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防治快捷指南

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防治快捷指南

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防治快捷指南
执笔:徐建国
专家组:吴新民于布为罗爱伦田玉科薛张纲黄宇光王国林俞卫锋王英伟
一、PONV的不良影响
1. PONV 导致病人程度不等的不适,是手术病人满意度低的重要原因。

2. PONV 使术后不能口服药物和无法进食,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平
衡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是延长病人住院时间
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

二、PONV的危险因素
1.
2.
3. 病人因素
(1)女性
(2)非吸烟
(3)有PONV 史
(4)晕动病史者
(5)青年发病率高于成年和老年人,3 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麻醉因素
(1)卤族吸入麻醉药、氧化亚氮等吸入麻醉药,增加PONV 发生率。

(2)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增加PONV 发生率。

(3)全麻较区域阻滞麻醉发生率高。

区域阻滞PONV 主要发生在伴有低血压或缺氧的病人。

(4)丙泊酚维持麻醉减低PONV 发生率。

(5)术中给高浓度氧、容量充足有助于减低PONV 发生率。

手术因素
(1)手术时间越长,PONV 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 3 小时以上的手术。

(2)涉及包括迷走神经在内的颅神经手术、胃肠手术,PONV 发生率增高。

三、PONV的评估
1
以VAS 评分或相应的语意法表达(1~4 分为轻度,5~6 分为中度,7~10 分为重度)。

四、PONV的发生机制
1.
2. 呕吐中枢位于第四脑室腹侧面极后区(area postrema)。

化学触发带和孤束核上方,位于血脑屏障内,接受位于血脑屏障外的化学触发带(CTZ)和来自颅神经(特别是迷走神经、前庭神经、视神经、听神经)的刺激。

CTZ 包括了5-HT3,5-HT4,阿片受体,胆碱能受体,多巴胺受体,大麻受体等多种受体。

五、去除PONV基础病因
1.
2.
3. 适当术前禁食(不少于 6 h)
对消化道梗阻患者术前插入粗口径胃管单次抽吸或持续引流
对术中胃膨胀患者应在手术结束前放入大口径胃管一次性抽吸,抽吸后拔除胃管以减少胃管刺激和返流。

六、PONV的预防和治疗
1.
2.
3.
4.
5. 对于高危病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预防PONV
1)使用丙泊酚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
2)选用短效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
3)术中足量补液,避免脑缺氧缺血
4)术后使用非甾体类药物镇痛。

糖皮质激素、氟哌利多和5-HT3受体抑制药是防治PONV 最有效的三种一线药物。

抗胆碱药物阿托品,东莨菪碱,盐酸戊乙奎醚对PONV 预防也有一定作用。

临床标准剂量的甲氧氯普胺治疗PONV 作用较差
氯丙嗪因可导致困倦和低血压仅用于顽固性PONV 且用量应小(5-10
2
mg/次)。

6.
7.
8.
9. 无论是预防或治疗,不同作用机制的PONV 药物合用,作用相加而副
作用不相加,联合用药的防治作用均优于单一用药。

预防用药应考虑
药物起效和持续作用时间,一般应于手术结束前给予静脉负荷量,以
后再持续或依据作用时间间断给药。

第一线防治药物
1)甲强龙20-40mg/日,或氢化考的松50-100mg/日,或地塞米松
2.5-5mg。

地塞米松起效较慢,应在术前给予。

2)氟哌利多1-2.5mg/日。

3)昂丹司琼4mg,4 次/日或格拉司琼2mg,2 次/日或阿扎司琼10mg,
1 次/日。

4)对无PONV 危险因素的患者,不需要预防用药。

5)对低、中危患者可选用上述第一线防治药物中一或两种药物预防。

对高危患者可用二至三种药物组合预防。

如预防无效应加用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

第二线药物,用于第一线药物有禁忌症或预防无效时作为治疗应用。

应用时应注意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的权衡。

1) 甲氧氯普胺10-20mg,2 次/日,作用效果与剂量相关,但40-50mg/
日的有效剂量不仅在老人和小儿,即在成人也易导致锥体外系统
症状。

2) 东莨菪碱透皮贴剂需在手术前或手术结束前4h 给予,作用持续
72h。

3) 氯丙嗪,用量5-10mg/次。

其抗恶心呕吐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
管扩张、血压下降和深度镇静,昏睡。

第三线药物
1) 帕洛诺司琼,为5-HT3受体拮抗药,半衰期长达40 h,主要用于
迟发性或持续性呕吐。

2) 阿瑞匹坦,为P 物质抑制药,对顽固性PONV 也有一定治疗作
用。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