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分析 形态理论

技术分析 形态理论

形态理论
一、形态理论概述 二、价格移动的规律和两 种形态类型 三、反转突破形态 多重顶底形、 多重顶底形、头肩形和 圆弧形 四、持续整理形态 三角形态、矩形形态、 三角形态、矩形形态、旗 形和楔形 喇叭形、菱形和V 五、喇叭形、菱形和V形反转
形态理论
一、形态理论概述 1.分析对象 众多K线所组成的上下波动的曲线( 分析对象: 1.分析对象:众多K线所组成的上下波动的曲线(价格 所走过的轨迹)。 所走过的轨迹)。 2.分析目的 分析目的: 2.分析目的:分析和挖掘出曲线所体现出来的某些多 方和空方之间力量的对比结果, 方和空方之间力量的对比结果,发现价格正在进行的行 动方向,进而指导我们的投资行动。 动方向,进而指导我们的投资行动。 3.分析方法 基于K线理论和切线理论的方法, 分析方法: 3.分析方法:基于K线理论和切线理论的方法,对各种 价格曲线的形态进行综合的分析整理, 价格曲线的形态进行综合的分析整理,总结出具有代表 性的形态,预测股票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 性的形态,预测股票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
形态理论
反转突破形态是形态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 判断反转突破形态需注意的几点: 判断反转突破形态需注意的几点: 1.股价原先必须确有趋势存在 股价原先必须确有趋势存在。 1.股价原先必须确有趋势存在。 2.某一条重要的支撑线或压力线的被突破 某一条重要的支撑线或压力线的被突破, 2.某一条重要的支撑线或压力线的被突破,是反转 突破形态形成的重要依据。——寻找打破平衡点。 突破形态形成的重要依据。 寻找打破平衡点。 寻找打破平衡点 3.某个形态形成的时间越长 规模越大, 某个形态形成的时间越长, 3.某个形态形成的时间越长,规模越大,则反转后 带来的市场波动也越大。 带来的市场波动也越大。 4.交易量是向上突破的重要参考因素 交易量是向上突破的重要参考因素; 4.交易量是向上突破的重要参考因素;向下突破 交易量可能作用不大。 时,交易量可能作用不大。 反转形态研究的三个方面: 反转形态研究的三个方面: 1.形态的形成 2.形态的确认 3.形态高度和测算功能 1.形态的形成 2.形态的确认 3.形态高度和测算功能
形态理论
(三)圆弧形态 当价格在平衡位置波动的幅度比较小, 当价格在平衡位置波动的幅度比较小,没有形成前面 几种反转组合形态所需要的几次大的“起伏” 几种反转组合形态所需要的几次大的“起伏”,持续的 时间比较长,就可能出现圆弧形。 时间比较长,就可能出现圆弧形。 1.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将价格在一段时间的顶部高点用折线连起来, 将价格在一段时间的顶部高点用折线连起来,每个局 部的高点都考虑到,将得到一条类似于圆弧的弧线, 部的高点都考虑到,将得到一条类似于圆弧的弧线,盖 在价格之上(圆弧顶); 在价格之上(圆弧顶); 或将每个局部的低点连在一起也能得到一条弧线, 或将每个局部的低点连在一起也能得到一条弧线,托 在价格之上(圆弧底)。 在价格之上(圆弧底)。 圆弧形态在实际中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 圆弧形态在实际中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 将是绝好的机会,其反转的深度和高度是不可测的。 将是绝好的机会,其反转的深度和高度是不可测的。形 成圆弧形所花的时间越长,今后反转的力度越大。 成圆弧形所花的时间越长,今后反转的力度越大。
形态理论
2.圆弧形态的突破: 2.圆弧形态的突破: 圆弧形态的突破 圆弧形态被突破的判断较为困难, 圆弧形态被突破的判断较为困难,没有近期可 供判断的支撑线或压力线。以下提供几种参考方法: 供判断的支撑线或压力线。以下提供几种参考方法: 圆弧到最后的边缘,往往要形成平台。 ①圆弧到最后的边缘,往往要形成平台。“平台被突 可以成为判断标准之一。 破”,可以成为判断标准之一。 圆弧的顶部(或底部)有一个向下回落( ②圆弧的顶部(或底部)有一个向下回落(或向上反 的标志,这个低点(或高点) 弹)的标志,这个低点(或高点)的价位被突破可 作为判断的标志之一。 作为判断的标志之一。 圆弧形成最初时的价位被突破。 ③圆弧形成最初时的价位被突破。 突破后巨大的成交量也是突破的标志之一。 ④突破后巨大的成交量也是突破的标志之一。 圆弧一旦被突破,其上升(下降) 圆弧一旦被突破,其上升(下降)的空间是无 法估量的,上升(或下降)的过程往往是垂直式。 法估量的,上升(或下降)的过程往往是垂直式。
压力线
A
C
支撑线
B
形态理论
从图中可以看到: 从图中可以看到: 对称三角形有两条聚拢的直线:上面的向下倾斜, 对称三角形有两条聚拢的直线:上面的向下倾斜, 起压力作用;下面的向上倾斜,起支撑作用。 起压力作用;下面的向上倾斜,起支撑作用。 压力和支撑都是逐步加强,没有哪方更占优势。 压力和支撑都是逐步加强,没有哪方更占优势。 B.对称三角形形态的突破 B.对称三角形形态的突破 一般来说,突破上下两条直线的包围, ①一般来说,突破上下两条直线的包围,继续沿 原既定方向的时间要尽量早些, 原既定方向的时间要尽量早些,越靠近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的各种功能越不明显 三角形的各种功能越不明显, (C点),三角形的各种功能越不明显,对进行买卖操 作的指导意义越不明显。 作的指导意义越不明显。 突破时间的预测:一般在三角形横向宽度1/2 1/2— ②突破时间的预测:一般在三角形横向宽度1/2 —3/4的某个区域,价格未来可能要突破并保持原有的 3/4的某个区域 3/4的某个区域, 运动趋势。 运动趋势。
