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州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湖州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湖州市科技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及相关建议湖州市科技局鲍鸿娄晴杜旭虹曹雄飞王可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推进财政科技经费“跟踪问效”管理,2008年,湖州市科技局首次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的范围是2005-2007年立项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科研攻关项目(含国际合作)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资金、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专项资金、重点实验室专项和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专项资金、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专项资金、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科技进步奖励专项资金等八大类科技专项,总计233个科技项目。

评价结果表明,科技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实施绩效显著,不仅解决了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开发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有力提升了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评价体系和方法(一)科技计划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分为投入(包括目标确定)、过程运作、产出、结果四个阶段。

作为外在表现又分为四种构成形式:目标内容、全程管理、任务完成、综合效益。

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绩效评价规程和机制又是绩效评价得以运用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它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活动的可行和有效。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八大类科技计划的立项目标和特点各有不同,特别是科研类项目和条件建设类项目的立项出发点存在较大差别。

因此,在对各类科技计划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适应性较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一级二级指标指标涵义评分标准分值项目的执行和完成情况(40)1、项目研究目标完成情况(20)研究内容及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全部完成规定的研究内容20完成规定任务50%以上10-19完成规定任务50%以下0-9 2、项目技术指标完成情项目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完全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技术指标10评价内容包括市级科技项目资金的投向、分布情况、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区域支柱产业提升情况、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情况等。

1.项目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由技术专家根据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项目执行完成情况和立项时签订的合同或批复进行比对,评价该项目合同内容的具体完成情况和项目的实施进度情况。

2.项目技术水平及所产生的成果情况。

由技术专家根据自评报告描述的项目水平和填报的通过项目执行所产生的各类科技成果,评价该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各类科技成果的得分。

3.项目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情况。

由技术专家根据自评报告的项目总结评价该项目执行过程中以及完成后实现的经济效益、对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作用、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情况以及综合的生态效益等。

4.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情况。

由财务专家根据自评报告对财务部分的描述来评价该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自筹资金的到位情况以及项目经费的管理情况等。

(四)评价方法采取承担单位自评和专家实地随机抽查考察相结合的办法。

(五)评价依据1.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浙财绩效字〔2007〕2号);2.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的通知》(浙财绩效字〔2006〕2号);3.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教字〔2002〕20号);4.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的通知(湖政办发〔2006〕143号)5.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湖政办函〔2008〕14号)6.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文件、批复和合同书。

7.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

二、评价工作程序和实施步骤(一)收集、核实评价资料在各项目承担单位上报《湖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后,我们对将项目承担单位上报的自评表数据和附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核实,对明显不真实的数据,根据附件进行调整,若附件不能提供依据的,进行电话核实,对新提供的数据要求提供相应的附件,对不能提供附件的数据,不予采纳,并采用较低数据作为评价信息。

(二)组织专家实施检查1. 专家书面评审按照上报项目所在领域,分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能源环保、农社共计6个组,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会计师事务所共遴选了15名技术专家和3名财务专家,分别对上述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并对参加评价的项目逐项讨论后确定各项目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

2. 专家实地抽查为保证本次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科学,在本次评价的226个项目中,随机抽取9个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项目承担单位,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考察了项目实施现场的仪器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实施场地以及财务管理等情况,核实了上报的承担单位自评报告。

三、评价结果分析从评价结果看,总体情况良好。

在所有参评项目中,优秀项目45项,占总数的20%;良好项目117项,占总数的51.8%;合格项目56项,占总数的24.7%;不合格项目8项,占总数的3.5%。

(一)分布情况1、项目类别分布情况纳入此次评价的233个项目分属于8个专项领域,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2。

纳入此次评价的233个项目,分属于6个技术领域(详见图1),其中电子信息项目22项,占项目总数的9.4%;生物医药项目21项,占9%;新材料项目60项,占25.8%;光机电一体化项目50项,占21.5%;能源环保项目21项,占9%;农社类项目59项,占25.3%。

