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医学习题汇总 (带答案)

核医学习题汇总 (带答案)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1 ~ 核医学习题汇总 (带答案)

临本班核医学习题汇总

一、绪论 1.名词解释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及生物医学 研究的一门学科,是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效应: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阈值存在。 不超过就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随机效应: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的效应,无阈值。 2.简答——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但管理不当也可产生内照射。 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3.选择题:

1.核医学影像与其他影像比较: A.可以反映密度的变化 B.可以反映回声的改变 C.可以反映氢核密度的变化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2 ~ D.可以反映代谢、血流和功能改变

E.空间分辨率更高 2.核医学显像类型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A.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B.局部显像和断层显像 C.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D.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E.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3、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____ ____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 A.卢姆加特

B.亚历山大.丹拉斯 C.卡森 D.特克尔 4、 1968年美国John Hopkins医学院的Henry Wager教授确立“______”的概念,1969年开始医院的同位素科开始改名为______科。 A.同位素 B.核医学 C.放射免疫

D.核素 二、核物理基础 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 子属于同一种核素。 同位素:凡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一个元素所有同位素的================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3 ~ 化学和生物性质几乎都一样,但物理性质却不同。 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诊断、 治疗和科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药物于普通药物的主要区别是含有放射性,通过药物发射的射线作用达到诊断、治疗以及示踪研究的目的,而不依赖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1.下列核素中,哪一种不发射β射线? 2.放射性核素衰变衰变的速度取决于____。 A.衰变常数 B.放射性活度 C.衰变时间 D.环境温度 E.比活度

3.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____的影响.

A.受压力因素 B.受温度 C.受化学状态 D.不受任何环境因素

4.用于显像的放射性药物必须具备的主要性质是______。 A.高能量 B.生物半衰期短 C.选择性的浓聚在靶器官

D.贮存寿命长 简答: 1、核衰变及类型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成别的原子核的过程称================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4 ~ 为放射性衰变。包括α衰变、βˉ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衰变、γ衰变。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设备来检测其行踪,以研究示踪物在生物体系中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技术。 示踪原理: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主要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示踪物与被研究物质的同一性和可测量性这两个基本性质。

三、内分泌系统 简述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原理: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变组织对99mTc-MIBI清除多慢于正常甲状腺组织,通过进行早期和延迟显像,可也显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变。 临床应用: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腺瘤和增生、甲状旁腺腺癌的诊断和定位;异位甲状旁腺的定位。

甲状腺吸碘试验的临床意义: 1、甲亢:吸131I率增高,且吸131I率高峰提前出现 2、亚急性甲状腺炎:吸================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5 ~ 131I率明显降低,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呈吸131I率与T3、T4的分离现象 3、甲低:吸131I率降低。

4、地方性甲状腺肿:吸131I率增高,但无高峰前移。 甲状腺显像原理

正常甲状腺组织有很强的选择性摄取浓聚碘的能力,将放射性131I和99mTcO4-引入人体后,即可被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所摄取,在体外用特定显像装置探测所发射的γ射线的分布情况,即可得到包括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信息的图像,并根据甲状腺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观察病变部位的功能变化。 1.在甲状腺显像图上,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放射性碘(或锝)摄取均匀性增高是________的特征。 A.甲状腺癌

B.甲亢 C.甲状腺炎 D.甲状腺腺瘤 一般不用来检查胸骨下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因为______。 A.来自大血管的放射性干扰 B.这种情况下吸收不良

C.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D.这种情况通常有副叶存在 四、心血管系统 选================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6 ~ 择题: 1.______能用门电路装置来测定。 A.射血分数 B.上腔静脉梗阻 C.心室内分流 D.心包积液 2.在核素心血管动态显像中,主动脉狭窄的征象是_______。 A.左心房扩大 B.左心室壁变薄 C.左心室EF降低 D.右心室EF降低

3.运动负荷试验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通常增加________。 倍

倍 倍 倍 4.运动心肌显像出现灌注减低,静息或延迟显像为正常,提示_______。 A.心肌梗塞 B.梗塞伴缺血 C.心肌缺血 D.心肌病 5.心血管核医学中,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______。 % % % % 6.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心血池显像时相图与振幅图呈现“补钉样”或“花斑样”,多提示_______心肌病。 A.肥厚型 B.限制型 C.缺血型 D.扩张型 7.预激综合征患者,门控心血池显像时旁路部位的================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7 ~ 时相为________。 A.延迟 B.提前

C.正常 D.不一定 8.心脏每搏占心脏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_。 /3EF 9.判断心脏功能负荷试验结果时,其EF绝对值比静息时应增加_______以上。 % % % %

10.评价心脏局部血流最做________检查。 A.心肌阳性显像 B.心肌灌注显像 C.直接冠脉注射 D.射血分数

简答题: 1、运动试验心肌显像诊断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原理是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当剧烈运动时,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并通过体液调节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血流量(一般可增加3-5倍);而冠心病早期患者,静 息时心肌血流仍可维持正常,但运动负荷后,因其动脉狭窄不能相应扩张,致使冠脉的相对血流量更加不足,故心肌显像时病变区表现放射性分布减低更明显,达到早期诊断冠心病的的目的. 2.利用心肌灌注显像及运动实验如何判断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和梗塞伴缺血? 五、================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8 ~ 骨关节系统 名词解释 超级骨显像

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显像剂在中轴骨和附肢骨近端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或广泛多发异常浓聚,组织本底很低,骨骼影像异常清晰,肾和膀胱影像常缺失。常见于以成骨为主的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甲旁亢等患者。

1.骨显像适应症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

原发性骨肿瘤的转移 B. 继发性骨肿瘤

C. 多发骨折 D. 再障 E. 移植骨 2.股骨头坏死的核医学骨三时相影像表现? 血流相放射性增加,血池相放射性减少,延迟相放射性减少逐渐增加 六、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1.局部脑血流显像的显像剂必须具备小分子_、不带电荷、脂溶性三个条件采可能通过血脑屏障。 2.可以用于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研究的核医学显像是 脑代谢 显像。 3.局部脑血流显像的基本原理?

原理:小分子、不带电荷、脂溶性的显像剂静脉注射后,能穿透完整的血脑脊液屏障入脑细胞,经脑内酶水解或构型================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9 ~ 转化转变为水溶性化合物不能反扩散出脑细胞而滞留其内,其进入脑细胞量与局部脑血流成正相关,因此用SPECT或PET进行脑断层显像,可以评价局部脑血流情况。 4.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是什么?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原理:葡萄糖几乎是脑组织的唯一能源物质。18F-FDG为葡萄糖类似物,具有与葡萄糖相同的细胞转运及已糖激酶磷酸化过程,但 转化为18F-FDG-6-P后不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谢而滞留于脑细胞内。 适应证: 1) 癫痫灶的定位诊断;2) 痴呆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3) 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分级、疗效评价、复发或残余肿瘤的检出;4) 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5) 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的研究;6) 精神疾患的研究. 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有哪些?并写出各自的主要影像特征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局部或动脉供血区的放射性分布减低,放射性稀疏的程度与缺血严重程度相关,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