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121 古诗词三首3课型:古诗词4教学目标5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6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7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910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教学准备: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162、多媒体课件17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1819第一课时20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2122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2324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教学过程:一、导入2627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31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33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362.检查自学。
37①指读全诗。
(正音)38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39(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40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4142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45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6(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47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48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49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503.背诵全诗。
51四、扩展52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53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5455五、布置作业56熟背《独坐敬亭山》。
57板书设计:58独坐敬亭山59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606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2第二课时望洞庭6364教学目标65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6667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68诗所描绘的景色。
69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70教学过程71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7273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74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如: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如:7576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
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中有君山,山上77有诸多名胜。
如: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78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79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80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景象?8182(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83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84854、师送一组词,课件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86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875、引出课题88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89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90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91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92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93二、精读会意941、自读全诗,明要求。
95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96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97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98(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99(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多媒体出示))100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101102你理解得真不错。
103(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104(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105显得非常和谐。
)106(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107108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109师问: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110111(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112拭过的铜镜。
)师问: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113114(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说: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115116湖光/ 秋月/ 两相和,117潭面/ 无风/ 镜未磨。
118(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多媒体出示)119(遥望:远望。
)120师说: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121122(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123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124125(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126师问: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127(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128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129(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学生读好这两句诗。
130131遥望/ 洞庭/ 山水色,132白银/ 盘里/ 一青螺。
133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134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135词来说一说。
136(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137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138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139140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
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141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142143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144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145四、作业:1461、用钢笔描红。
147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148149望洞庭150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51152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153第三课时154忆江南155教学目标:156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57158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159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60161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162教学难点:163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164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65教学过程:166一、古诗导入:167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
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
168诗的字数很整齐。
169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1、自读"预习"。
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170171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172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173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174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175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176177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178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179180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
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181火还要红艳。
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
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五、总结升华182183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84185(江南美景大自然)186板书设计:187日出江花红胜火188能不忆江南?189春来江水绿如蓝六、课堂作业1901911、朗读1922、背诵1931942 桂林山水195课型:讲读课文196教学目标197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198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199理解、表达能力。
200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01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02德育目标:通过学文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203情趣。
教学重点204205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06207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208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209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210教具准备211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212213教学过程:214第一课时(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215216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217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218(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219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220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221222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223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224(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225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