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系统工程综述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霍尔的三维结构包括()A时间维、逻辑维、空间维B时间维、空间维、知识维C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D空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答案:C2、系统工程应用过程中,所谓最优系统是指该系统达到()A全部最优B局部最优C总体效果最优D总体和局部最优邻接矩阵中答案:C3、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特点有A整体性、可行性、综合性和满意性B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满意性C科学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满意性D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和完美性答案:B二、问答题1、理解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对系统和系统工程的不同定义,分析这些定义的内涵和侧重点。
隐藏提示收集几种不同的定义(三种以上),分析每一个定义的描述,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再进行比较。
2、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隐藏提示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技术部分。
一方面,系统科学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为系统工程提供思想、理论和方法。
另一方面,系统工程的广泛实施又为系统科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不断补充和完善系统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的构成要素至少有()个。
A1B2C3D4答案:A2、系统的特征有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
A层次性B社会性C动态性D实践性答案:A3、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框架是由()构成。
A“三个层次三个桥梁”B“一个层次一个桥梁”C“一个层次三个桥梁”D“三个层次一个桥梁”答案:D4、按照系统的分类,计算机系统是一个()。
A自然系统B封闭系统C人造系统D实体系统答案:C5、系统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静态系统和()。
A动态系统B复合系统C人造系统D概念系统答案:A二、问答题1、列举你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件事物,思考以下问题:它是否构成一个系统?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它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整体的功能如何?提示它可以是一件实物(如手表),也可以是要做的一项工作(如工作计划),还可以是某些想法(如小发明)等等。
当前位置:系统分析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目标、()、模型、费用和效益和评价标准。
A替代方案B分析人员C管理者D优化方法答案:A2、根据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和任务可以将系统目标的分为:A总体目标和分目标B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C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D单目标和多目标答案:C3、系统要素集分析是属于()的内容。
A系统环境分析B系统功能分析C系统目标分析D系统结构分析答案:D4、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是()的准则之一。
A系统结构B系统分析C系统工程D系统模型答案:B5、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四大部分。
A物质因素B资金因素C人的因素D能源因素答案:C二、问答题1、何谓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准则有哪些?答题要点:1、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在你自己的工作中设立一个五年左右的中期目标,利用目标手段法对你的目标作系统分析,建立各层次的子目标,画出其目标树。
当前位置:系统模型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模型的基本分类方法是把模型分为形象模型和()A决策模型B思考模型C模糊模型D抽象模型答案:D2、用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建立结构模型的是属于()的技术内容A系统最优化技术B系统的评价技术C系统预测技术D系统的辨识技术答案:D3、邻接矩阵中的第三行第二列的元素值为1表明()A要素P3对要素P2没有影响B要素P3对要素P2有影响C要素P3等于要素P2D要素P3不等于要素P2答案:B4、邻接矩阵中,若某行(第i行)的元素全为(),则Pi为系统的汇点,是系统的输出要素。
A0B1C2D3答案:A5、邻接矩阵中,若某列(第j列)的元素全为(),则Pi为系统的源点,是系统的输入要素。
A0B1C2D3答案:A6、可达矩阵反映了系统各要素间是否存在()的联系。
A直接B间接C直接或间接D不相关答案:C二、问答题1、何谓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隐藏提示答:系统模型是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必要工具。
一个通用的系统模型应具有如下的三个特征:※是实际系统的合理抽象和有效的模仿;※由反映系统本质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表明了有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定量关系。
2、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隐藏提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说来有三种,即实验法、抽象法、模型法。
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
抽象法是把现实系统抽象为一般的理论概念,然后进行推理和判断,因此这种方法缺乏实体感,过于概念化。
模型法是在对现实系统进行抽象的基础上,把它们再现为某种实物的、图画的或数学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最终导出结论。
