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与分析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与分析

j 5uMMA 工zE综述 

(二二H工NA HEAL TH工N口UBT口Y 

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与分析 

赵 艺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为减少临床用用药事故发生,应抓住药剂科的用药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制,以患者为中 

心,坚持不断的提升工作质量,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笔者借鉴和总结了我院药剂科近几年的管理经验,探讨 了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方法,希望为杜绝不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 

[关键词】药荆科,用药规范,安全管理,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2)05(a)-0186-02 

药物是医院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 

展,新药不断研制,越来越多名目的药品给医院药剂科的临床用 

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药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被治疗者的生 

命健康,根据WHO的相关数据调查发现,全球有超过30%的死 亡病例与不合理用药有关【1],而根据美国药典委员会的相关调查,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部门的处方开具、记录、分发、管理、监测等各 

个环节都存在弓I发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其发生比例分别为15%、 

26%、21%、37%和1%f21。为减少临床用用药事故发生,应抓住药剂 

科的用药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制,以 患者为中心.坚持不断的提升工作质量,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管理措施。笔者借鉴和总结了我院药剂科近几年的管理经验, 

探讨了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方法.希望为杜绝不合理用药提 

供有效的管理依据。 

1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 

不合理用药发生在药剂科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对 

本院近几年来用药不合理记录,笔者发现影响临床用药安全的因 

素来源于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药物自身因素、患者因素、药剂科管 

理因素、医疗工作者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 

1.1药物自身因素 

我们都知道。药物由于其自身的化学特性不同,在治疗过程 

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比如阿司匹林是临床常 

用药,但其易引发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对特殊体质患 

者还可能引发皮疹、哮喘等过敏反应;还有,不同药物之间的配 

伍,也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反应,即药物 

配伍禁忌,比如注射用灯盏花素与奥硝唑就被证实存在配伍禁 

忌,二者合用会产生絮状化合物,不利于静脉注射。 

1.2患者因素 患者的用药最关键的是遵医嘱。但临床发现一些患者按个人 

经验用药,或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指出的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工作压力重的患者,不仔细阅读 

说明书或聆听医师的用药叮嘱,发生用药不足或过量等不安全用 

【作者简介】赵艺(1976一),女,汉族,安徽,主管药师,本科,研究方向:药 学,医药,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186 中国卫生产业 药现象屡见不鲜。 

1.3药剂科管理因素 临床对用药管理的作用重大,管理不仅仅是药剂师的任务, 凡与药剂科、药房、临床药学有关的人员.都应积极配合和参与用 药安全的管理。但由于医院人才稀缺、工作量大、环境复杂、管理 质量控制不足等原因,在管理方面出现疏漏,从而引发用药失误。 1.4医疗工作者因素 

医疗工作者是直接接触与指导用药的主要环节,作为医师. 其担负着药品选择、指导用药、用药替换或变量决策等重要责任. 但由于目前新药层出不穷,一些医师未能快速学习和掌握新药的 

药性知识。临床用药时把关不严,甚至责任心不强,都可能引发不 安全用药;同时,医师也是临床用药后的监测者,如果医师临床懒 散,马虎大意,可能错过对患者不良反应的掌握,反而推动了不良 用药事件的发展。护理工作者是用药的主要操作者,对安全用药 

的影响也很明显,如果护理人员对于药剂配伍的相关知识了解不 足、责任心不强、或未能听取医嘱等,都可能发生给药失误等问 题;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随时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如未能及时发 现不良情况,可能延误了救治时间。 

1.5社会因素 由于现代商业发展迅速,媒介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很多 药品生产厂会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传播药品广告,通常情 况下广告仅说明药品的治疗范围,不报道相关的禁忌和不良反 

应,易对大众造成信息诱引,再加上一些用药者不仔细的看药品 说明.就更加大了用药的不安全性。 2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分析 药剂科的规范管理对于安全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多 

数不安全因素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避免和杜绝。我科自 2008年开始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运行至今.效果满意。对于 药剂科用药安全的管理,笔者分析并总结为以下几点。 2.1制定完善的药品目录 除着新药不断涌入医院,药品目录的制定显得更加迫切唧。目 

录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医院所有药品有一个清晰的记录.同时也是 对药品进出、保持期、药物特性、分配科室等的信息明确,有利于 