图1:各技术领域分布情况3.项目归口部门分布情况纳入此次评价的233个科技计划项目按所属部门分,分属于14个部门,具体投向分布见表3。

(二)资金落实和使用管理情况所有上报的226个绩效评价项目的预算合同金额84480万元,其中市科技局拨款5047万元,区县配套814万元,单位自筹60573万元,银行贷款15995万元,其他2051万元。

市科技局专项资金实际到位金额为4712万元,是合同金额的93.4%;区县配套资金实际到位金额为709万元,是合同金额的87.1%;自筹资金实际到位金额为61902万元,是合同金额的102%;银行贷款实际到位13508万元,是合同金额的84.4%;其他资金实际到位1409万元,是合同金额的68.7%。

由于部分项目尚在合同期限内,后期还将陆续投入科研经费,因此考核项目的配套和自筹资金整体到位情况良好。

(三)项目执行完成情况参加本次绩效评价的科技计划项目总体完成较好,226个项目中,合同内容全部完成且已验收项目104项,占总数的46%,其中验收合格项目100项,基本合格项目4项; 28个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合同任务,正在申请验收,占总数的12.4%;63个项目尚在合同期限内,正常执行中,占总数的27.9%;21个项目进度延后,占总数的9.3%;3个项目因市场等原因已停顿,占总数的1.3%;4个项目申请撤销,占总数的1.8%;3个项目逾期,占总数的1.3%;图2:项目执行情况(四)项目技术团队情况参与绩效评价的226个项目总参与人数2400人,平均每个项目10.6人,其中高级职称675人,占总人数的28%%,中级职称768人,占总人数的32%;其中博士183人,占总人数的7.6%,硕士283人,占总人数的11.8%,本科1034人,占总人数的43%。

可见,项目团队学历层次高,梯队结构合理。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凝聚和稳定了现有的技术团队,提升了团队的开拓创新能力,同时还培养引进了一批业务精专的创新型中高级人才。

(五)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果情况1.经济效益情况参与本次绩效评价的226个科技计划项目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38346万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6539万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5896万元,累计交税总额为33936万元,累计创汇5205万美元。

累计产生的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市拨经费的93倍和75倍,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随着一大批项目的不断实施和完成,将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2.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推广情况参加评价的226个项目,共计开发新产品/新软件219个、新设备246台、新材料50种、新技术/新工艺124项,农业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到140837亩。

项目新产品、新品种开发、应用示范成效显著。

3.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情况科技主管部门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及措施的加强,使成果拥有单位管理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提高,项目成果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

参加评价的226个项目,共计申请国家专利525项,其中发明专利143项;授权专利272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8项。

围绕226个评价项目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410篇,其中省级以上科技刊物论文335篇。

4.参与标准制定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标准作为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加本次评价的226个项目,共计制定企业标准128项、行业标准17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0项。

5.人才培养情况通过项目的实施,凝聚、培养和造就了新一代高技术研究开发队伍,为全市高技术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

参加评价的226个项目,共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622人,培养博士19人,硕士58人,通过项目实施晋升高级职称75人,晋升中级职称153人。

举办培训班619期,累计培训人员21486人次。

6.获奖情况通过市级科技计划专项的实施,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26个项目共计获得了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50项、地市级奖励59项。

通过这些专项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全市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部分项目目前已获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科技计划实施具体成效(一)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科技计划专项的实施,增强了全市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部分项目目前已获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项目的成功实施,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区域支柱产业技术提升和构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大意义,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承担的“南太湖富营养化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开展了芦苇与南太湖蓝藻的相关性研究、南太湖动植物资源调查、项目实施水域的水质、浮游植物、底栖生物、底泥及微生物的数量监测;南太湖及入湖口水质监测分析;南太湖水出入情况;气象条件对南太湖蓝藻的影响;研究工作取得了进展,基本上达到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