖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突出五人荣于身后,众人敬仰)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 ⑨ )
• 20、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得到,获得, 与“失”相对)
•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 ③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 ④此言得之(对、合适)
⑨融洽
•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
• ⑥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