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R 农业上可将干燥度划分为以下等级: 农业上可将干燥度划分为以下等级: K<0.99 湿润 1.0<K<1.49 半湿润 1.5<K<3.99 半干旱 K>4.0 干旱
K =
0.16

t ≥ 10 ° C
五、农业气候生产潜力(4-10逐月) 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0逐月) 逐月 1.光合生产潜力(教材P 有误!) 1.光合生产潜力(教材P199有误!) 光合生产潜力
K<50 海洋性气候 K>50 大陆性气候
2.用气温划分四季 2.用气温划分四季
P198
气候四季: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气候四季: 用图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计算各 侯的平均温度,2.5格为一侯 格为一侯, 侯的平均温度,2.5格为一侯,取中点的温度为侯平 均温度。 均温度。 作表1 候温度列表 3月 5月 9月 11月 11月 1 9.2 19.6 29.6 14.6 2 9.8 20.3 27.9 13.2 3 11.6 21.6 26.2 12.0 4 12.6 22.3 24.3 11.2 5 13.2 24.6 23.1 9.6 6 13.9 26.4 20.6 9.3
如表,以3月第 个侯的第一天即3月11日为春季 如表, 月第3个侯的第一天即 月 日为春季 月第 个侯的第一天即 开始; 月第 个侯的第一天即5月 日为夏季开始 月第4个侯的第一天即 日为夏季开始, 开始;5月第 个侯的第一天即 月16日为夏季开始, 前一日为春季结束
3.积温和农业指标温度 3.积温和农业指标温度
计算方法
D= Σ Xi − X nX ×100%
ΣXi X= n
其中Xi为某一时期的降水量, 其中Xi为某一时期的降水量,X 为多年同期平均 Xi为某一时期的降水量 降水量。 降水量。
作表3:月平均相对变率 1 D 用月平均相对变率画 图7:逐月降水变率曲线图 7:逐月降水变率曲线图 ②年相对变率 用51-80年的降水资料求年相对变率 51-80年 根据年相对变率和月平均相对变率分析武汉降水 根据年相对变率和月平均相对变率分析武汉降水 年相对变率 的稳定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某 年 春 季 稳 定 通 过 10
二、五日滑动平均法
日期 日均温 时段 3.7 8.0 7-11 8 5.6 8-12 9 5.8 9-13 1010 9.8 10-14 10. 1111 10.2 11-15 1212 7.9 12-16 10. 1313 10.7 13-17 1414 9.1 14-18 13. 1515 13.1 15-19 1616 8.3 16-20 1717 7.6 17-21 10. 1818 10.3 18-22 11. 1919 11.4 19-23 14. 2020 14.5 20-24 11. 2121 11.3 21-25 2222 9.0 22-26 10. 2323 10.4 23-27 2424 8.2 24-28 2525 8.8 25-29 9.8 26-30 26 26五日均温 7.8 7.8 8.8 9.5 10. 10.2 9.8 9.8 9.7 10. 10.1 10. 10.4 11. 11.0 11. 11.3 11. 11.3 10. 10.7 9.5 9.2 10. 10.0 9.9 10. 10.5 11. 11.4 日期 日均温 12. 27 12.7 10. 28 10.0 11. 29 11.0 13. 30 13.6 14. 31 14.6 14. 4.1 14.6 13. 2 13.9 15. 3 15.2 16. 4 16.6 15. 5 15.9 10. 6 10.2 19. 7 19.5 15. 8 15.4 10. 9 10.0 10 7.7 11. 11 11.1 12. 12 12.8 13.7 13 13. … 10. >10.0 时段 2727-31 2828- 1 2929- 2 3030- 3 3131- 4 1- 5 2- 6 3- 7 4- 8 5- 9 6-10 7-11 8-12 9-13 1010-14 …… …… 五日均温 12. 12.4 12. 12.0 13. 13.6 14. 14.4 15. 15.0 15. 15.2 16. 16.2 17. 17.3 17. 17.3 16. 16.0 14. 14.4 12. 12.7 11. 11.4 11. 11.1 12. 12.0 …… ……
三、气温
1.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横坐标以15小格 附图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横坐标以 小格 : 为一个月、纵坐标以 小格为一度 小格为一度) 为一个月、纵坐标以5小格为一度)
从图中分析以下内容: 从图中分析以下内容: ①最热月和最冷月 春温、秋温的比较, ②月际变化 春温、秋温的比较,春、秋季节温度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提纲
一 概况 二 太阳辐射和日照 三 气温 四 降水 五 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六 农业气候分析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
武汉气象台的地理位置: 武汉气象台的地理位置: 30°38ˊ 30°38ˊN,114°04ˊE,27M 114°04ˊ
2.气候属区 2.气候属区
亚热带气候区 3.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主要农业气候特征
小结 气候属性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
变化速度。 变化速度。
③极端气温 极端气温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出现的极值温度, 注意 极端气温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出现的极值温度,
