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创优资料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创优资料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创优资料一、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的结构类别和范围1、结构类型(1)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工程及其附属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2)钢结构工程,包括钢结构构件制作、钢结构安装工程,防腐、防火涂装质量和钢结构工程附属的其他专业结构工程;(3)砌体结构工程,包括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多孔砖砌体结构或其他具备评审条件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4)上述评审范围结构工程附属的地下结构防水工程、回填土工程和隔墙、围护结构、填充墙砌体工程及其他与结构工程质量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等。

2、申报长城杯相应奖项的范围和规模(1)、住宅建筑工程a、单位住宅工程建筑面积在5000m2以上(金质长城杯住宅工程,应在8000 m2以上);b、群体住宅工程,建筑面积在50000 m2以上,其中:多层住宅在5栋以上;高层住宅在3栋以上;c、住宅小区工程,建筑面积在100000 m2以上(含配套工程)。

(2)、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在8000 m2以上;(3)、古建筑重建工程(不含仿古建筑),建筑面积在1000 m2以上。

(4)、工业建筑工程(含单层、多层工业厂房、变电、油、汽站,仓储等工程),建筑面积在15000 m2以上(不含生产设备安装);(5)、其他未列入评审范围和规模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建筑工程或构筑物,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符合国家墙体改革和节能政策、质量水平高,社会效益好者,可由市建筑评委会决定评审。

3、建筑结构长城杯评审的规定之二(1)、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评审由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组织进行,评审主要按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BDJ/T01-69-2003)进行;(2)、每项创长城杯评审的结构工程进行二次检查,实行评审过程淘汰制:第一次检查不合格,不进行第二次检查,两次检查均合格,由质量协会向北京市建委推荐进行最终的评审,目前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分金杯和银杯,其中金杯占长城杯总数的30%。

(3)、结构长城杯评价方法按规范要求进行,对质量评价表的说明,表中“精”是推荐金杯的标准;“良”是推荐银杯的标准;“一般”不推荐长城杯评审,其中带“★”的子项,必须评价为“精”,综合评价。

4、下列工程不列入评审范围(1)、本市行政区域以外施工的建筑工程;(2)、原有建筑物扩建、改建的工程;(3)、未竣工验收或验收备案手续不齐备的工程;(4)、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外墙、室内顶板等进行抹灰的工程。

室内潮湿环境墙面使用非耐水材料的建筑装修工程;(5)、使用国家、市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产品卫生器具的工程和对环境有毒害污染的工程;(6)、上年度以前申报被评审落选的工程;(7)、竣工后被隐蔽的工程和保密工程;(8)、在申报或评审过程因施工质量问题有投诉、举报的工程。

二、评审长城杯的基本方法1、评审办法一是通过初评小组组织初评检查推荐,二是市建筑评委会评审表决。

初评检查是评审工作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符合评审范围和申报条件的建筑结构工程,必须按照建设管理程序的合法审批程序。

并有结构工程质量目标和管理与技术保证措施,于开工前或地基基础完工前向市建筑长城杯工程评审办公室申报。

2、建筑结构长城杯初评检查方法(1)、依据评选办法规定,市建筑评委会对每项结构工程随施工进度,组织初评检查两次(规模大、结构类型和技术特别复杂的结构工程可增加一次);(2)、第一次,多层结构工程初步检查地基基础、地下室到地上三层以内的结构(高层结构工程可到地上五层以内);(3)、第二次,多层结构工程初评检查地上三层以上至结构封顶以下主体结构工程(高层建筑工程可从地上五层至结构封顶);(4)、初评的结构工程质量应以施工、监理单位自检合格为前提,初评小组对已完的分部分项结构质量均视为施工单位已自检合格,自检不合格的工程不予初评。

正在施工的现场管理和工艺操作应符合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5)、对申报的结构工程提出必须有质量计划目标及其为实现目标采取的质量保证与控措施,要建立与工程规模和专业技术特点相适应的组织及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和实行有效的过程控制。

三、建筑结构长城杯检查程序1、汇报约15分钟,采用文字和口头相结合的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工程的总体设计概况(可以参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建筑、结构、专业图表的内容),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工程目前的施工作业情况,应附两张典型的平面图;(2)、结构施工阶段采取的管理及技术措施:主要施工流水段的划分,针对钢筋、模板、混凝土一些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的管理措施,如样板引路、奖罚制度。

2、看现场约45分钟,现场准备好安全帽、手电筒。

(1)、混凝土搅拌站:布局是否合理,砼配合比的控制,重点查计量,现场的材料计量须采用重量比,特别是水和外加剂的控制。

(2)、模板堆放区:查看模板的设计构造、清理、安全堆放情况。

(3)、钢筋加工区:查看钢筋加工工艺、设备,对钢筋半成品实测实量。

(4)、标养室:计量器具应有贴合格标识,查看温、湿度计的指示刻度是否准确,现场不得出现万能试块,即没有编号或部位的试块,但可以有备用试块。

(5)、工程实体:地下室、首层必看,中间查2-3层,其中地下一层顶板至关重要,查看砼浇筑质量、截面尺寸、地面标高、门窗洞口、墙顶裂缝等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模板的质量。

