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桩基础+筏板基础中桩偏位的处理方法构想

关于桩基础+筏板基础中桩偏位的处理方法构想

关于15#桩偏位的处理方法构想
我司在XX#楼桩基施工中,15#桩偏位较大,往南面偏1.4米,往东面偏0.46米,导致上部剪力墙构件有一端无法落在15#桩上。

我司提出采用钢筋加强带转化受力节点的方法处理,由于没有原始的结构计算数据,构想仅供参考,一切以结构验算为准。

采用此方法的缘由如下:
1、本工程采用的是桩基+筏板的基础形式,结构受力体系一般为上部荷载通过剪力墙构件传递到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再传递到桩基础,桩基础与筏板共同受力。

2、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在常规设计条件下,桩间土仍承担上部荷载,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超孔隙水压力产生,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和桩间土承担上部荷载,且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桩和桩间土承但上部荷载比例保持不变。

在建筑物完工时可分但小于上部总荷载的26%。

3、本钢筋加强带因为为15#桩偏位,导致现桩位不在上部构件剪力墙下,故进行钢筋补强,采用1400*900*5000的加强钢筋带,本钢筋加强带放置于原筏板钢筋的面筋与底筋之间,剪力墙构件的竖向钢筋放置在加强带的底筋上,以6#桩和15#桩作为钢筋加强带的支座,使得上部剪力墙构件的荷载能大部分传递到钢筋加强带上,再传递到现有的15#桩与6#桩上,与筏板一同承担荷载。

广西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李伟宁
2018、10、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