形态理论
(二)头肩顶和头肩底 头肩型是实际价格形态中出现得最多的形态, 头肩型是实际价格形态中出现得最多的形态,是最著名和最 可靠的反转突破形态。 可靠的反转突破形态。 图形特征:要出现三个顶( ),即三个局部高点 即三个局部高点( 图形特征:要出现三个顶(底),即三个局部高点(低 )。中间的高点 低点)比另外两个都高( 中间的高点( 点)。中间的高点(低点)比另外两个都高(低)。 C L A E G
形态理论
反转突破形态——多重顶底型、头肩型和圆弧形 多重顶底型、 三、反转突破形态 多重顶底型 双重顶和双重底( 头和W (一)双重顶和双重底(M头和W底) NhomakorabeaA
颈线
C E B D
A
B 颈线
C
形态理论
1.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未突破压力线(AC),价格向下:形成A点和C ),价格向下 ① 未突破压力线(AC),价格向下:形成A点和C 点的双顶( )。——形成平衡状态。 形成平衡状态。 点的双顶(M头)。 形成平衡状态 头形成后的两种可能: ②M头形成后的两种可能: 若未通过B点的支撑位置,将演变成持续形态。 若未通过B点的支撑位置,将演变成持续形态。 若突破B点的支撑位置继续向下, 若突破B点的支撑位置继续向下,才是真正意义 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 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 2.双重顶 双重顶( 中的颈线——形态的确认 2.双重顶(底)中的颈线 形态的确认 颈线: 颈线:与趋势线相对应的轨道线或支撑线 突破颈线——反转突破形态形成 突破颈线 反转突破形态形成
形态理论
2.价格波动的两种基本形态类型 2.价格波动的两种基本形态类型 根据平衡打破之后,价格变动的方向的不同, 根据平衡打破之后,价格变动的方向的不同,将价 格曲线的形态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格曲线的形态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A.反转突破形态 A.反转突破形态 形态所在的平衡被打破以后,价格的波动方向与平 形态所在的平衡被打破以后, 衡之前的价格趋势方向相反。 衡之前的价格趋势方向相反。 B.持续整理形态 B.持续整理形态 形态所在的平衡被打破以后, 形态所在的平衡被打破以后,价格的波动方向与平 衡之前的价格趋势方向相同。 衡之前的价格趋势方向相同。 其基本图形都是价格处在平衡状态下的“模样” 同:其基本图形都是价格处在平衡状态下的“模样”,价 格的波动呈现“横向”运动。 格的波动呈现“横向”运动。 持续整理形态所花费的时间较少, 异:持续整理形态所花费的时间较少,仅仅是事先就有 的价格运动趋势方向的暂时休止。 的价格运动趋势方向的暂时休止。
J颈线 颈线 J颈线 颈线
B
D F
形态理论
1.头肩形形成过程: 1.头肩形形成过程: 头肩形形成过程 直线L 是两条明显的支撑线: 直线L和J是两条明显的支撑线: 点和D点突破L 说明上升的势头受阻; C点和D点突破L:说明上升的势头受阻; 点和F点之间对J线的突破则是趋势的转向。 在E点和F点之间对J线的突破则是趋势的转向。 2.头肩形中的颈线 头肩形中的颈线: 2.头肩形中的颈线: 图中连接两个“低谷”的直线J 图中连接两个“低谷”的直线J:实际上是一条支 撑线。 撑线。 头肩形中颈线的画出,需要两个“低谷” 头肩形中颈线的画出,需要两个“低谷”,由于 两个“低谷”有多样性, 两个“低谷”有多样性,进而画出的颈线也可能出现 多 样性:颈线很可能是倾斜的,方向可以向上; 样性:颈线很可能是倾斜的,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 向下。 向下。
形态理论
3.头肩型的形态高度与测算功能: 3.头肩型的形态高度与测算功能: 头肩型的形态高度与测算功能 形态高度:从顶( 到颈线的距离。 形态高度:从顶(底)到颈线的距离。 测算功能:从突破点算起,价格至少要跌到( 测算功能:从突破点算起,价格至少要跌到(涨 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 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 4.对颈线的反扑 对颈线的反扑——逃命的时机 4.对颈线的反扑 逃命的时机 价格的回转会受到颈线的控制, 价格的回转会受到颈线的控制,故反扑到颈线 是逃命的机会。(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相互转化关系) 。(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相互转化关系 是逃命的机会。(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相互转化关系)
形态理论
持续整理形态——三角形态、矩形形态、旗形 三角形态、 四、持续整理形态 三角形态 矩形形态、 和楔形 (一)三角形态 1.对称三角形 1.对称三角形 A.基本形状和形成过程 大多发生在一个大趋势的途中, 基本形状和形成过程: A.基本形状和形成过程:大多发生在一个大趋势的途中, 表示对原有趋势的暂时处于休整阶段, 表示对原有趋势的暂时处于休整阶段,之后还要沿着 原来的方向继续行动。 原来的方向继续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