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析海南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前景

透析海南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前景

透析海南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前景热带雨林,是一个古老、原始和包容极为丰富的植物群,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种特殊森林系统。

林中树种繁多,附生植物密布,藤本植物品种多,数量大,棕榈科阔叶植物茂盛,落叶植物极少,一年四季花果常有。

由于结构复杂,植物茂盛,热带雨林也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

作为地球上最复杂和重要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这次社会实践,我有幸亲临热带雨林了解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和三亚“呀喏达”热带雨林风景区里,通过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获得了一些关于海南热带雨林发展现状的信息。

海南是我国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原生地之一.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据资料记载,海南已发现植物4200种,隶属198科1109属,其中有乔灌木1400多种,占全国乔灌木种类的28.6%;在800多种乔木中,有458种列入国家的商品材,200多种为珍贵树种;还有药用植物2500多种,果树142种,油料植物89种.调查表明,在海南的热带雨林中,胸径在3以上的乔木种数每公顷达258~285种,比粤北的亚热带常绿林每公顷160种要高得多,因而被众多专家誉为热带生物物种的"基因库".繁茂的热带森林,优越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海南是我国单位面积上动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各类野生动物中,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兽类76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海南坡鹿,黑冠长臂猿,云豹,巨蜥等4种.我省现有热带天然林65.9万,是我国热带天然林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这片珍贵的热带天然林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整个海南的"保安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热带雨林里,我看到了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

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

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

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

雨林中的树木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

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

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

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

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

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

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附生,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

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

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丫,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网。

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

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了许许多多“树干”,大有一木成林的气势,非常壮观。

有些种类的树如波罗蜜、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置身于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片真正的热带雨林区,但我们都深刻明白在人类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利益的蒙蔽驱使下,全世界的热带雨林面积在不断减少,就以海南为例,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毁林种胶以及其它的人为破坏,致使我省天然林面积一度急剧下降.建国初期,全岛天然林面积为120万,至1956年,下降到86.3万2,至1987年,下降到38万2.结果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引申到世界范围来说,我们知道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

曾经的这里也是全年高温,雨量充沛。

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树木生长异常茂密,树种繁多。

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水,丛林中,还有高大树上栖息着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等动物。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巴西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

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粮,人们使尽了各种手段和各种工具,夺林造田。

随着公路和铁路干线的不断延伸,农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烧垦殖。

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森林,将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林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大多数养分并不在土壤里,而是储存于活着的植物中。

森林烧光后,大部分养料就随风散去。

在清理出来的土地上耕种,过一两季后,土壤不是耗尽肥力就是被雨水冲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一片砂砾。

跨国大企业则是看中当地丰富的铁、铜、铝土和其它矿产资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开采。

在过去30年中,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区的1/6已遭到严重破坏。

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专家指出,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

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

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有50万至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地区每年遭到破坏的雨林面积达2万3000平方公。

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滥伐亚马逊的森林,并没有给巴西人带来更多的财富。

他们只是填饱了肚子,带来的却是对大自然永远的创伤和难以弥补的伤害。

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蚀、土质沙化,水土流失严重。

巴西东北部帕拉州、阿玛帕州的一些地区由于林木被砍伐,生态被破坏,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

对此,巴西政府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后制定了多项环保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林区环境的保护与监测。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

巴西政府先后颁布了全国环境法和亚马逊地区生态保护法。

在1988年所颁布的新宪法中,加入了有关环境问题的条文,规定亚马逊地区是国家遗产,国家负责为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寻求出路。

同时出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相关细则,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巴西国家林业发展局也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毁林烧荒给亚马逊森林造成严重灾害的个人或机构,将以破坏生态环境罪予以起诉,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和巨额罚款。

与此同时,巴西政府加大了相关资金投入。

1991年—2002年,政府为保护亚马逊地区生态和自然资源,累计投资近1000亿美元。

亚马逊———这片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上苍赐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藏。