(6)、施工作业面:主要查看钢筋的绑扎质量。

3、内业资料约45分钟,分组分类查看。

4、讲评约1-1.5小时,每个检查人员对所标查的情况向项目部人员进行讲评。

5、表态发言约15分钟,主要是施工单位、监理、业主方领导进行表态。

6、结论检查组人员内部进行讨论,对检查结果作评价,检查结果不公布。

说明:长城杯第二次检查人员同第一次检查人员一般不同,但检查程序基本一样。

不同之处是,在进行汇报时,应将第一次的整改情况进行说明,也应打印成文字材料,项目部在整改过程中重点是将第一次检查的不合格项一定要整改完毕,证明我们的管理在持续改进。

四、施工现场的检查要求1、钢筋工程(加工、制作、安装);2、模板工程(加工、制作、安装);3、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成品保护);4、钢筋、模板加工区和材料堆放区的布置;5、安全文明施工。

五、资料的检查要求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组织设计的检查要求:(3)、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标准1)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如工期、质量要求;2)是否满足经济效益要求,力求投入少,产出多,成本低,效益好;3)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的措施应有针对性,客观性,与客观物质条件相适应;如圆形建筑物的外防护脚手架应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4)体现项目部技术管理水平的先进性,尽量利用目前建筑业的先进行技术及施工工艺;5)有利于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如搅拌机防止扬尘、降低噪声的措施。

总的来说,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用10个字概况:合理、可行、安全、经济、先进。

此外还应注意施工组织设计的严肃性,文字上尽量少出现用词、用字错误,排版及装订应规范。

(4)、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与修改1)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按公司程序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完成后,由项目经理向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交底,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分清责任,上下级及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对于规模大、难度高的工程应进行多次讨论才能定稿。

2)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现场施工保持一致,需要修改时增加修改页。

(5)、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1)封面2)封面后的第一页要求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3)封面后的第二页要求增加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4)目录5)具体编制的内容2、施工组织设计具体编制内容共八项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主要管理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施工总平面图(1)、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1.2图纸:填写具体的图纸类别、编号、出图日期;1.3主要规范:必须是现行有效的规范,尽量是单行本;1.4主要标准:应包括材料、设备安装标准;1.5主要图集;1.6主要法规:包括图家及工程所在地地方法规,如预防碱集料反应、见证取样的规定;1.7其他:包括企业标准、地勘报告、建设部10项新技术等。

(2)、工程概况尽量表格化,分总体(包括资金来源、结算方式)、建筑、结构、专业进行描述,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还应附有地下室及标准层的平面图、剖面图。

(3)、施工部署1)组织机构设置:编制项目施工组织系统图,系统图中项目见图示:各岗位的2确总承包的范围、甲方分包范围、自行分包项目,以及某些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采购范围,有无甲方供料。

3)施工部署原则(核心内容):主要是项目经理的指导思想,如质量求生存的原则、满足合同的原则、满足施工工艺的原则、以科学管理为先导的原则。

4)还应有其他如工程目标、工艺部署、资源部署、施工进度计划、各专业的组织协调方式等内容。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一般性准备工作;2)监视和测量装置配置:列表编制;3)技术工作计划: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应有具体的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试验计划具体见施工试验方案,遵循见证取样的规定,见证取样必须均匀分布;样板项与样板间计划,各个工序的样板应出现在施工的最初阶段,明确具体样板位置;4)新技术推广计划:具体按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内容进行编制,从大项至小项详细说明,尽量列表表示,具体有项目、名称、数量、负责人、论文等内容。

4.2生产准备:如临时用水、用电、临设、道路、围墙等准备。

(5)、主要施工方法5.1流水段划分:包括划分原则、布置图。

5.2大型机械设备的选择:如塔吊、室外电梯、物料提升等设备的选择。

5.3主要施工方法: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等,该项内容一定要注重宏观性,只对特殊的做法及要求进行简要描述,没必要写具体的操作过程,还应在该项内容中界定本工程的特殊及关键过程,并对特殊及关键过程控制进行说明。

(6)、主要管理措施:如工期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等。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而且该目标必须进行分解。

(8)、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应分阶段,基础、主体、装修三个阶段,临时水、电及消防布置可综合在三个施工阶段的布置中;2)平面图的图幅应为A3纸,图中应有图签、比例,并标注各类设施的布设尺寸;3)红线及围墙以外的环境情况也应标识清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构筑物如水塔、高压线等位置更应明确;4)基础施工阶段平面图中应标明护坡桩、边槽线、塔身定位等图符。

3、施工方案编制要求(1)、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计划进行编制;(2)、以分项工程为准线进行编制:如钢筋施工方案、模板施工方案,该计算的需进行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