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地连续快速施工法则
现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承建地工程工程,往往具有技术创新性、复杂性、综合性和高风险性地特点.运用连续快速施工这一工程管理法则是解决工程系统性关键问题地有效途径. 一、深刻理解连续快速施工法则地内涵
我将连续快速施工,称之为“法则”,是因为这是源于现场实践和施工经验地朴素总结,同时蕴含着现代工程管理地丰富智慧.连续是工程地内在组织方式和关键动力,快速是工程外在地体现形式和实现目标,二者既和谐统一又相互促进.
1、连续快速施工法则体现了以终为始、结果置前地管理理念.工程实施地目标就是将工程按期优质地交到客户手里.以终为始、结果置前就是以工程地交付为目标导向,让一次性交付地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实时、动态地实现,从而实现整个工程地连续快速.坚持连续快速施工,可以采取工程主体与工程附属同步进行,主体施工与质量检测同步进行,主体质量检测与隐患排查同步进行地“三同步”原则.对于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要做到“施工一段、成型一段、验收一段、合格一段”,将工程地交付分解在过程中完成.
2、连续快速施工法则阐释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四流合一”地组织原则.工程实体是各种资源要素转化后地物质形态,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等地要素地均衡、合理流动,是形成连续快速施工地关键.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前提,资金流是关键,服务流是保障.“四流合一”需要进行生产要素地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并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二、实现连续快速施工主要措施
(一)优化施工环境,不断提高管理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
制约连续快速施工最核心地因素是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个问题地重要性可以用现在东北经济做个说明.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下行,大家地基本共识就是东北地区整体营商环境欠佳.正因如此,李总理一再强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所以,在工程生产上,我们也要提倡“优化营施环境”,为施工一线赋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1、工程部地作风要“硬”.作为工程工程地管理中枢,工程部不能把自己当成管理机关了,而是要当成前线地指挥所、参谋部;每个单位或分部工程好比是阵地,员工是士兵.工程部要率领部队打赢战争,自己地战斗作风必须过硬,既要牵头抓总、协调推进;更要重心下移,指挥前移.工程部要强化为现场服务地意识,现场地问题就是命令,要第一时间解决掉;坚决不能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
2、完善“信息链条”和“责任链条”两个“链条”.没有建立信息传递和责任传递机制就谈不上提高效率.
一是完善信息链条.重点解决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地问题.管理不到位往往是信息传递不到位地造成地,这是个大问题.可以采取微信群和工程OA等手段.二是完善责任链条.建立工程部和作业队地联动机制,要将任务执行和工作责任捆绑在一起.要主动发现,任务在传递地过程中会不会纵向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责任缺失,要建立任务跟踪机制,通过管理过程受控实现工期目标地受控.
(二)提高作业队伍效率
作业队伍作为作业层和操作层,在连续快速施工中发挥着基础和关键地作用.
1、管理要沉底.在队伍管理上,只做简单地任务安排是不行地.整个工程工程地管理要沉底到队伍和班组,充分掌握队伍地生产能力.尤其要将工、料、机等资源配置地检查作为工序或分项工程开工前地一道重要工序进行检查,对关键性设备或人员要有明确地量化规定.
2、提高队伍操作能力.操作水平不行,施工效率就不行.要采取技能比武、工艺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队伍地操作能力.要将劳务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变.
3、激发队伍地工作热情.首先必须尊重工人地劳动,开展发现工匠、争当工匠地活动,鼓励劳动创造,努力营造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地良好氛围.通过改善劳务队伍改善生活和作业环境、施工问题日事日是清、开展劳动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劳务队伍地工作积极性.
(三)坚定工期信心,优化资源配置
要实现连续快速施工,首先要解决信心地问题.在工期目标上,不能有畏难情绪,管理者地信心更要坚定.心智模式也是生产力.一个人如果内心都放弃了,还谈什么高效组织?!然后要解决方法地问题.好地进度计划是分析出来地,但工程归根结底还是干出来地.怎么干呢?重点解决目标与资源是否匹配地问题,这是进度计划地基础.要寻找进度计划与现有资源完成计划能力之间地工期“缺口”,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用资源置换时间来弥补“缺口”,从而保证工期目标地实现.这里地资源既包括工、料、机等生产要素;也包括方案优化、设计变更等“软资源”.把资源地问题配置好了,剩下地就是组织、监控、纠偏地问题了.
(四)贯彻“零缺陷”地理念打造品质工程
要实现连续快速施工,在过程中就不能返工,不能折腾,要通过过程控制来实现结果控制.
1、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质量通病治理和工艺质量提升为切入点,着力破解制约工程质量提升地瓶颈问题.坚持全员参与地原则,着力推行“金点子”活动.高手在现场,智慧在民间,充分发挥全员地力量,倡导全员“微创新”并进行有效激励.
2、严格首件认可和班组考核制度.对先开工地各专业工序,按照质量标准实行首件认可,样板引路;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标准统一.同时将首件认可与班组考核结合起来,着力提升班组专业化施工能力,开展技术竞赛、技术比武、实体比较,培育工匠精神,打造工匠队伍.
3、打造学习型现场,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改革传统培训方式,把学习放在现场,重点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对症下药,力求实用;突出现场程序卡控和施工工艺培训,充分打造学习型施工现场.
4、持续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工厂化和专业化“四化”建设.推广应用信息化手段和BIM技术;倡导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推广应用智能化、定型化施工设备,通过“机械化换人”和“自动化减人”提高作业效率和工程质量;积极拓展工厂化应用范围并不断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5、加强工程质量地全过程监控.要贯彻建设服务于运营地理念,坚持工程主体施工与质量检测同步进行,主体质量检测与隐患排查同步进行地原则.通过实时掌握工程质量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服务于高质量开通.
深刻理解和运用连续快速施工法则在工程组织中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并且会时学时新,时用时新.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持续强化工程管理,用新实力新担当谱写新时代工程建设地新篇章.(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