由此可见,模型法既避免了实验法的局限性,又避免了抽象法的过于概念化,所以成为现代工程中一种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系统工程中广泛地使用系统模型还出自于下面的考虑:(1)系统开发的需要。
在开发一个新系统时,由于实际系统尚未建立,只能通过构造系统模型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以实现对系统的分析、优化和评价。
(2)经济上的考虑。
对大型复杂系统直接进行实验其成本是十分昂贵的,采用系统模型就便宜多了。
(3)安全上的考虑。
对有些系统直接进行实验非常危险,有时根本不允许。
(4)时间上的考虑。
对于社会、经济、生态等系统,它们的惯性大,反应周期长,使用系统模型进行分析、评价,很快就能得到结果。
(5)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有时虽然可以直接对现实系统进行实验,但由于现实系统中包含太多的复杂因素,实验结果往往是与其中的某一因素挂钩,其结果有可能难以理解,而且难以修改系统的参数。
而采用系统模型的方法,由于模型突出了研究目的所要关注的主要特征,因此容易得到一个清晰的结果,而且在系统模型(尤其是数学模型)上进行参数修改也是非常容易的。
三、练习题:找出下列网络图中的关键路线:隐藏提示1-2-4-8-9-10-11,长度为24。
当前位置:系统优化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必在可行域的()A某一条边上B内部C外部D某个顶点上答案:D2、系统优化分析的最优化标准,就是寻求系统问题的()A最优解B满意解C可行解D所有解答案:B3、若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两个顶点同时得到最优解,则这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A1个B无穷多个C2个D没有答案:B二、练习题已知生产两种产品Ⅰ和Ⅱ的利润以及受设备A、B、C、D的有效台时的限制如下表所示,问如何安排生产才能使获得的利润最大?查看提示根据题意写出该线性规划的数学表达式为:利用图解法求解:所以当:x1=4x2=2时,有唯一最优解,Z=14。
答:按照产品※为4和产品※为2的方式安排生产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14。
当前位置:系统评价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德尔菲法中,如果给某一方案评价专家人数为20人,其中给满分的人数为10人,则用满分频率法处理的结果为()A1/2B2C10D30答案:A2、德尔菲法是一种()的分析评价方法。
A定性B定量C定性和定量相结合D既不定性也不定量答案:C3、层次分析法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结构A目标B准则C方案D递阶层次结构答案:D4、多指标综合排序法中各指标的权重相加应该等于()A0B1C100D100%答案:B二、问答题1、系统评价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困难?隐藏提示①某些指标难以量化。
如系统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等类型的指标;②方案取舍困难。
不同的方案可能各有所长,难以取舍,且指标越多,问题就越复杂,方案也就越难定夺。
2、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隐藏提示1、政策性指标。
2、技术性指标。
3、时间性指标。
4、社会性指标。
5、资源性指标。
6、经济性指标。
当前位置:系统决策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应用悲观法决策不确定型问题是根据收益值的()原则进行的。
A最大—最大B最小—最大C最大—最小D最小—最小答案:B2、在决策树中,从状态节点引出的分枝叫()分枝。
A方案B状态C概率D决策答案:C3、风险条件下进行决策,应采用()决策准则。
A乐观B期望值C悲观D后悔值答案:B4、如果决策环境不确定,甚至连发生的概率也一无所知,只能靠决策者的经验、直觉进行主观决策,则这种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战术决策答案:B5、如果决策环境不完全确定,但发生的概率已知,这种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战术决策答案:C6、在不确定型决策时,如果益损矩阵中的值是损失值,用乐观准则是()A“大中求小”B“小中求大”C“大中求大”D“小中求小”答案:D7、一定数量的收益对应于决策者本人一个的满意程度即为()A效益B效用C益损D收益答案:B8、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简写为()A TPSB DSSC MISD AIS答案:B9、严格说,()系统应该包括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管理系统A决策支持B管理信息C数据处理D人工处理答案:A二、问答题1、系统的决策过程有哪几个步骤?隐藏提示1、明确目标2、拟定多个行动方案3、探讨并预测未来可能的自然状态4、估计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5、估算各个运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6、决策分析,选择出满意的行动方案(详见知识点三)2、根据人们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如何对决策问题进行分类?隐藏提示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根据人们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决策问题通常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统计 决策)以及非确定型(完全不确定型)决策三种。
(详见知识点一)如果决策者能完全确切地知道将发生怎样的自然状态,那么就可在既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最佳行 动方案,这就是确定型决策问题,如资源的分配优化、配置等。
总之,用数学规划解决的问题都属于确 定型决策问题。
如果一个决策问题对未来出现哪种自然状态决策者不能准确给定,但却对其出现的概率可以估计 出来,这种决策问题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如果决策者不但不能确定未来将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甚至对于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也一无 所知,也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可循,全凭决策者的经验、态度和打算,这类决策问题就是非确定型决策问 题。
3、某人有一笔多余资金 100 元,现有两种存储方案。
一是存入银行,每年可稳得 7%的利息。
二 是用于购买有奖储蓄,若中头等奖,奖金 10000 元,中奖概率为十万分之三(P=0.00003);若中二 等奖,可得奖金 2000 元,其概率为万分之五(P=0.0005);若中三等奖,可得奖金 100 元,其概率 为百分之一(P=0.01);若中末奖,可得奖金 10 元,概率为百分之十(P=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