她是美丽的,而如何保存她动人的光彩,则是留给人们的永恒思考。

是的,海南也正为保护有限的热带雨林资源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海南省人大在1991年颁布了《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并规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实施森工转向.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海南的天然林资源,各森工企业一是加快调整林区经济结构,鼓励职工积极发展自营经济,发挥林区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转产项目,精简机构,挖掘潜力,开源节流,主动争取国内外支持,筹措资金发展生产,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争取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障来稳定林区社会秩序;二是通过封山育林,封山护林逐步恢复天然林资源;三是加强护林,制止乱砍滥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海南的热带天然林面积已从1987年的38万上升到现在的65.9万,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52.3%,海南的天然林保护已步人了良性循环.二,采取的保护措施(一)积极开展封山育林,严禁刀耕火种等人为破坏全省从1984年起,对天然次生林,疏林和灌木林进行了规划,实行封山育林,并制定了完善的封山育林承包制度,管护措施及乡规民约.至2000年止,全省封山育林面积达27万,封山护林2.8万2,已有4.7万恢复成林.(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发展林区转产项目自1980年开始,为了减轻对天然林的采伐,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海南省与国家林业部合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海南建设大面积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至1996年全省共营造人工用材林27.1万?.1998年.海南的31.9万天然林被列入全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地区后,国家及地方财政拨给基建专项资金9123万元和财政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发展生态公益林项目和天然林的保护,大大地缓解了天然林保护的压力,解决了林区职工的生活困难,维持了林区的社会稳定.至目前为止,天保工程已完成公益林造林1.387万2,封山育林2.2万,森林抚育1.34万2.经过近几年的保护与恢复,海南省天然林从1996年的61.3万2增加到现在的65.9万2,增加了4.6万?.同时各森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了一大批的森工转产项目,如尖峰岭林业局的森林旅游,柚木基地;霸王岭林业局的林区小水电站群,热带水果基地,林化加工基地;吊罗山林业局的石材加工,森林旅游,小水电站和竹胶合板,椰林基地项目等.0掩管嚣疆口;:0舞'热带赫业2002年6月第3卷第2期(三)发展自营经济,稳定林区秩序1994年全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后,森工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针对这种状况,海南省林业局制定了《关于林业企业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若干问题的意见&;,鼓励林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开展生产自救,为企业减轻负担,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措施.各企业积极响应,广泛发动职工大力发展自营经济.以种植热带水果,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自营经济迅速在全省林区蓬勃地发展起来.截至1998年止,全省林区有2200多人投身于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其中兴办家庭种养业的有1098人,从事餐饮服务业的有103人,走出林区自谋职业的有1042人.(四)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保护天然林林区停止采伐后,大部分职工纷纷下山,走出森林,走向山外的大市场,使原有的护林防线大为削弱,不少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天然林保护的压力激增,在这种形势下,1997年全省增加林业公安370多人,充实护林力量,在经费严重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护林人员的经费,稳定林区公安和专职护林队伍.同时积极与周边群众建立护林联防关系,联手行动,加大打击偷砍盗伐天然林的力度.1998年海南省被纳入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地区后,国家专门划拨一定的资金用于森林管护,确保了森林管护人员的经费开支,而且管护人员也增加到956人,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自1994年以来,林区公安多次组织大规模的行动,查处违法人员近千人,没收偷砍滥伐木材近30003,森林案件破案率达95%.在依法保护天然林工作中,我省林区公安护林人员长期坚守工作岗位,奔波在护林第一线,有的同志还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1991年2月9日,尖峰岭林区公安分局治安队员,年仅29岁的邹海强同志在同队友护林巡逻中,为保护林木,被盗伐林木的犯罪分子开枪击中,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五)帮助山区群众发展经济长期以来海南山区群众都有"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一些群众除了偷砍盗伐天然林木外,还有刀耕火种,烧山围猎的习惯.为了帮助林区周边群众发展生产,转变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其对天然林资源的依赖,从而达到保护好天然林的目的.几年来,各级政府及森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帮助林区周边群众发展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