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修订教学计划的论证报告我校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94年,我们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己任,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已建立以“宽基础、活模块”为核心的适应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先后与京津唐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用工关系,解决了企业紧缺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缺口问题,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技术骨干,深受社会的欢迎。
多年来在省市职业学校师生计算机技能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
一、原教学计划局限性
1、事业规模
学校从19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迄今已连续开办该专业16年。
目前,学校共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共6个班200多名学生。
2、教师队伍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8人,都已经取得各类高级职业资格。
3、装备设施
拥有计算机专用教室6个,有教学用计算机270台,计算机组装维修、网络系统集成教学实训室1间,附属各种网络设备、软件等,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和相关专业课教学需要。
二、修订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初、中级应用型和专业技能型人才。
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宗旨,本专业开办后,我们始终与地方经济组织及企业保持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组织及企业在专业开发与建设中的作用,使学校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能始终紧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搏。
同时,从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材和
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制定并不断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使本专业能够稳定、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调查研究,认真论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骨干专业加以重点建设。
近几年来,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岗位群等,与过去比有了较大的变化。
通过到企业调研,我们觉得: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无法满足为企业服务及教学改革的需要,本着提升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满足企业需求的思想修订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三、立足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在社会需求和计算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对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在结构、比例、衔接等方面精心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夯实基础和专业技能为基点,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与时俱进,充实教学内容
采用部颁和省颁的通用教学大纲,但少数课程无统一的教学大纲,我们则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教学时数制订。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如删减教材中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网络应用、CorelDraw、I11ustrator、3DMax动画设计、动画前期设定、后期剪辑特效、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搭建等内容,充分满足学生就业岗位技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