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稿3篇
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稿篇1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
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
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
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
别为了
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稿篇2
在王庄小学,说到陈增来老师,没有人不伸出大拇指的。
——题记
陈老师今年已经57岁了。
他相貌平常,穿着朴素,不善言谈,甚至还有点内向,但他却是领导最放心的老师,同事最敬佩的老师,学生最热爱的老师,组织最信任的党员。
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他,会受到这些尊敬呢?因为他从教35年来,一直扎根山区,默默无闻,呕心沥血,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保管,体音美器材室管理员。
在我的印象中,陈老师始终是忙碌的,从早到晚,从春到冬。
一如春天的蜜蜂,一如秋天的农民。
陈老师今年虽然57岁了,但是比我们青年人的精力还要好。
晚上11点多休息,早上5点多起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在我们学校,有人把陈老师比作一头“老黄牛”,他不但不生气,还笑哈哈的说,这说明我没有混学校,没有混学生。
是的,
他是一头牛,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头尽职尽责的老黄牛,也是鲁迅笔下的孺子牛。
一、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在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陈老师的教案节次是最多的,常常一个学期是120多节,别人写一个教案本,他写两个。
在他的教案本上,密密麻麻的记着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一用红色笔标明关键的地方。
你看了陈老师的教案本,你感觉你不是一个个本子,那是一团团火红的火焰,在你的面前熊熊燃烧,使你觉得你的惭愧和不称职。
陈老师的作业批改次数是最多的,一学期100多次!你想得到吗,100多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几乎天天都在批改作业,一天60多本,60多人次,一学期就是6000多人次啊。
如果一天批改的作业有50公分高,一学期的作业摞在一起,该有多少米高呀。
我们的陈老师,他是在用心、用血、用泪在书写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呀!!
陈老师每周22节课,可是陈老师每周的课都超过了25节。
学校只要有人请假,陈老师就去带上,这样一来,陈老师一学期的工作量就是500多节,比同课头的老师多了60多节,按一周平均20节算,他一个学期整整比他人多工作了3星期,也就是将近一个多月。
只要有人请假,他总是说,让给我上,我文凭低,教不好,多上一些。
可就是这样一位仅有中师水平的教师,在本届学生的三次统考中,获得了全县二类学校第6、第4、第3的优异成绩。
陈老师还经常在早饭、午饭后,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抄题、讲题。
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态度,深深地感染了许多学生,他们纷纷说,不好好学,真的对不起陈老师呀。
我每一次去他的办公室,都发现他在做数学题,对于要讲的题,他本来就会,但是还要再做一遍,把可能出现的作法都全部想到,一一记下来。
一次我偶然翻他的办公桌,发现他做完了6个本子,密密麻麻全是数学题。
我问他做了几个学期,他说就一个星期,我非常感慨,如果我们学校的每个老师都像他一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那么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是全县第一。
二、做学生工作,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在陈老师的床头,有一个文件柜,靠床的一面上贴的全是学生的测验考试成绩。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一次测验、每一次统考,全都清清楚楚的记在上面。
陈老师每学期对学生的月考、测验也是学校最多的,最少12次。
每一次测验后,对于进步的学生,他大加鼓励,指出他们成功的地方,提出希望。
对于退步的学生,他一一指出错误的问题,耐心细致的进行讲解,提出提高的途径和办法,不批评,不嘲讽。
他在我们学校,年龄较大,人又和蔼可亲,对学生关爱有加,大家都把他当作一个长者,非常愿意和他接近,有啥话都会和他说。
在许多同学的心目中,陈老师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个朋友,一名父亲。
陈老师把对党和事业的热爱全部化作工作的动力,他全身心地为学生着想。
学生生病他亲自送到医院,学生有困惑他耐心解答,学生有困难他伸出援助之手。
前几年学校没有条件给学生提供开水,他节约用水供给住宿的学生;对学困生耐心辅导,开展包教活动,水泥台、乒乓球台都是他的舞台;20xx年他班上白亚妮同学的父亲不幸病世,陈老师带头捐款300元。
35年来,他一直深爱着他的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课余时间他的办公室学生最多,亲热的和他谈学习、谈生活的困惑、谈人生的理想。
他爱学生,学生也永远记得他。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大三的陈永镐说:“陈老师是我的老师中最敬业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教诲。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大二的马安说:“陈老师总是用他多样的解题思维启发我们,诲人不倦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诠释。
”每年的教师节,陈老师都收到了很多贺卡和问候短信。
深爱学生的他,认为这是学生对他最真诚的回报!他从没想过让学生回报,学生更无法回报。
还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杨伟力也常常说:“陈老师对我们的爱,就像大海!我们无法回报,那么就把它藏在心底,永远传递下去!”
三、作为保管,他爱校如家。
陈老师还是我们学校的保管,把学校的每一样东西都当成自己家里的东西,一块玻璃,一盒粉笔,一个本子,一张桌子,一条凳子,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有些桌凳都很旧了,可是陈老师还是把它们放在库房里,舍不得扔。
有的松动了,就找来斧子,锤子,钉子,把它们收拾得结结实实。
有时候,学生去拿粉笔拿多了,他就不给,总是说,少拿点,用完了再拿,不要糟蹋了。
学校的领导经常说,陈老师当保管,学校一学期能节约不少钱。
四、作为器材室管理员,他服务周到,不怕麻烦。
陈老师还是学校的体音美器材室管理员,只要有学生借器材,他总是满足他们。
我们学校每天都有体育课,学生要借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一会儿借,一会儿还,从上课到下课,他不知要跑多少次,一天到晚,不知又要跑多少次,可是,陈老师从来没有拒绝过。
他常常说,学生在学校学习辛苦,生活紧张,我劳累点,让他们多玩一点,多开心一些,我心甘情愿呀!!这就是我们的陈老师,多么朴实无华、亲切感人的心声!!
五、作为党员陈老师有一颗红心,永远向着党。
要问陈老师最爱什么,不是金钱,不是家庭,而是党。
陈老师时刻关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每次党的会议,他都特别关注,认真学习,做大量笔记。
每当党和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党员带头做先锋的时候,平时克己勤俭的他,总会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