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宋徽宗书法——瘦金体
笔画瘦细而有弹性、 字形一般呈长形、 张弛有度、有秀美雅 致、舒畅洒脱的感觉, 通篇法度严谨、一丝 不苟。
祝枝山
祝允明草书
பைடு நூலகம்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
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
法度有余、文雅严谨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
1、秦汉: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特点: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2、宋元入画 3、明中叶以后,篆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 是重“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 清风,书韵自高。
• 米芾
• 用笔丰肥豪 健,宽绰疏 朗,字态奇 逸超迈
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 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 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 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3、书法艺术的发展
①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秦绎山刻石(小篆)
东汉《曹全碑》(隶书) 结字讲究、雄健、体势挺秀 给人以疏阔大度之感的独特 字体
朝代 时代风貌 书法名家 魏晋南 社会危机及 王羲之 北朝 文具的改进 隋唐 盛世气象 张旭、怀素
艺术特色 虚玄灵动 狂放不羁
颜真卿、柳公权 注重规范法度
追求个性忽 社会生活 宋四家、赵佶 宋代 略法度 丰富多样 社会平民化、 祝枝山、文徵明 强调个性化 明代 世俗化
“ 飘 若 浮 云 、 矫 若 惊 龙 ”
《 兰 亭 序 》
东晋王羲 之 “书圣” 《兰亭序》 “天下第 一行书”
兰亭
唐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局 部 .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神 采 飞 动 , 笔 势 雄 奇 , 姿 态 横 生 , 得 自 然 之 妙
颜 真 “ 卿
天 下 第 二 行 书 ”
《 祭 侄 文 稿 》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4、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①甲骨文 ②小篆 ③隶书 ④楷书 A、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
C
)
5、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 )
D
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②一个特立独行的 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 时期的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6、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D
)
A、宋代重文轻武,出现一批著名书法家;B、市民阶层兴 起,社会生活丰富,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C、推崇魏晋 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D、国家 一统,注重规范法度
2、印章中的篆字又似一“京”字。
传说:仓颉造字
新时器时代:陶 器上的符号
商朝:甲骨文
商周:铭文(金 文、籀文)
春秋战国:一字多形 秦:统一文字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成熟的 文字)、金文(籀文) 4、春秋战国:文字混乱(一字多形) 5、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
练习:
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 舞阳刻符、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达是 ( )
B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 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
C、已经全部识读;
D、具有相通性,起加强各地联系作用。 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
A
)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
3、书法艺术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
B
)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 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 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③西方书法艺术传播到中国起了推 动作用 ④东方审美情趣喜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 润来抒情达意,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土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怀
素《千金帖》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 姓钱,字藏真,零陵 (今湖南长沙)人。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 临池,采蕉叶练字, 秃笔成冢,经禅之馀, 从事艺文,喜好草书。 好饮酒,酒酣与发, 於寺壁裹墙,衣裳器 具,无不书之,与张 旭合称“颠张狂素”。 史称“草圣”。
《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
苏 东 坡 仅 存 的 一 幅 行 草 作 品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舞动的北京”
1、印章、红色与诚信 :红色的
东方之光将燃起所有人心中的 圣火;篆刻、书法象征文化中 国。
3、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迎 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4、会徽下部是以中国书法写成的 富于古意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 伯数字2008。以毛笔撰写英文 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
小结:
1、汉字的起源
图画
象形字
符号化
汉字
2、演变脉络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结论: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汉字字 形逐步 规范化 、 稳定化 的过程。
二、书艺历程
1、中国古代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和条 件: 汉字、知识群体的形成、笔墨纸张等 文具的改进。
2、书艺历程
自发阶段 魏晋 实用性 自觉阶段 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