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讲自然电位测井

第4讲自然电位测井


电 法 测 井 的 一 种 。 也 叫 SP Log ( 源 自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
测量井下岩层的电阻率,一 般须人为供电。
进行电阻率测井时,目的层 测量结束、在断电情况下, 发现记录仪仍然显示,井下 有电位的变化。
根据自然电位曲线研究井内地质剖面的方法- 自然电位测井(SP,单位:mV)。
Ed KdlgC Cm wfKdlgR Rm wf
Kd——扩散电动势系数 对于NaCl溶液,在18°C时,Kd=-11.6mV
扩散吸附电动势

将渗透性隔板换成泥岩 验
浓度大的一方富集负电 荷,浓度小的一方富集正 电荷
Cw
Cm
泥岩的特殊性质造成
泥岩颗粒由含硅或铝的晶体组成。由于晶格中 的硅或铝离子被低价(钠)离子所取代,泥岩颗 粒表面带负电。为达到平衡,必须吸附正离子— —平衡离子
扩散吸附电动势Eda表达式
EdaKdalgC Cm wfKdalgR Rm wf
Kda——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 对于NaCL, 在18°C时,Kdamax=58mV 在一般情况下Kda在-11.6mV(纯砂岩,Qv= 0)到58mV(纯泥岩,Qv→∞)之间变化。
过滤电动势E
钻井过程中,泥浆柱压力一般大于地层压力。 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渗入地层。在岩石孔 隙中的滤液带有相当多的正离子向压力低的地层 一方移动聚集,而压力大的一端聚集较多的负离 子,产生电位差——即过滤电动势。
E主要取决于压差ΔP,通常忽略不计。
3.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时,测量 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 用电缆放至井下,提升M 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 随井深变化曲线。
自然电位测井通常与电 阻率测井同时进行。
3. 自然电位测井
在井内纯砂岩井段所测 量 的 自 然 电 位 —— 即 是 扩 散电动势Ed造成的。
电动势:是一个表征电源特征的物理量。定 义为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正 极时,非静电力所作的功。单位:福特,V。
1. 自然电位的概念
电位(电势差):表示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 从电场中的某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
电动势:表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 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1. 自然电位的概念
在井内纯泥岩井段所测量 的自然电位——即是扩散吸 附电动势Eda造成的。
在井内砂岩和泥岩接触面 附近的自然电位为Ed与Eda 的叠加。
泥 岩
砂 岩
泥 岩
Cw>Cmf
3. 自然电位测井
纯 砂 岩 井 段 扩 散 电 动 势 Ed的幅度称为砂岩线。
纯泥岩井段扩散吸附电动 势Eda的幅度为泥岩线。
实际测井中以泥岩线作为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基线 (零线)。
泥 岩
砂 岩
泥 岩
Cw>Cmf
静自然电位
在相当厚的砂岩和泥岩接触 面处的自然电位幅度基本上 是产生自然电场的总电动势 SSP,也称静自然电位。
SSP=Ed-Eda
SSP(K dK da)lgR R m w f KlgR R m w f
静自然电位
SSP(K dK da)lgR R m w f KlgR R m w f 在18C时,纯砂岩,K=69.6mV。 实测曲线通常以泥岩为基线,巨厚纯砂岩的自 然电位幅度就是静自然电位。
非静电力是指除静电力外能对电荷流动起作用 的力。非静电力有不同的来源。
在化学电池中,非静电力是一种与离子溶解和 沉积过程相联系的化学作用。
温差电源中,非静电力是一种与温度差和电子 浓度差相联系的扩散作用;一般发电机中,非静 电力起源于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即洛伦兹力。
1. 自然电位的概念
自然电位测井 电阻率测井 SP的发现


受渗透压力作用,高浓度

→低浓度

氯离子迁移率>钠离子迁移率

低浓度→氯离子富集 高浓度→钠离子富集
Cw
Cm
接触面正负离子迁移速度相同时→电荷 富集停止→离子还在继续扩时,电动势保持一 定值——扩散电动势Ed
Ed的表达式
Ed=kd
lg
Cw Cmf
在一定条件下(C<20000PPM),溶液电阻率 与其浓度成反比:C = 1/R
平衡离子的多少用Qv表示
Qv
称为泥质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每单 位孔隙空间中平衡离子的克当量数。
阳离子交换的结果:泥岩(粘 土)表面吸附阳(正)离子。所 以泥质(粘土)的表面存在偶电 层,里层为负,外层为正,这样 当负离子穿过时就会被吸附,而 只有正离子通过。
正离子-扩散 负离子-吸附
Cw
Cm
扩散、吸附的结果→使浓度低的一方带正电, 而使浓度高的一方带负电——该过程产生的电动 势叫扩散吸附电动势Eda,也叫薄膜电势(因为 泥岩选择性地让正离子通过)。
《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
第4讲 自然电位测井
张元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1. 自然电位的概念 2. 自然电场的产生 3. 自然电位测井 4.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教材 第1章:第1节,第2节,第4节
1. 自然电位的概念
电位:又称电势,是指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 的某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大小取决于电势 零点的选取,其数值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电 势差,电位差)。单位:福特,V。
方向—叫负异常;相反—
叫正异常
自然电位异常幅度ΔUsp的读数是基线到曲线 极大值之间的宽度(毫伏:mV)。
砂岩厚度有限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ΔUsp并 不等于SSP。
薄 层 → ΔUsp比SSP小得多。地层愈厚,ΔUsp 愈接近SSP。
2. 自然电场的产生
自然电场形成
钻井过程中,在井中由于泥浆和地层 水的含盐量(矿化度,电阻率)不同,地 层压力和泥浆柱压力不同,在井壁附近产 生电化学过程,结果产生自然电动势,形 成自然电场。
2. 自然电场的产生
自然电动势
扩散电动势(Ed) 扩散吸附电动势(Eda)
过滤电动势(E)
扩散现象


SSP 变 化 范 围 : + 50mV( 淡 水 岩 层 ) ~ - 200mV(高矿化度盐水层)。
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 与岩性有密切关系,在 渗透层有明显异常。
负异常与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一般

以泥岩井段的曲线作为基

线(相对零线)来计算渗

透层井段自然电位异常幅
度 ( mV ) 。 异 常 偏 向 负
相关主题