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重点段落品析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就能套住牛呢。
一下子就套住牛角,只要用劲儿拉呀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1)这段话是介绍小真的长头发能________。
(2)用划线的关联词写句子。
要是……就能……(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声词,并再写几个。
【答案】(1)套住牛(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
(3)嗖;叮叮咚咚;哗哗啦啦【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要是……就能……”是假设关系。
(3)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故答案为:(1)套住牛;(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
(3)嗖;叮叮咚咚;哗哗啦啦【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
________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
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A.反问句 B.感叹句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1)“;,;!”;。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依据理解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色小屋每天,我和妈妈还有妹妹简尼去公园的时候,都会经过一幢黄色的房子。
就它那么一幢,孤零零地站着,有点旧,阴森森的,有点可怕。
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了黄房子的木栅栏。
院子里怎么有一个小男孩呢。
他向我招了招手:“来啊,一起来玩儿。
”我小心地从木栅栏上跳下去,踩在石子路上。
我朝他跑去,就在这时候,我看见草地上一只老虎妈妈正跟它的孩子们在玩儿呢,它们看见我低低地吼了一声。
可那个男孩子已经跑到水池边去了。
我跟到水池边,哇,水池里溅起了大水花。
一只白色的海豚从荷花的叶子之间跳了出来,向我甩甩尾巴,好像是在打招呼呢。
咦,那个小男孩呢?花房那边传来了他的叫声:“快来看呀。
”我走进花房发现西红柿的枝条上缠着什么,不时发出咝咝的声音,还一扭一扭的。
天啊,是一条蟒蛇,它向我吐出舌头。
可那个小男孩却不在了。
他跑到苹果树下去了。
我赶紧追过去,却看见一只鹈鹕停在树上,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
鹈鹕看了我一眼,嘴巴下的大口袋动了动。
那个小男孩把旁边的垃圾桶打开了。
我跑过去一看,一只大熊猫正在里面看报纸呢。
它眯缝着眼睛,不住地点头。
看到我,大熊猫立刻脱下帽子跟我问了声好。
可是那个小男孩已经跑进屋子里去了。
我急急忙忙跑过去,小男孩却把门给关上了。
我踮起脚尖还是够不到门把手,我按了按门铃,可一点回音都没有。
现在我也经常在去公园的时候,经过黄房子就让妈妈抱起我看一看那里的院子。
有草地、金鱼池、花房还有苹果树、垃圾桶、石头的小人。
可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也没有人叫我。
可我想我一定还会再遇见那个小男孩的,到那时候他一定会这么对我说:“嗨,来啊,一块儿玩儿吧。
”(1)“我”在哪里发现了什么动物,它们分别在干什么?连一连。
草地________ 老虎母子看报纸水池________ 鹈鹕甩尾巴花房________ 蟒蛇吐舌头苹果树________ 熊猫吃苹果垃圾桶________ 海豚玩儿(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黄色的小屋和院子中真的有小男孩和动物们,他们很友好。
②黄色的小屋和院子中并没有小男孩和动物们,这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黄色的小屋和院子中并没有小男孩和动物们,这说明“我”非常贪玩。
(3)如果给短文换个题目,你觉得下面()最合适。
A. 恐怖的小屋B. 我和小屋C. 我和小男孩D. 小屋历险记【答案】(1)老虎母子——玩儿;海豚——甩尾巴;蟒蛇——吐舌头;鹈鹕——吃苹果;熊猫——看报纸(2)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3)D【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1)老虎母子——玩儿;海豚——甩尾巴;蟒蛇——吐舌头;鹈鹕——吃苹果;熊猫——看报纸(2)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3)【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________,________。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________。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________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把文段补充完整。
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________,________。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________。
②那条狗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________地蹲着。
(2)文段写了火烧云()的特点。
A. 颜色多B. 变化快C. 飘得高(3)用“________”在文段中画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________。
(4)火烧云都有哪些变化?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填一填。
火烧云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5)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马头向南;马尾向西;它才站起来似的;十分凶猛;很威武很镇静(2)B(3)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快(4)跪着;马;凶猛;狗;蹲着;大狮子(5)一会儿工夫,它已变成了一条中国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飞来飞去。
风微微一吹,那条龙不到几秒钟就模糊了,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红山。
过了几秒钟,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狗叼着香喷喷的肉骨头,来到这座山上,津津有味地吃着。
风一吹,那只小狗模糊了,红山也不见了。
【解析】【分析】(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续写的写作要求: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
就是主题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故答案为:(1)马头向南、马尾向西、它才站起来似的、十分凶猛、很威武很镇静。
(2)B(3)1、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2、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