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内容?()1.B. 文件设计2.处理过程设计3.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4.程序设计2、财务报表通常需要录入单项金额及总计金额,为了保证录入正确,常采用的校验方法是()1.二次校验2.数据类型校验3.静态校验4.平衡校验3、数据流图的组成不包括( )1.数据存储2.输入3.外部实体4.处理4、和成批处理方式相比,联机实时处理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1.A. 处理费用低2.能处理大量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3.能处理多媒体数据4.能及时处理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5、用TV-C-25代表25寸彩色电视机,这个代码属于( )1.字符码中的助忆码2.区间码3.尾数码4.顺序码6、企业过程再造法( BPR)利用了两个利器,其中之一是:1. F. 优秀人才2.先进设备3.制度创新4.IT技术7、数据字典的建立是在()1.系统设计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规划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8、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层次的,最下层的处理是( )1.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2.进行业务处理3.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4.从业务处理系统提取数据9、DSS解决的是( )1. C. 非结构化问题2.结构化问题3.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4.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10、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是( )1.数据项2.文件3.字节4.记录11、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A、B、C、D、1.物理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2.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3.信息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4.数学的观点,计算机的方法,信息的技术12、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1.集成阶段2.成熟阶段3.控制阶段4.数据管理阶段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1.数据库2.推理机3.方法库4.决策模型14、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1.人机对话方式2.键盘操作方式3.交互会话方式4.非交互会话方式15、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1.由顶向下2.由底向上3.集中4.分散平等16、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1.管理信息系统阶段2.决策支持系统阶段3.电子数据处理阶段4.数据综合处理阶段17、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方式。
1.直接切换2.并行切换3.分段切换4.试点后直接切换18、信息系统的各要素中最为关键的是1.人员2.设备3.程序4.数据19、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可分为哪几类1.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2.战略信息和战术信息3.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4.固定信息、流动信息和业务信息20、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是1. D. 结构化系统法2.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3.快速原型法4.面向对象法21、下面的系统中,哪一个是实时系统?()1.计算机激光排版系统2.办公室自动化系统3.航空订票系统4.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22、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以下各部门哪一个是外部实体?1.销售科2.供应科3.计划科4.仓库23、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大多数为( )1.层次结构2.网状结构3.链表结构4.关系结构24、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原型是()1.可运行的模型2.系统的逻辑模型3.系统的概念模型4.系统的物理模型25、对于大型系统,一般采用哪一种系统切换方式()1.逐步换法2.以上都不正确3.直接切换法4.平行切换法判断题26、数据组织与数据处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含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1. A.√2. B.×27、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之一是对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和检验。
1. A.√2. B.×28、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正确的工作次序为先确定物理模型以解决“做什么”,再设计逻辑模型以解决“如何做”。
1. A.√2. B.×29、MRPⅡ是ERP的发展,它突破了ERP的局限,把供需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看做是受控对象集成进来,并且时间作为一项关键的资源来考虑。
1. A.√2. B.×30、系统模拟法属于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1. A.√2. B.×31、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
1. A.√2. B.×32、用于对数据流程图中各种成分的逻辑内容与特征进行详细说明的工具称为数据字典。
1. A.√2. B.×33、系统委托开发的优点开发周期短,不需要自己的开发队伍,可以开发出水平较高的应用系统。
1. A.√2. B.×34、风险小、安全可靠,但人力和设备消耗较大的系统切换方式是试点后直接切换。
1. A.√2. B.×35、从信息的使用频率来看,越是企业的高层(战略层)信息使用的频率越高。
1. A.√2. B.×36、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1. A.√2. B.×3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1. A.√2. B.×38、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
1. A.√2. B.×39、系统开发是系统建设中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阶段。
1. A.√2. B.×40、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步发展,低级的信息系统(如事务处理系统)已被现代企业所淘汰。
1. A.√2. B.×41、在U/C矩阵中,要求每个数据类(纵列)只能有一个“C”的检验是完备性检验。
1. A.√2. B.×42、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但信息本身是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1. A.√2. B.×43、一般而言,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同时支持管理的大多数职能。
1. A.√2. B.×44、由于结构化决策相当困难,因而当前管理信息系统仍不能对它进行有力支持。
1. A.√2. B.×主观题45、参考答案:46、企业信息系统的外部威胁有哪些类型?参考答案:* 黑客—是计算机使用高手,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非法入侵别人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病毒)--带有恶意的,企图造成困扰或灾难的软件;* 蠕虫—通过电子邮件在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自我传播;* 拒绝服务性攻击—是向某个站点发送大量的信息,直到服务器无法招架而减慢速度甚至系统崩溃;47、MIS系统分析阶段,详细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①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
②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③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
④数据与数据流程。
⑤业务流程与工作形式。
⑥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
⑦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
⑧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
⑨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
48、试述企业流程再造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指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的改善。
主要特征: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导向;重思考及重设计;大幅度的绩效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49、如何通过MIS获取竞争优势?参考答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功能点:简化流程与自动流转、数据抽取、参照表单。
即使内部流转、数据处理、需求输入等过程优化并更快速。
当然也会减少人为管理失误等。
(3分)快速组织内部资源:功能点:通过资源需求规划和运算模型,自动匹配需调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设备、材料、班组、产能等等。
当然实际上在计划阶段即已经支持计划模型的建立和资源组织。
(3分)充分掌握客户维护:功能点:在服务全程,具体规划、指导、参与客户的开发和维护,从而把控客户的价值、偏好、合作方式。
(4分)50、MIS数据库设计步骤包括哪些?参考答案:* 步骤1:根据前面设计得到的数据字典及数据流程,确定数据库设计中需要规范化的数据类及内容。
* 步骤2:确定每个数据类需要存储的内容,去除多余的数据元素,并研究是否有必要增加新的数据元素。
* 步骤3:列出各种表格存储的INF数据元素。
* 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INF关系进行规范化,得到3NF关系。
* 步骤5:针对上述得到的3NF关系,进行关系的归纳与合并,去掉重复的关系。
51、请举例说明三种系统规划方法,阐述如何在实际中结合运用?参考答案: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
(2分)SST方法从另一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
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缺点是重点不突出。
(2分)BSP方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引出过程。
它通过管理酝酿“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的转换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过程以及系统/过程矩阵的分析得到的,最后定义出新的系统以支持企业过程。
(3分)一般而言,先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系统结构。
(3分)52、系统设计时,编码设计是重要内容,对于复杂编码,阐述编码设计与使用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复杂编码的设计和使用一般遵循“(设计时)分段设计,(使用时)用户标识携带+前台输入+后台组合的”方法,这样能较好地解决管理人员难于使用编码的问题。
例如:某钢厂产品编码为7段,12位分组数字码。
如20#普通用大型工字钢的编码为421032011101,其结构为:42(大类码,4细材,2型材),103(细类码,1表大型,03表工字钢)20(规格码,20#),111材质码(普通),01用途码(通用)53、论述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企业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系统真的可以成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的工具。
信息化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以减少出错率的辅助方式,带动了传统生产制造业的运行。
在设计、规划方面,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规划,可使设计与规划出错率从手工设计、规划时的5%降低到现在的1%,其工效提高6~8倍,投资至少节省2~5%,产品试制周期缩短1/3~1/2。
另外,随着时间成本概念的提出,生产制造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库存和制品占用的主要是时间成本,大量资源和信息闲置无法谋求更大效益,所造成的机会成本的消耗推迟了资金的回收时间、延长了资金的周转周期。
信息化压缩了企业与市场的空间和时间,实现产品设计开发快、生产快、销售快、结算快、反馈快、决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