应与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区别 应与平均最高、
温度( 温度(℃)
30 -
25 -
20 -
15 -
10 -
5
-
0
-
-5 -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月份) 月份
温度分布直方图与曲线图
积温的统计
1.日平均气温在春季第一次通过某一界限温度 1.日平均气温在春季第一次通过某一界限温度 的日期,称为该界限温度的起始日期 起始日期; 的日期,称为该界限温度的起始日期;秋季最 后通过同一界限温度的日期,称为该界限温度 后通过同一界限温度的日期, 终止日期。 的终止日期。 2.由于温度的波动, 2.由于温度的波动,春、秋季温度可能在某一 由于温度的波动 界限温度值附近升降几次,因此,采用“ 界限温度值附近升降几次,因此,采用“稳定 通过”的方法来确定界限温度得初日和终日。 通过”的方法来确定界限温度得初日和终日。
S’ D S’+D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3.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日照时数 ×100% 日照百分率= 可照时数
附图2:逐月日照时数直方图 : 附图3:逐月日照百分率折线图 : 分析内容:日照时数的年变化、日照百分率的意义等。 分析内容 日照时数的年变化、日照百分率的意义等。 日照时数的年变化
3.干燥度 一地一定时段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 干燥度
降水量的比值,叫做干燥度( )。 降水量的比值,叫做干燥度(K)。 K=W0/R W0表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在地面或农田充分供水时 的蒸发量,按一年的时间段计算,大约为大于10的活 的蒸发量,按一年的时间段计算,大约为大于 的活 动积温的0.16倍。因此有: 动积温的 倍 因此有:
0.027t-0.162 0.086t-1.42 1.00 -0.83t+3.67 0 6℃≤t<21℃ ℃ < ℃ 21℃≤t<28℃ ℃ < ℃ 28℃≤t<32℃ ℃ < ℃ 32℃≤t<44℃ ℃ < ℃ t≤ 6℃或 t≥44℃ ℃ ℃
g(t)=
3.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计算方法是: 计算方法是:
五、农业气候生产潜力(4-10逐月) 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0逐月) 逐月
10月各级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作表4:4-10月各级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4 5 6 7 8 光合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籽粒产量=干物质产量× 籽粒产量=干物质产量×0.35 9 10 年 籽粒产量
六、农业气候分析
农业指标温度( ①农业指标温度(P79) 农业上常用的指标温度有0℃ 5℃、10℃、 0℃、 农业上常用的指标温度有0℃、5℃、10℃、 15℃、20℃。 5℃为作物生长期 10℃为喜 为作物生长期; 15℃、20℃。其中 5℃为作物生长期;10℃为喜 温作物生长期。 温作物生长期。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用图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求: 5℃的初 终日期, 的初、 ≥5℃的初、终日期,持续天数 10℃的初 终日期, 的初、 ≥10℃的初、终日期,持续天数 ②积温 10℃的活动积温 的活动积温、 用图4求 ≥10℃的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在第六部分详 细论述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要求通过分析各要素的变化规律, 要求通过分析各要素的变化规律,结合所学的 理论知识,分析各要素的变化原因。 理论知识,分析各要素的变化原因。 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 太阳辐射的年变化; 太阳辐射的年变化 2.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计算式: 计算式 PAR=0.5(Rsb +Rsd) 逐月太阳直接辐射、 图1:逐月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光合 逐月太阳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总辐射、 有效辐射直方图 分析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的总体变化规律, 分析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的总体变化规律, 特殊变化。 特殊变化。
>10.0 10.
温度(0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月份) 月份
终日
初日
温度分布直方图与曲线图
四、降水
除年相对变率,其余用71-80年的降水资料) (除年相对变率,其余用 年的降水资料) 1.降水的年变化 降水的年变化 ①降水的年变化 :逐月降水量直方图,说明降水年变化规律、 附图6:逐月降水量直方图,说明降水年变化规律、 降水显著增多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降水显著增多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作表2:降水的季节分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