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 《琥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琥珀比较陌生,通过出示图片令学生有直观印象,教学时让学生朗读、讨论理解琥珀的形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 1.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2.课外延伸,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珍贵”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有一篇文章叫——《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旁的词,发现了什么?都是提“王”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二)预读检索,初步感知 1.交流预读单(相关题目) (1)那么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欣赏图片) (2)这篇课文围绕“琥珀”,都写了哪些内容? (3)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出示图片:这就是文中那块琥珀,大家看看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3.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 师: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能是——(想象) 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不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理解“推测”) 你认为作者的证据是什么?(那块琥珀的样子) 请同学们齐读琥珀的样子。 过渡:琥珀的样子是科学家真实所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了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就是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三)研读贯通,交流感悟。 1.小组研读,合作共学。科学家就是根据看见的这些真实的事物,想象了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那作者是如何根据那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请同学们小组研读。 研读要求:(1)把“真实”的部分(琥珀的样子)和前边“想象”的部分联系起来读,在“想象”部分找出与“真实”对应的句子批画下来。(2)用“根据____,推测____”或者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等关联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2.交流。 3.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作者写的都是有根据的,是科学的推测。这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科学性) 4.现代科普作家、文学翻译家顾均正先生说:科学小品文是科学与艺术化合成的结晶体。 请同学们再默读故事,找出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并说明原因。随机指导朗读。 这样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富有文学色彩。(文学性) (四)情感迁移 1.《琥珀》一文为什么会被放在“生命”这一单元里,请同学们阅读“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快乐的……,获得了永恒”。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比较一下,在时间的长河里,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都成了过眼烟云,而这两只小虫却留了下来,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所以这块琥珀很珍贵,很有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经济效益……是的,它们的生命虽然在那一瞬间终止了,但生命的价值却获得了永恒。 2.那么由这块琥珀你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示?(名言或是事例) 这说明,死和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寿命的长短能衡量的。比如说: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有限的生命里,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的雷锋;5.12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谭千秋老师等等,虽然他们的生命在那一刻定格,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在那一瞬间获得了永恒。 3.老师这里有几句名言想送给大家。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蒙田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生命苦短,但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五)课外延伸 1.同学们,这一块罕见的琥珀现在就放在博物馆里,你能运用优美的语言,按一定顺序,结合你对生命的理解,为这块琥珀写一份解说词吗? 2.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是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读物,一共有十五个有趣的故事,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本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活泼的科普著作集。柏吉尔以拟人、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描述了天体运行的关键、,揭示自然界乃至宇宙的奥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他的著作。 板书: 琥 珀 科学小品文 科学性 文学性 推测 形成 (那块琥珀)→(详细情形) ↓ (真实) (想象) 发现 ↓ 价值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反驳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遇见了一位富翁和他的夫人,出于礼貌,马克·吐温恭维富翁的夫人道:“夫人,你真漂亮!” 没想到富翁的夫人瞥了一眼马克·吐温,傲慢地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头脑非常机敏、言辞一向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答道:“没关系,您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那位夫人听后,虽满脸怒气,但又无言以对。旁边的富翁见夫人受窘,马上就忍不住了,他打量了一下马克·吐温,见他穿着破旧,不修边幅,就嘲弄说:“唉!你这副样子和毛驴能差多远?”马克·吐温目测了一下富翁和他之间的距离便说道:“没多远,大概有两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傲慢:________。 ②无言以对:________。 (2)写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机敏——________ 犀利——________ 嘲弄——________ (3)辨词归类。 心痛 漂亮 恭维 遗憾 傲慢 机敏 凶恶 打量 ①褒义词:________ ②贬义词:________ ③中性词:________ (4)马克·吐温真不愧为讽刺作家,仅仅两句平常话,就战败了富翁及他的夫人,他的绝妙回答中,第一句是说给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句是回答________的,意思是说________。 【答案】 (1)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2)有名;机智;锋利;嘲讽 (3)漂亮,机敏;傲慢,凶恶;心痛,恭维,遗憾,打量 (4)富翁夫人;我说你漂亮是在说假话;富翁;我和你这头毛驴的距离只有两尺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著名:有名,出名。机敏:机警敏锐,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犀利: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嘲弄:嘲讽;捉弄。 (3)词语按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词义带有赞扬、喜爱、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词义带有憎恨、厌恶、否定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贬义词。有的词不表示褒贬,是中性词。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①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②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2)有名、机智、锋利、嘲讽 (3)①漂亮,机敏②傲慢,凶恶③心痛,恭维,遗憾,打量 (4)富翁夫人、我说你漂亮是在说假话、富翁、我和你这头毛驴的距离只有两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会给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课外阅读。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给下列划线字注意。 提防________ 捕杀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生机勃勃(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________。 第2自然段: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 (4)请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你认为狼为什么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答案】 (1)dī ;bǔ (2)得意扬扬 ;其乐融融 (3)写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写凯巴伯森林在成了鹿的王国后,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 ;写狼和森林、鹿的关系 (4)本文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后来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但是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从而揭示了狼和森林、鹿的关系。 (5)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解析】【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提,是多音字,提dī防;捕bǔ,声母是b,不读p。(2)从给出的词语“生机勃勃”来看,是ABCC式结构,如:得意扬扬、其乐融融。(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第1自然段:写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第2自然段:写凯巴伯森林在成了鹿的王国后,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第3自然段: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