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汇编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热点背景】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 一、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七)组建应急管理部。
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八)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九)重新组建司法部。
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十)优化水利部职责。
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一)优化审计署职责。
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十二)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二、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 (一)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二)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三)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五)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
(六)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不再保留国家粮食局。
(七)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
(八)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
(九)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
(十)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
(十一)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十大举措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
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该加强的加强,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
(二)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
(三)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
(四)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
(五)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
(六)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七)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八)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九)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
(十)加强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提高制度质量。
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
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
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
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
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准则。
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都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发挥法律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以政府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引导、教育、督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联系2018年高考考点】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启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决定了我国政府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我国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需要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要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坚定推进一些重点领域的机构调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体现。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坚定推进重点领域的机构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保持国务院机构总体相对稳定。
(2)尊重客观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尊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4)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政府机构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适应,这是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具体体现。
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这就需要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执政,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变革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从而实现社会社会的自我完善。
【2018年高考命题猜想】1.2018年3月1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中国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将拉开大幕。
“大部制”改革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实行“大部制”改革,体现了国家致力于A. 扩大政府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B. 强化政府职能,更好地直接管理经济C. 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D. 减少行政结构,扩大公民直接参与【答案】C【解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实行“大部制”改革,体现了国家致力于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C适合题意;政府的权力是法定的,A、D错误;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加强宏观调控,不直接管理经济,B是错误的。
2.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从源头上遏制村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有()①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适应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必然要求②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我完善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村民充分行使监督权④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答案】C【解析】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属于党和政府的机构,①错误;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属于村委会的组织体系,它的建立不属于基层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我完善,②不选;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村民充分行使监督权,③正确;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村委会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政府职能,其成员不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也不是基层政权组织。
2018年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全体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会上提交审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大部制”为突破口,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建立“大部制”有利于( )。
①避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 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 ③扩大政府的管理权限,加强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④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4.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这说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必须( )。
A. 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B. 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C.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D.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答案】3.D4.D【解析】本题以大部制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
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3.建立“大部制”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国家社会管理,并不是要避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①错误;建立“大部制”,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②正确;建立“大部制”并不是扩大了政府的管理权限,也不是要加强对微观事务的管理,③错误;建立“大部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4.政府不是万能的,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A项不选;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不是材料所强调的,B项不选;材料中的大部制改革与立法无关,C 项不选;材料中的大部制改革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