对药品进行分类和筛选,当一批药品超过保持期后,可以迅速通 过管理目录来进行确认和清理。当然,药品管理目录应严格遵照 《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州的相关内容来制定,保证各类药物在院内 

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2.2规范医护人员的用药行为 医护人员的用药行为取决于责任心和对药品知识的掌握.加 强医院内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强调“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定 期或不定期针对新药给医护工作者进行培训,并以考核的形式确 

认培训成果,对于有效加强责任心、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有较好的 作用。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记录临床用药的时间、方法、 患者情况、用药后反应等,便于作为医疗调研的依据,并为今后工 作作出指导。 

2.3加强评价体系建设与管控 

评价体系是对治疗的一种再确认.尤其是对药物的处方开 具、以及用药后反应的评价,对于总结和确认用药准确性十分重 要。对于药物处方开具的评价,我院主要采用药学技术人员鉴定 方法,由于药学技术人员对于药品和药性了解更深入,对医师开 

具的各类用药进行相应的鉴定可能具有更加的准确性。而针对用 药反应的评价.是对临床因用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登 记,并进行诱发原因的评估,比如药物自身特性原因、药物配伍禁 忌因素等,以此来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为未来临床用药提供警 惕依据。 

2.4提高管理手段.应用选择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医院机构的计算机也在不断 

的被拓展应用。网络使世界变得更小,也使医院的相关工作更加 便捷和顺畅[51。药剂科与医院的多个部门以及医患均有接触,涉及 的相关人员多、关系网复杂,仅仅通过传统的人工实现信息交流 BuMMA口工zE综述l 

CH工NA HEAh TI-4工N口UBTRV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近些年来,我院不仅普及了计算机的应用,同 

时也对网络技术进行了符合于我院应用特性的研究和创新.从而 

使药剂科不仅在药品和工作人员自身管理方面达到了更高效的 成果,也加强了与其它科室、各类医生护士的沟通交流,很多医疗 

信息可能迅速的通过网络传达和反馈,加快了工作效率.也扩大 了信息的传递范围和储存容量。 3结语 

总之,药品管理对于医院的安全医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 响作用,而药剂科在药品管理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需要应用有 

效的手段和体制来加强管理、提高安全性。当然。在不断的制度完 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意识来提高改进的效率嗍,使药剂 

科的发展与管理时刻跟随时代的发展和患者的需要,为更多的患 者服务。 

f参考文献1 

【1】武延华.浅谈医院药剂科的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博览,2011,24(24): 276. 【2】白月玲,马双莲.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 f4):13-16. [3】章飞雪,叶风珍,叶晓丹.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 医院,2010,14(2):74—76. 『4]韩文斌,聂源辉.新形势下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的管理【J].中国社区医 师,2011,13(282):331-332. [5】徐新敏,帕尔哈提・阿布里米提.医院药剂科的微机管理[J】.中国社区医 师,2011,13(280):358—359. 【6]6刘丙进,叶伟红,华俊彦,等.药剂科用药差错的危机管理[J】.中国药业, 201l,20(13):43—44. (收稿日期:2012—04—08) 

(上接第185页) 

联系。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 论: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傲;不能为了去取悦于其他人而 

做违心的事.也不能因为其他人的无端评论而影响自身的心境; 对自己不能过于苛求,对别人也不能过于妄想;等等。 3.2乐观视事。积极待人 教师需要善意地对待领导、同行、学生及其家长,要时刻保 持~个积极的良好心态……在从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体会快 

乐,善于从每一节成功的课中体验快乐,要学会为学生所取得的 进步感到欣慰。日常生活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心平气和、积极进 取并自我鼓励.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并努力去完成每 

一件事。 3-3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 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即是否做到了保持 人格的完整并承受挫折的打击。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增强自信心. 

磨砺自己的韧性,持续锻炼并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能力。 3.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理论水平,防患于未然 工作之余,教师需要把握好时间,积极学习心理问题方面的 预防知识,譬如不同类型学生所具备的个体差异等;同时,教师还 可以学习新教师的适应期、老教师的更年期等心理保健知识。 

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预防知识.教师才能够有效把握 自己以及学生等对象的心理状态,做到防范于未然,进行适时的、 合理的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1 

【11韩颖,张卫星,陈永霞.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如 何改善【J1.科技信息,2010(35). (收稿日期:2012—03—05) 

中国卫生产业 

1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