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目的:研究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临床用药的380例患者,由医护人员成立专门的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找出临床用药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专门的药品管理手册,对各种药品标识实施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建立一套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培训制度,同时选择实施管理前的380例患者作为对照。

结果:经过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用药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药物过期数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临床用药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care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how effective.Method:The hospital choice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380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edicine medication by medical staff set up a special nursing clinical drug safety management team to identify nursing clinical drug safety hazards exist,develop specific Drug management cards,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drugs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improve the care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de of clinical medicine care safety training,and selecting 380 case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served as controls.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drug treatments,the incidence of defects and errors in medic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expired drug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clinical drug safety management can provide ah clinical drug safety,should be introduc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Care safety management;Implementation process;Effect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与临床药物的安全使用密切相关[1]。

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护理缺陷中,与药物安全相关的缺陷约为33.5%,怎样才能够有效安全的应用药物,这是临床护士的责任,同时也是监督管理的重点问题[2]。

本文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临床用药的380例患者,组织医务人员成立专门的药物安全管理小组,制定药物管理制度,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临床用药的380例患者,其中210例为男性,170例为女性;年龄15~79岁,平均(53.9±4.8)岁;同时成立临床药物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药物安全的管理工作。

同时选择实施管理前的380例患者作为对照。

1.2 方法1.2.1 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科护士长作为小组负责人,组成成员为本科室的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药品管理员[3]。

共同商讨制定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程序及内容,主要负责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安全用药的监督和培训工作等,最终目的是提升和完善临床用药安全性。

1.2.2 设计并制定药品标识卡依据药品相关管理规定,由药剂科、医务科及护理部共同制定高危药品管理目录,同时对高浓度及高危药品进行特殊标识,制定药品管理手册及药品标识卡等,通过具体科室实施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到各种标识的规格和颜色[4-5]。

对于高危药品及高浓度药品用白底红字的塑料牌做标识卡,近期标识可分为两类,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3个月近效期标识选用白底黄字塑料牌,6个月近效期标识选用白底蓝字塑料牌,塑料牌大小均为5 cm×2 cm,按照规定粘贴。

药品管理卡为硬质卡片,大小为3 cm×3 cm,其上具体表明药品的生产厂家、名称、剂型以及有效期。

1.2.3 查找临床用药护理安全隐患统计实施药品护理安全管理前1年出现的有关药物护理方面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具体的原因,组织小组成员到外院及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同时邀请药剂科的工作人员一同学习药品的管理规定[6]。

1.2.4 完善查对护理核心工作制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详细制定院级和科级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查八对制度,认真执行药物查对制度。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排班模式,对于进入临床的药品至少要有两人核对,交接班时要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工作制度,降低单人操作出现风险的几率,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后方可将药物给出,在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对时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如询问患者的姓名,保证用药对象的正确,降低护理用药差错发生的几率,争取做到零失误[7]。

1.2.5 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要单独放置高浓度药品和高危药品,同时在合适的位置粘贴标识,对于非原盒存放的药品必须使用药品管理卡,散装的药品要完整填写纸卡,将其放在盒子的外面,不同药品应用种类不同的管理卡[8-9]。

定期回收过期的口服药和针剂。

注射用的药品按照日期顺序排放,对于有效期在3个月或6个月内的药品必须要标注近期标识牌,专柜摆放高危药品,同时用醒目的标签作为提醒。

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1.2.6 建立临床护理安全持续培训制度临床安全用药要不断地提升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量,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研发以及药品种类的增加,护士所掌握的药品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工作,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学习新的内容[10-1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药剂科人员学习新药用法、临床用药安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制定管理手册,明确提出工作质量标准,确保所有人员熟悉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方法,降低用药的盲目性,确保护理安全。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 讨论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临床用药缺陷及差错率明显降低,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就表明对各类药品标识正确应用,运用不同的醒目颜色标识能够发挥很好的警示效果,特别是对于新进岗位的护理人员更为重要,新入职的护士是出现用药护理缺陷的高发人群,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用药护理安全持续培训,确保护士用药知识的不断更新,降低护理用药发生的缺陷以及用药错误出现的几率。

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中由于疏忽大意引起的药物安全问题,这也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对于出库的药品严格实行双人核查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单人操作引发的药物护理风险[12]。

鼓励患者共同参与到核查护理操作的环节中,通过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让患者真正了解自身用药及治疗方法,有效提升安全用药的几率。

对于药品应分类放置,定期对药品进行整理,及时更新标识,确保临床各类普通药品及急救药品的完好率,降低出现过期药品的几率,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的督导作用改正了过去常规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对药品的定期更换、经常整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药品出现过期的问题。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对整个医疗系统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之一。

通过对临床用药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用药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一个放心、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1]赵丽丽.药物警示标识在我院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J].海峡药学,2011,23(4):231-232.[2]梁海涛,施孝金,钟明康.用药错误及其预防[J].上海医药,2011,32(4):161-163.[3]薛洁.临床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策略[J].护理研究,2011,25(1):6-8.[4] Huan Xiaofeng,Wu Lingyu,Hou Xueqin,et al.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nursing marks system in safe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0,10(10):749-750.[5]韦秀芬,李慧敏.产科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91-292.[6]陈登高.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1(30):5456.[7]邱华珍.心内科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70-271.[8]覃凤琼.口服药样品一览表在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33-2134.[9] CHEN Ye,Zhou Wen,Wang Xiaoyu.I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thod in drug management improvement and experience[J].China Pharmacoeconomic,2012,27(3):254-255.[10]率红莉,张加强,吴金丽.精神科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41(2):946-947.[11]丘红梅,罗璐红,何淑梅,等.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用药与护理措施[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9-70.[12]陈敏.护士在临床用药安全中的监督作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6):1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